历史
注重考查主干知识
兰州三十四中初三历史教研组长唐怡欣
试题难易程度与去年基本一致,注重考查学生掌握的主干知识,体现了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题型分为单项选择、材料解析两种类型共23题,总题量未变。但历史试卷较之去年,题干呈现形式更加丰富、直观,设计思路更新颖、开阔,体现了不断追求新课改的理念,比较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1.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试卷知识点覆盖面广,大量涉及中外重要历史事件,其中选择题共20小题,有14道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主观题如21题张骞初次出使西域的目的、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等都是基础知识的再认和再现。
2.重视考查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历史思维、理解、运用的能力,努力体现新教材的三维目标培养。如22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纪念的目的等都在考查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现了历史学科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而单纯的死记硬背是无法下手做题的。
3.重视历史学科特点。历史学科,强调的是论从史出,试卷中多处题目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如选择题第5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参与国家,第7题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等都需要从历史材料中得出正确答案,还有23题要求概括美元贬值的影响,也是在材料中得到结论的,试题是很灵活的,总体难度虽没有提高,但得分却更不容易。
4.试题高度关注当今国际、国内社会的热点事件、纪念性事件。本次试题中如20题的经济全球化问题、21题关于丝绸之路的意义等都是当下的热点话题,22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都是纪念性事件。
5.选材宽活,角度巧妙。试卷注重设置较佳的问题角度,而材料则部分取自课外,学生须用课本知识和自己的感悟作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联系所学历史知识,考查重要历史知识点和各种历史能力。比如“材料解析题”第23题,通过展示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罗斯福新政的部分措施,选择巧妙设问角度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