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根据《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方案》(南教〔2014〕7号),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机构
南宁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在南宁市中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成立四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工作。
(一)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体育与健康考试各项工作)
主 任:谢海琼(市教育局副局长)
副主任:钱 宏(市招生考试院院长)
王春梅(市教育局纪检监察室主任)
陆西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林文辉(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科科长)
潘俊祥(市中小学卫生保健中心副主任)
(二)考务组(负责组织体育与健康考试的实施工作)
组 长:林文辉(兼)
副组长:卓 林 邱 蕾
(三)考风考纪监察组(负责全市考点的考风考纪及考试监督)
组 长:王春梅(兼)
(四)医疗救护组(负责协调相关医院及考点安全救护组织工作)
组 长:潘俊祥(兼)
副组长:韦 燕
三、体育与健康考试
(一)考试时间
1.集中考试于2014年5月19日前完成。
2.市区体育与健康考试时间:5月11—19日。
3.市区补考时间:6月21日(星期六)上午8:00。
(二)考试地点
1.市区集中考试考点学校:市二中(新民校区)、市三中、南宁外国语学校、市十四中(高中部)、市二十一中、市二十八中、市三十六中。
2.市区乡镇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考试由市中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送考。
3.补考地点:市三中
(三)考试内容及赋分
第一类:跑——50米跑,100米跑,3 分钟25米往返跑。
第二类:跳——立定跳远,急行跳远,跳高。
第三类:力量——原地掷实心球(2kg),1分钟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
第四类:民族体育——抛绣球,踢毽子,武术(刀、枪、剑、棍、长拳、南拳、太极拳其中之一)。
第五类:兴趣特长——篮球(往返运球投篮),排球(扣球),足球(绕杆射门),乒乓球(一推一攻),羽毛球(扣杀球),健身操(3分钟规定曲目和动作),游泳(50米姿势不限)。
体育与健康考试满分为30分,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以上五类中,任选其中三类进行考试,每类限选一项,每项满分为10分。
(四)考试项目的要求、方法及评分标准
第一类:跑
1.50米跑
场地器材要求: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要平整,地质不限,分道线清楚。发令旗一面,口哨一只,秒表按每道三块配备,使用前应先校正秒表。
考试方法:考生至少两人一组,起跑姿势不限,每人限跑一次。每个考生的成绩由3名评分员计时,当考生听到起跑信号发出后开始起跑,计时员看发令旗发令后开表,当考生躯干到达终点时停表。如出现抢跑该组重跑,同一组抢跑累计达2次后,该组再次抢跑的考生取消该项目考试资格,该项目成绩计0分。跑步进行中出现窜道并且妨碍了他人,该项目成绩计0分。每位考生应由三名计时员共同计时,成绩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时则进1。三块秒表的时间都记录在考生成绩登记表内,去掉一个最高成绩和一个最低成绩后,中间成绩为考生的决定成绩。
评分标准:
|
项目 |
分数
成绩 |
10分 |
9分 |
8分 |
7分 |
6分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
50米跑(秒) |
男 |
7.0 |
7.3 |
7.5 |
7.7 |
7.9 |
8.3 |
8.7 |
9.1 |
9.5 |
10.0 |
|
女 |
8.2 |
8.6 |
8.8 |
9.0 |
9.2 |
9.5 |
9.9 |
10.3 |
10.7 |
11.1 |
|
残疾男 |
7.7 |
7.9 |
8.3 |
8.7 |
9.1 |
9.5 |
10.0 |
10.4 |
10.8 |
11.2 |
|
残疾女 |
8.8 |
9.1 |
9.5 |
9.9 |
10.3 |
10.7 |
11.1 |
11.4 |
11.9 |
12.3 |
2.100米跑
场地器材:100米跑道若干条,与50米要求相同。
考试方法:与50米要求相同。
评分标准:
|
项目 |
分数
成绩 |
10分 |
9分 |
8分 |
7分 |
6分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
100米跑(秒) |
男 |
13.2 |
