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 - 各省中考 - 江苏中考 - 连云港中考 - 正文

2016连云港中考招生政策问答

来源:连云港教育网 2016-6-17 10:50:22

2016年连云港市高中段学校招生问答

 

1.今年中考文化考试科目如何设置﹖

答:九年级考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物理、化学合卷)、思品与历史(思品、历史合卷),八年级考生考试科目为:地理与生物(以下简称地生)。各考试科目均为闭卷考试,试卷均实行全市集中网上阅卷。

2.今年中考文化考试日程是如何安排的﹖

答:九年级文化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14日至16日上午,共计两天半。八年级地生考试时间在6月16日下午半天。各科目的考试时间如下表:

   日期

午别

6月14日

(星期二)

6月15日

(星期三)

6月16日

(星期四)

上午

8∶30—11∶00

语文

8∶30—10∶30

数学

8∶30—10∶10

英语

下午

3∶00—5∶00

物理与化学

3∶00—4∶40

思品与历史

3∶00—4∶30

地理与生物

(2014级学生考)

 

3.今年中考文化考试各科的分值如何设置﹖

答:各科目考试卷面分值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含听力、口语自动化测试30分),物理与化学15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思品与历史100分(思品40分、历史60分),地理与生物60分(地理30分、生物30分)。体育与健康分为:学习过程评价成绩10分;体育锻炼效果现场选测成绩30分,合计40分计入招生录取总分。今年中考总分为800分。

4.什么是网上阅卷?

答:今年中考(含2014级地生考试)各科目考试的试卷均实行全市集中网上阅卷。网上阅卷就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为依托,以实现考试公平性原则为最终目的,实行客观题由计算机程序控制对考生填涂的信息点自动判分,主观题由评卷教师在计算机网络上对考生答卷的电子图像评分,最后由计算机程序自动统计合成考生成绩的一种新型阅卷方式。

5.实施中考网上阅卷有何意义?

答:(1)更好地控制阅卷流程,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2)实现对阅卷的实时、全程管理,确保评卷质量。

(3)改变了传统考务管理模式,提高考务工作效率。

(4)便于统计有关数据,向社会和命题人员提供信息反馈。

6.网上阅卷有何特点?

答:(1)试卷(试题)、答题卡(答卷)分离。试题与答卷分开,即试题部分不再给考生留答题空间,所有主、客观题的答题区域都印制在答题卡(答卷)上。

(2)主、客观题两卡合一。考生在答题时,客观题在答题卡上客观题答题区域内的相应位置填涂,主观题部分按题号和答题区域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作答。

(3)客观题部分计算机自动对填涂点进行识别并且对比标准答案给分。

(4)主观题部分按题切割成一个个图片,以座位号为目录给每个考生建立一系列图像文件。阅卷老师在计算机网络上对考生答卷的主观题作答部分的电子图像进行评分。阅卷评分引入多人评分机制,实现阅卷评分零误差。在阅卷的整个过程中对阅卷老师和阅卷质量进行全程实时管理和监督。

(5)主、客观题阅卷评分完毕计算机自动合分并进行成绩校验,减少了人工合分、登分等环节的工作量。

7.答题卡的样式?

答:答题卡分为三个部分:

(1)考生信息:

①考生手写信息区;

②贴条形码区;

③缺考标记;

④注意事项。

(2)答题区域和题号:

①客观题填涂答题区(考生使用2B铅笔答题);

②主观题书写答题区(按题号分割、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题)。

8.采用网上阅卷技术考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考生在答题时应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作答客观题时,必须用2B铅笔按照填涂示例在答题卡上将对应的选项涂黑、涂满;

(2)作答非客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题;

(3)一个必须,四个不得。所有答案必须作答于答题卡上,作答于试卷、草稿纸上均为无效;不得在答题区域以外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作标记;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答题;不得用双色笔答题。

为了确保网上阅卷工作的顺利实施市教育考试院特制定了《网上评卷考生作答须知》文字稿与视频,考生可在市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lygzsks.cn/)上点击观看。

9.今年我市高中段学校招生计划分哪些类别?

答:根据生源情况和学校发展规模,2016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与2015年基本保持不变。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统招生计划和国际班计划,民办普通高中纳入招生计划管理,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纳入学校招生总计划(招生计划见指南P16-19)。

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男生招生计划、五年制高职、部省属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招生计划由省下达。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招生计划由市下达。(招生计划见指南P20-36)。

10.各高中段学校招生范围如何划定?

答:四星级普通高中、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其他普通高中均按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公布的计划在规定范围内(县属中学在县内,赣榆区在本区内,其他区属中学在市区)招生。

中职与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培养专业班、普职融通班、中职与专科院校“3+3”分段培养专业班、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四星级中等专业学校、三星级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面向全市招生。

11.今年考生采用何种方式填报志愿?

答:为了尊重和维护考生权益,今年全市继续统一实行考生个人网上自主填报志愿。考生先要全面了解和把握招生政策,然后于全市统一文化考试后四日(6月17日—20日)内,上网自主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志愿填报网址为:http://www.lyge.cn/http://www.lygzsks.cn/),网上填报时间截止后,任何人不得再填报或更改志愿,所有考生志愿信息以网上填报为准。各县区招办打印考生志愿告知单,交考生本人或监护人签字,并留县(区)招办备查。在填报志愿之前及过程中,任何学校及个人不得封锁招生信息,不得误导、限制、强迫考生填报志愿,违者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12.实施网上填报志愿有何意义?

答: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招生考试的现代化进程也有了质的飞跃。高考、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研究生考试都已经实现了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工作。依托与网络技术整个考务工作的质量大大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减轻,更加方便了广大考生和招考单位。施行网上填报志愿将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避免了人为干扰填报志愿,简化了填报程序,真正可以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招生”。

13.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期间丢失登录密码怎么办?

答:所有志愿信息以网上填报为准,考生本人的报名号、建档号及密码要妥善保管不能丢失。如果在填报志愿期间丢失密码,请本人持准考证、户口本到所在县区招办登记并重置密码为(“111111”),原来填报的志愿信息将作废,考生需上网重新填报志愿,如在填报志愿期限内没有上网填报志愿,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考生不能再修改志愿信息,也不能再重置密码。

14.今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录取政策有何变化?

答:录取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遵循分数优先和按志愿顺序依次录取的原则。

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和中考成绩分别划定各批次录取控制线,民办学校未经生源地批准,不得跨市、跨省招生,任何学校违规录取将无法建立学籍。

全市统一集中实施网上录取。在向考生个人公布成绩之后,严格依据考生成绩和志愿,按计划进行投档,分批次录取。

15.今年录取工作共分几个批次?各批次是否存在不能兼报的情况?

答:全市统一集中实施网上录取。在向考生个人公布成绩之后,严格依据考生成绩和志愿,按计划进行投档,分批次录取。

提前录取批次:新海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实验班200人、连云港高级中学课程班100人、海州高级中学实验班100人,免费五年制师范(男生)学前教育专业34人。录取新海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实验班、连云港高级中学课程班、海州高级中学实验班时,指标生不享受加分投档。

第一录取批次:四星级普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与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培养专业班。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普职融通”试点班在以上各学校录取结束后录取。

第二录取批次: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中等专业学校与专科院校“3+3”分段培养专业班、部省属普通中专、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班、中等专业学校和三星级普通高中。三星级以下普通高中在以上各学校录取结束后录取。

16.普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与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培养专业班、中等专业学校与专科院校“3+3”分段培养专业班的平行志愿在录取过程中如遇同分问题如何处理?

答:同分录取规则。在网上录取过程中,达学校最低录取线,如总分相同,按文化考试总分从高到低录取;若文化考试总分相同,则按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总分从高到低录取;若仍相同,则再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

17.志愿填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已被推荐为指标生的考生只有在平行志愿的A志愿填报指标生所在的普通高中方可有效,否则视为放弃指标生资格。

(2)普通高中体艺特长生专业考试达合格线以上者须在体艺特长生栏选择一所自己想报考的学校。考生所考专业项目必须与学校公布招收的体艺特长生项目一致,否则不得选报。

(3)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普通中专、中等专业学校分别可平行填报三所学校,每所学校可填报两个专业。被中等专业学校录取的全日制在籍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前两年享受每生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

(4)享受优惠政策的考生,在初中就读学校领取《连云港市2016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加分投档审批表》,分别到市或县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