13.4 |
13.6 |
13.8 |
14.0 |
14.2 |
14.4 |
14.6 |
14.8 |
15.0 |
|
女 |
15.0 |
15.2 |
15.4 |
15.6 |
15.8 |
16.0 |
16.2 |
16.4 |
16.6 |
16.8 |
|
残疾男 |
14.0 |
14.2 |
14.6 |
14.8 |
15.0 |
15.2 |
15.4 |
15.6 |
15.8 |
16.0 |
|
残疾女 |
16.0 |
16.2 |
16.4 |
16.6 |
16.8 |
17.0 |
17.2 |
17.4 |
17.6 |
17.8 |
3.3分钟25米往返跑
场地器材:30 米跑道若干条,每道宽2米,地面要平整,地质不限。在跑道两端之间划两条距离25米的平行线,每条跑道距两端线内1米处各放一锥筒,在两端线之间每隔5米划一条线(图示),计时用秒表。
图示:
考试方法:测试分组进行,每组不得少于二人。每条跑道应有一记录员记录跑的往返次数和实际距离。考生站在起跑线后准备,发令员发令后,考生按规定时间绕锥筒往返跑。测试时,计时员每30秒报时一次,最后10秒钟报时一次。计算跑的实际距离,以时间结束考生最后着地脚的落地点为准。考生不能触碰锥筒、窜道,违例者重测,记录员记准往返次数,以一个往返单程(50米)为一次。登记成绩以10米为单位,个位数不计成绩。
评分标准:
|
项目 |
分数
成绩 |
10分 |
9分 |
8分 |
7分 |
6分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
3分钟25米往返跑(米) |
男 |
740 |
730 |
720 |
710 |
700 |
690 |
680 |
670 |
660 |
650 |
|
女 |
650 |
640 |
630 |
620 |
610 |
600 |
590 |
580 |
570 |
560 |
|
残疾男 |
710 |
700 |
690 |
680 |
670 |
660 |
650 |
640 |
630 |
620 |
|
残疾女 |
620 |
610 |
600 |
590 |
580 |
570 |
560 |
550 |
540 |
530 |
第二类:跳
1.立定跳远
场地器材要求:在平整地面进行,不应有斜面,若出现斜面必须由低处往高处跳,不允许使用踏跳板。
考试方法:考生要两脚自然开立,站在起跳线后,脚不得踩线,原地两脚同时起跳,不得出现原地小跳。每人试跳三次,丈量起跳线后沿至最近着地点后沿的垂直距离,取最好成绩为决定成绩。登记时以米为单位,取两位小数。
评分标准:
|
项目 |
分数
成绩 |
10分 |
9分 |
8分 |
7分 |
6分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
立定
跳远(米) |
男 |
2.42 |
2.32 |
2.22 |
2.14 |
2.06 |
1.98 |
1.90 |
1.83 |
1.74 |
1.65 |
|
女 |
1.95 |
1.85 |
1.75 |
1.68 |
1.61 |
1.54 |
1.47 |
1.41 |
1.35 |
1.30 |
|
残疾男 |
2.14 |
2.06 |
1.98 |
1.90 |
1.83 |
1.74 |
1.65 |
1.56 |
1.44 |
1.35 |
|
残疾女 |
1.68 |
1.61 |
1.54 |
1.47 |
1.41 |
1.35 |
1.30 |
1.25 |
1.20 |
1.15 |
2.急行跳远
场地器材要求:沙坑、起跳板、丈量尺、沙耙、铲、扫把。沙面尽量与地面成水平。起跳板、跑道要平整。起跳板前沿与沙坑近端的距离不少于1米。
动作要求:姿势不限。
考试方法:考生按田径规则要求进行测试。每人试跳三次,取最好成绩为决定成绩,以米为单位,取两位小数。丈量踏跳板前端至最近着地点的垂直距离。
评分标准:
|
项目 |
分数
成绩 |
10分 |
9分 |
8分 |
7分 |
6分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
急行
跳远(米) |
男 |
4.40 |
4.30 |
4.20 |
4.10 |
4.00 |
3.90 |
3.80 |
3.70 |
3.60 |
3.50 |
|
女 |
3.60 |
3.50 |
3.40 |
3.30 |
3.20 |
3.10 |
3.00 |
2.90 |
2.80 |
2.70 |
|
残疾男 |
4.10 |
4.00 |
3.90 |
3.80 |
3.70 |
3.60 |
3.50 |
3.40 |
3.30 |
3.20 |
|
残疾女 |
3.30 |
3.20 |
3.10 |
3.00 |
2.90 |
2.80 |
2.70 |
2.60 |
2.50 |
2.40 |
3.跳高
场地器材要求:沙坑或跳高垫、跳高架、横杆、丈量尺。
动作要求:姿势不限,但必须单脚起跳。
考试方法:起跳高度男子横杆不低于1.15 m,女子横杆不低于1.00 m起跳,可以免跳。每次所升高度规定:男考生;横杆在1.35m以下每个高度为5cm,1.36 m以上每个高度为3cm。女生;横杆在1.20m以下每个高度为5cm,1.21m以上每个高度为3cm。每个高度有三次试跳机会,如三次均失败,即以所跳过的最后高度为决定成绩。丈量尺必须与地面垂直,从地面量至横杆上沿的最低点,成绩记录取两位小数。其余则按最新田径规则执行。
评分标准:
|
项目 |
分数
成绩 |
10分 |
9分 |
8分 |
7分 |
6分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
跳高
(米) |
男 |
1.50 |
1.47 |
1.44 |
1.41 |
1.38 |
1.35 |
1.30 |
1.25 |
1.20 |
1.15 |
|
女 |
1.35 |
1.32 |
1.29 |
1.26 |
1.23 |
1.20 |
1.15 |
1.10 |
1.05 |
1.00 |
|
残疾男 |
1.41 |
1.38 |
1.35 |
1.30 |
1.25 |
1.20 |
1.15 |
1.10 |
1.05 |
1.00 |
|
残疾女 |
1.26 |
1.23 |
1.20 |
1.15 |
1.10 |
1.05 |
1.00 |
0.95 |
0.90 |
0.85 |
第三类:力量
1.原地掷实心球
场地器材要求:15米长、10米宽的平地若干块。起掷线清楚,起掷地面平坦,不得有坑,硬度适中。使用重量为2kg胶皮实心球,刻度为15米以上皮尺若干把,以米为单位取2位小数登记考试成绩。
考试方法:在掷实心球区划一条白线作为起掷线,考生站在起掷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掷球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将球经头上方向前掷出。如采用两脚前后开立投掷姿势,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脚不能踩或超越起掷线。每人掷三次,每次丈量起掷线后沿至球着地点后沿之间的垂直距离,三次成绩都记录在考生成绩登记表内,取最好成绩为决定成绩。登记成绩以米为单位,取两位小数。
评分标准:
|
项目 |
分数
成绩 |
10分 |
9分 |
8分 |
7分 |
6分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
原地掷实心球(米) |
男 |
9.60 |
8.90 |
8.20 |
7.60 |
7.00 |
6.40 |
5.80 |
5.20 |
4.60 |
4.00 |
|
女 |
6.50 |
5.90 |
5.50 |
5.10 |
4.70 |
4.30 |
3.90 |
3.50 |
3.10 |
2.70 |
|
残疾男 |
7.60 |
7.00 |
6.40 |
5.80 |
5.20 |
4.60 |
4.00 |
3.50 |
3.00 |
2.50 |
|
残疾女 |
5.10 |
4.70 |
4.30 |
3.90 |
3.50 |
3.10 |
2.70 |
2.50 |
2.20 |
2.00 |
2.1分钟仰卧起坐(女)
场地器材要求:垫子若干块,铺放平整。
动作要求:预备姿势考生仰卧于垫上,两腿屈膝,大小腿成直角,两手手指交叉贴于脑后。考生的同伴压住考生两踝关节处,起坐时,以双肘触及或超过两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
考试方法:每人一次考试机会,考试时两人一组,一人为考生,另一人用双手压住考生两踝关节处,交替进行;监考评分员发出“预备——开始”的口令,同时计时并开始计数,一分钟到时,登记考生所完成的次数;考试中发现考生有违例情况,应及时指出,违例动作不计次数;如一分钟到,考生虽已起坐,但两肘未触及膝盖者,该次不算。
评分标准:
|
项目 |
分数
成绩 |
10分 |
9分 |
8分 |
7分 |
6分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
仰卧起坐(次) |
女 |
46 |
42 |
38 |
34 |
30 |
26 |
22 |
18 |
14 |
10 |
|
残疾女 |
36 |
32 |
28 |
24 |
20 |
16 |
12 |
8 |
4 |
1 |
3.引体向上(男)
场地器材:高单杠,杠粗以手能握住为准。
考试方法:每人考试一次,考生双手正握杠,两手约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向上引体(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颚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下降时成直臂悬垂,若未成直臂悬垂即开始向上引体,则该次不算,成绩记录以完成引体次数为准。
评分标准:
|
项目 |
分数
成绩 |
10分 |
9分 |
8分 |
7分 |
6分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
引体向上(次) |
男 |
13 |
12 |
11 |
10 |
9 |
8 |
7 |
6 |
4 |
2 |
|
残疾男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第四类:民族体育
1.抛绣球
考试方法:考生持绣球绳带,站在抛球线后面,经摆球,抛出的绣球穿过5米高杆上直径为1米的球圈算成功一次,绣球抛出后快跑捡回,在抛球线后抛出,依次进行。考生踩到或越过抛球线判为失败,每次考试时间为 1分钟,每人有2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为决定成绩。
场地器材要求:考试所用绣球统一规格,重量150克,绳带长度不少于50cm。
图示:
评分标准:
|
项目 |
分数
成绩 |
10分 |
8分 |
6分 |
4分 |
2分 |
|
抛
绣
球 |
男、女 |
5 |
4 |
3 |
2 |
1 |
|
残疾 |
3 |
2 |
1 |
|
|
2.踢毽子
考试方法:在直径为2米的圈内,以髋关节以下的脚内侧、脚外侧、脚面、大腿触毽子,出圈踢判失败。
考试要求:①考试毽子自备,毽子材料必须包括垫片、羽毛,大小规格不限。 ②每人1次考试机会,在1分钟内累计成功次数,计入该项成绩。③考生可备多只毽子。
评分标准:
|
项目 |
分数
成绩 |
10分 |
9分 |
8分 |
7分 |
6分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
毽子(次) |
男、女 |
85 |
80 |
75 |
70 |
65 |
60 |
55 |
50 |
45 |
40 |
|
残疾 |
70 |
65 |
60 |
55 |
50 |
45 |
40 |
35 |
30 |
25 |
3.武术
考试项目:长拳、南拳、太极拳、刀、枪、剑、棍套路任选一项。
考试时间:长拳、南拳、刀、枪、剑、棍套路1′-1′20″、 24式太极拳4′-5′(可自配无口令的音乐)。
考试场地:长14米,宽8米,地面平整。
评分方法:
①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套路,符合拳种,姿势正确,动作规范协调,套路清晰,劲力顺达,力点准确,精神饱满,节奏分明,内容充实,风格突出给满分10分。
②出现轻微错误动作及失误8-9分起评。
③出现明显错误动作及失误6-7分起评。
④出现严重错误动作及失误5-0分起评。
⑤没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场不予评分,重做扣2分。
⑥刀、枪、剑、棍器械按国家武术比赛规则要求,器械不符合标准扣2分。
第五类:兴趣特长
1.篮球(往返运球投篮)
考试方法:(以右手运球为例)由球场右侧边线和中线交接点(扇形区)开始运球上篮(考生起动开始计时)投中后运球至球场左侧边线和中线交接点(扇形区)后折返运球上篮,投中后运球回起点。
图示:
考试要求:
①可用任何投篮动作投篮;
②投入篮后方能进行后续动作;
③投篮及运球不能违例,违者不计成绩;
④折返时考生也必须踏至左侧扇形区域方能折返,运球回终点时,考生踏至扇形区内停表。
⑤每人有2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为决定成绩。
评分标准:
|
项目 |
分数
成绩 |
10分 |
9分 |
8分 |
7分 |
6分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
篮球(秒) |
男 |
16.0 |
17.0 |
18.0 |
19.0 |
20.0 |
21.0 |
22.0 |
23.0 |
24.0 |
25.0 |
|
女 |
18.0 |
19.0 |
20.0 |
21.0 |
22.0 |
23.0 |
24.0 |
25.0 |
26.0 |
27.0 |
|
残疾男 |
21.0 |
22.0 |
23.0 |
24.0 |
25.0 |
26.0 |
27.0 |
28.0 |
29.0 |
30.0 |
|
残疾女 |
23.0 |
24.0 |
25.0 |
26.0 |
27.0 |
28.0 |
29.0 |
30.0 |
31.0 |
32.0 |
2.排球(扣球)
场地器材要求:
①网高:男:2.25米;女:2.00米;
②球:排球(标准用球);
③场 地:标准排球场地;
考试方法:考生在4号位扣球,每人轮流依次扣球5次。
考试要求:考生采用助跑双脚起跳扣球,不得原地起跳扣球,若传来的或抛来的球不好可以不扣,但要立即补扣。如果已起跳挥臂但扣不到球,应作为一次扣球计算。
评分标准:每位考生扣球5次,每扣一次好球得2分,一般球得1分。取5个球的得分计算成绩,满分为10分,每球评分标准:
①好球:助跑起跳正确、协调,起跳点合适,挥臂动作合理,击球准,力量大,球速快,得2分。
②一般球:助跑起跳动作基本正确、协调,挥臂动作较合理,击球点不准确,力量较小,球速慢,得1分。
3.足球(20米运球绕竿射门)
图示:
场地器材要求:
①在距离球门线中点14.5m处画一条与球门线垂直的20米直线,距球门线的远端为起点。
②从距球门线中点14.5m处起,沿20米垂直线插标志杆8根,杆间距为2米,第八根标志杆距起点4米。
③标志杆固定垂直插在地面上,插入地下深度不限,以考生碰不倒为宜,杆高至少1.5米。
考试方法:
①考生从起点开始运球,脚触球则立即开表计时,运球逐个绕杆后射门(漏杆须返回补绕),球越过球门线则停表。
②运球漏杆未补或球未进球门,则无成绩。若射中球门横梁或立柱弹回,均可立即补射球门。
③每人有2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为决定成绩。
评分标准:
|
项目 |
分数
成绩 |
10分 |
9分 |
8分 |
7分 |
6分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
足球(秒) |
男 |
9.0 |
9.3 |
9.6 |
9.9 |
10.2 |
10.5 |
10.8 |
11.1 |
11.4 |
11.7 |
|
女 |
10.3 |
10.6 |
10.9 |
11.2 |
11.5 |
11.8 |
12.1 |
12.4 |
12.7 |
13.1 |
|
残疾男 |
9.9 |
10.2 |
10.5 |
10.8 |
11.1 |
11.4 |
11.7 |
12.0 |
12.3 |
12.6 |
|
残疾女 |
11.2 |
11.5 |
11.8 |
12.1 |
12.4 |
12.7 |
13.1 |
13.5 |
13.9 |
14.2 |
4.乒乓球(一推一攻)
场地器材要求:
①乒乓球场地及其它设施由考点负责提供。
②乒乓球拍由考生自备(按乒乓球比赛规则配用)。
考试方法:
①考生自由选择助考(教师、家长、学生均可);
②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一推或一攻的顺序进行,若出现“两推或多推一攻”和“一推多攻”情况不计板数。
③以一分钟内推和攻的次数来确定成绩,若出现失误,可继续进行,仍按“一推一攻”累计板数。
④每人有2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为决定成绩。
评分标准:
|
项目 |
分数
成绩 |
10分 |
9分 |
8分 |
7分 |
6分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
乒乓球(板) |
男、女 |
60 |
55 |
50 |
45 |
40 |
35 |
30 |
25 |
20 |
10 |
|
残疾男、女 |
45 |
40 |
35 |
30 |
25 |
20 |
10 |
9 |
6 |
3 |
5.羽毛球(正手扣杀)
场地器材要求:
①室内外标准羽毛球场地。
②考生自备羽毛球拍及羽毛球若干个(克数不限)
③得分区与限制区,用4 cm黄色封口胶标出。
考试方法:
①考生面对球网等候助考人员(教师、家长、学生均可)的发球,球发出后在限制区内扣杀来球,不能踩在限制线上扣杀球。
②每个考生共有十次扣杀球机会,在左(右)限制区内各扣杀5个直线球和5个斜线球。
③助考人员应根据考生人员选择固定站在左(右)侧给考生连续发5个平高对角球和5个平高直线球。
评分标准:
①每个考生扣杀球十次,每球1分。
②每个考生有三次放弃不合适来球机会,但规定考生只要做出挥拍扣杀动作,无论触球与否都示为一次扣杀球。
③每次扣杀球落到得分区域内(压线算得分)得1分,扣杀失误(踩限制线或没有触球)记“0”分。
图示:
6.健身操
考试场地:长14米,宽14米,地面平整,普通录音机一台。
音 乐: 使用由初中升学招生考试办公室提供的规定考试曲目《活力无限》。
动 作:按初中升学招生考试办公室编排的规定动作进行。
评分办法:
①动作规范协调,有力度,舒展幅度大,节奏感强,富有表现力,可评满分10分。
②出现轻微错误每次扣1分。
③出现明显错误每次扣2分。
④出现严重错误每次扣3分。
⑤未完成动作中途退场,不予评分,重做动作每次扣1分。
⑥动作与音乐节奏不符,轻微扣1分,明显扣2分,严重扣3分。
7.游泳(50米不限姿势游)
考试方法:
①泳姿不限每人考试一次;
②出发:可站在出发台或池边听发令出发;
③终点:手或身体其他部位触池边壁停表;
④途中不得拉水线;
⑤登记成绩以分、秒为单位。
考试要求:
①考生须穿着游泳衣、裤;
②考试期间必须遵守泳池安全规定。
评分标准:
|
项目 |
分数
成绩 |
10分 |
9分 |
8分 |
7分 |
6分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
游泳(秒) |
男 |
42.0 |
44.0 |
46.0 |
48.0 |
50.0 |
52.0 |
54.0 |
56.0 |
58.0 |
1:00 |
|
女 |
45.0 |
47.0 |
49.0 |
51.0 |
53.0 |
55.0 |
57.0 |
59.0 |
1:01 |
1:03 |
|
残疾男 |
48.0 |
50.0 |
52.0 |
54.0 |
56.0 |
58.0 |
1:00 |
1:02 |
1:04 |
1:06 |
|
残疾女 |
51.0 |
53.0 |
55.0 |
57.0 |
59.0 |
1:01 |
1:03 |
1:05 |
1:07 |
1:09 |
(五)考试顺序
原则按照跑类→跳类→力量类→民族体育类→兴趣特长类的顺序进行。如有报“游泳”项目考试的考生,必须由该校领导、任课体育老师于考试当天上午或下午把考生送到三中游泳池进行考试。
(六)考试规定
1.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且身体健康的考生,必须参加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
2.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实行集中考试。
3.体育与健康学科考生必须在半天内完成三项考试。
4.考试成绩应当场向考生本人宣布。
5.考生按实际得分计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总成绩后一并转换总成绩等级。
6.考试期间因患急性伤、病(含女生例假)的考生,可申请一次补考,补考后,按实际得分计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总成绩。
7.考试期间因伤病丧失运动能力且三年体育成绩及格的考生,及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肺结核、肾炎、红斑狼疮、猩红热、哮喘病等)的考生,可申请免考,按15分计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总成绩。
8.身体残疾的考生平时正常上体育课,且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可申请免考,按15分计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总成绩。
9.参加集中考试的残疾考生,其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应不低于15分。
10.补考工作在每年6月中旬的双休日进行。
(七)申请程序
1.考试期间因患急性伤、病(含女生例假)的考生,由本人,填写《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伤、病考生补考申请表》(附件5),家长签名,经中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方可补考。
2.因伤、病丧失运动能力且三年体育成绩合格的考生,及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肺结核、肾炎、红斑狼疮、猩红热、哮喘病等)的考生,由本人填写《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伤、病考生免试申请表》(附件6),家长签名,并出具县级以上医院证明,报中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免考。
3.身体残疾的考生由本人填写《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残疾考生免试申请表》(附件7),家长签名,报中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免考。
四、组织保障
(一)各县区、开发区教育局要做好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组织工作。
1.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考试工作的领导。要制订本县区的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实施方案,制订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突发公共卫生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督促辖区内各初中学校制订好工作方案预案,完善安全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加强考风考纪的督查,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公开。
2.合理设置考场。在交通不便、考生分散的农村学校,要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方便考生就近考试。
3.做好监考评分员的聘用工作。监考评分员应具备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工作认真、熟悉业务等条件,并且无直系亲属参加当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初中毕业升学招生考试领导小组审核后聘任,加强对监考评分员的教育和培训,掌握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
(二)各考点学校要积极做好体育与健康考试保障工作。
1.考点学校要提供考试必要的场地、器材,安排工作人员维护考场秩序,设置警戒线,为考生免费提供开水。要设立医疗救护点,配备校医和必要的医疗救护设备。密切联系附近医疗救护机构,完善医疗救护机制,确保考试期间的突发事件得到迅速妥善处置。
2.协调辖区公安、交警协助学校做好体育与健康考试治安维护和交通疏导工作。
3.严格考场纪律。带队领导与教师,以及非临场的考生,一律不得进入考试场地,在考场外等候时,教师要负责组织考生做好充分的休息和准备活动。
(三)各初中学校要落实要落实体育与健康的各项工作。
1.各初中学校要按照本方案的工作要求,制订落实本校工作方案预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安全措施,将工作责任做好分解,落实到人,不留死角。
2.根据体育与健康考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考生进行运动强度掌握、正确使用体育器械和设施、自我保护等知识的教育和指导,引导和教育考生科学锻炼身体,正确对待体育与健康考试。
3.前往考试前,各校应对参加考试的学生开展至少一次安全教育,强调安全工作的重点事项。
4.各校须安排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带队前往考点,协助组织考试。各校校医必须随队到达考场,并作为考场医生随时做好突发事件的医护工作,注意穿工作服,携带救护药品等。
5.学校租用机动车接送学生前往考试,应租用具有营运资质单位的车辆,并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学校不得租用拼装车,报废车和个人机动车接送学生考试。
五、其他工作要求
(一)做好有关表格领取和报送工作。请各校按以下时间要求领送表格,并按时领取《体育与健康考试日程安排表》。
|
日 期 |
要 求 |
地 点 |
备注 |
|
4月24日(星期四)
8:00—11:30
15:00—17:00 |
直属学校、青秀区、邕宁区、兴宁区、所辖学校领表 |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 |
|
|
4月25日(星期五)
8:00—11:30
15:00—17:00 |
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经开区、高新区所辖学校领表 |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 |
|
|
5月4日(星期日)
8:00—11:30
15:00—17:00 |
参加市区考点考试的学校、青秀区所辖考点学校交表 |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 |
|
|
5月5日(星期一)
8:00—11:30
15:00—17:00 |
西乡塘区、江南区、经开区、高新区所辖考点交表
|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 |
|
|
5月6日(星期二)
8:00—11:30
15:00—17:00 |
良庆区、邕宁区、兴宁区所辖考点交表
|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 |
|
|
5月8日(星期四)
9:00—11:00 |
9:00市区考点抽签,
11:00市区、郊区各学校领取考试日程表 |
市教育局八楼会议室 |
|
(二)做好有关表格的填写工作。
1.各学校要指导考生填写好《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登记表》 ,《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登记表》“姓名”、“准考证号”栏由学校考务员填写,“体育与健康考试组别”、“道次”栏则由体育老师按《集中考试分组表》填写。体育老师还要负责了解、帮助、指导学生选好测试项目,并在每位考生所选择考试的三个项目上打上“√”。《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登记表》男、女考生,残疾男、女考生的式样不相同,男生填黑色线条表,女生填红色线条表,填表时注意区别清楚。
2.《集中考试分组表》由学校按要求填写,所发表格不够,可自行复印。以50米跑分组填写,男、女考生分开,每组六人,若最后一组只有一人,则可作适当调整,把倒数第二组排五人,最后一组排二人;若有考生不选跑类,则把该考生往后面的组排,以便于到后面“民族体育类”和“兴趣特长类”测试的安排、检录。《集中考试分组表》男、女生各一式三份并盖学校公章送市教育局体卫艺科。
3.《体育与健康考试各项人数统计表》由学校如实填写,特别要明确你校拟到哪一个考点参加考试,填报人的联系电话(确保24小时畅通)。
4.“准考证”请按要求填写,并提醒考生注意妥善保管和使用。
(三)提前做好检录工作。
各项考试提前20分钟检录,各校分男、女考生以组为单位按道次顺序成横队,由带队教师统一带到考点,等候检录,各校体育教师、班主任、领导要协助考场检录组做好检录工作。
附件:1.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考生须知
2.南宁市2014年初中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监考评分员守则
3.南宁市城区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突发公共卫生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4.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伤、病考生补考申请表
5.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伤、病考生免试申请表
6.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残疾考生免试申请表
7.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登记表
8.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人数、项目统计表
9.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分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