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浙江中考 - 宁波中考 - 正文

宁波奉化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来源:奉化市教育局 2016-3-10 20:51:43

奉化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为了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初中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宁波市教育局有关做好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精神,制定2016年奉化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一、综合素质测评的原则

一是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学校应全程、全面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各方面的成长状况,内容包括各学期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表现、奖惩情况,反映个人特长和才能的成果、作品和获奖证书等。

二是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方法、标准等应事先向学生及其家长公布,测评结果应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其中获得“A”等级的学生名单必须在校内公示(公示期为7天),如有异议,学校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理。

二、综合素质测评结果

综合素质测评结果由“综合评语”和“测评等第”两部分组成。

综合评语:主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情感态度、合作精神、日常表现等方面进行定性描述,也为后续的针对性教育提供参考。综合评语应当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教师测评、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由毕业班班主任撰写,学生测评工作委员会审核确定。

测评等第:主要对能够体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部分项目进行定量测定。2016年,我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项目共分审美与艺术、实践与服务、运动与健康、探索与研究等四大类,每一类包含若干项。每一类测评结果呈现为A等或P等或E等(分别代表优良、合格、不合格),PE等由学生所在学校确定,A等由学校把关,报教育局普教科审核,E等比例应控制在5%以内。每位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测评结果呈现为4个等第,如1A3P2A2P等。

三、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

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以学生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着重测评学生的平时表现、活动记录、学习作品、特长潜能、奖惩情况等内容,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2016年,我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项目共分审美与艺术、实践与服务、运动与健康、探索与研究等四大类。

审美与艺术类

审美与艺术测评分音乐与美术两方面。若两个分项测评结果含有A等而无E等的,则审美与艺术测评结果为A等;若两个分项测评结果均为P等的,则审美与艺术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个分项测评结果含有E等的,则审美与艺术测评结果为E等。

A.音乐测评实施办法

(一)测评内容与方式

测评内容包括学习品质和认知表现两方面。

1.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的测评主要是根据学生参与课内外音乐活动的兴趣、态度、表现及效果等情况,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议等,进行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PE两等。

学习品质测评的确定方法:学习品质测评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才能确定为P等,否则为E等。学生每学期须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时量(病、事假除外);学生能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所组织的音乐实践活动;学生能掌握一项以上(含一项)音乐技能。

2.认知表现

认知表现主要包括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基础理论知识(欣赏与基本常识)等四块内容。认知表现的测评分必测和选测两方面:基础理论知识(欣赏与基本常识)为必测内容,采用笔试(含听音)形式,全市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并根据成绩评定为P等或E等;测试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9上至9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内容为主,适当涉及初一、二教材部分内容。演唱、演奏和综合艺术表演为选测内容,由学生任选其一进行测评,测评的方式为:①演唱:学生自选初中教材中歌曲,单独或小组(一般为3-5人)进行背唱,教师根据其演唱水平评定为P等或E等;演奏:学生自选初中教材中歌曲,单独或小组(一般为3-5人)进行单纯乐曲演奏或为歌曲进行伴奏,教师根据其演奏水平评定为P等或E等;综合艺术表演:学生自定表演内容,单独或小组(一般为3-5人)进行表演,教师根据其表演水平评定为P等或E等。

认知表现的选测、必测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认知表现评定为P等;测评结果含有E等,应评定为E等。认知表现为E等的学生允许补测一次,但其音乐测评结果不能评定为A等。

(二)测评结果的评定

1.学习品质和认知表现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音乐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方面测评结果含有E等,则音乐测评结果为E等。

2.学生在达到P等基础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其音乐测评结果为A等。

①初中阶段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艺术特长水平(音乐方面)A级、B级和小B级证书者;

②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并获得奖项者;

③初中阶段参加镇(街道)教办、学校组织的(至少以年级为单位)艺术(声乐、器乐、舞蹈)活动获得个人项目前六名、团体项目(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仅限10人及以下)第一名获奖者,如评为等级奖的,则获奖人数应控制在相应名次总数内。本条总获奖人数控制在毕业生总数的5%以内。

B.美术测评实施办法

(一)测评内容与方式

测评内容包括学习品质和认知表现两个方面。

1.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的测评主要是根据学生参与课内外美术活动的兴趣、态度、表现及效果等情况,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议等,进行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PE两等。

学习品质测评的确定方法:学习品质测评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才能确定为P等,否则为E等。学生每学期须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时量(病、事假除外);学生能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所组织的美术实践活动;学生能掌握一项以上(含一项)美术技能。

2.认知表现

认知表现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等四项内容。认知表现的测评分必测和选测两方面:基础理论知识(欣赏评述)为必测内容,采用笔试形式,全市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并根据成绩确定为P等或E等;测试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9上至9下册(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材内容为主,适当涉及初一、二教材部分内容。造型表现(绘画、工艺制作等)、设计应用(创意设计等)、综合探索(主题探索等)为选测内容,由学生任选其一进行测评。教师根据其测试水平评定为P等或E等。

认知表现的选测、必测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认知表现评定为P等;测评结果含有E等,应评定为E等。认知表现为E等的学生允许补测一次,但其美术测评结果不能评定为A等。

(二)测评结果的评定

1.学习品质和认知表现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美术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方面测评结果中含有E等,则美术测评结果为E等。

2.学生在达到P等基础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其美术测评结果为A等。

①初中阶段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艺术特长生(美术方面)A级测试、B级和小B级证书者;

②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并获得奖项者;

③初中阶段参加镇(街道)教办、学校组织的(至少以年级为单位)艺术(美术)活动,获得个人项目前六名者,如评为等级奖的,则获奖人数应控制在相应名次总数内。本条总获奖人数控制在毕业生总数的5%以内。

运动与健康类

(一)测评内容与方式

测评内容包括学习品质、运动技能、健康水平等三方面

1.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的测评主要是根据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兴趣、态度、表现及效果等情况,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议等,进行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PE两等。

学习品质测评的确定方法:学习品质测评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二个条件,才能确定为P等,否则为E等。①学生每学期须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时量(病、事假除外);②学生能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组织的各项课外体育活动。

2.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主要反映在初中阶段学习体育掌握的技术水平。每个学生均须参加2项技术动作的测评。由学生根据学校实际,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定。测评结果分PE两等,测评结果为E等的学生允许补测一次,但其运动与健康测评结果不能评为A等。

运动技能测评项目与评价标准表(男生)

 

项目

跳远(米)

跳高(米)

技巧(套)

篮球运球()

篮球投篮

(/)

排球垫球

()

P

3.76

1.09

完成

18.2

3

3

E

3.75及以下

1.08              及以下

未完成

18.3

及以上

2—0

2—0

 

运动技能测评项目与评价标准表(女生)

 

项目

跳远()

跳高()

技巧(套)

篮球运球()

篮球投篮

(/)

排球垫球

()

P

2.94

0.96

完成

22.5

5

3

E

2.93

及以下

0.95

及以下

未完成

22.6

及以上

4—0

2—0

技术动作测试要求:

①跳高、跳远

场地器材、测试方法与要求:与田径规则、田径裁判法要求一致。

②技巧

男:侧手翻——向左(右)转体90度——鱼跃前滚翻——挺身跳

女:前滚翻成直腿坐——后倒成肩肘倒立(稍停)——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跑撑——跪跳起

场地器材:1200×100×10cm海绵垫子2块或50×100折叠垫8

          2.平整场地一块

测试要求:从静止的准备姿势开始,结束时要求稳定。每人最多可测试2次,记录较优一次的成绩。

注意事项:做好准备活动,注意场地的平整和垫子的厚度,必要时安排保护人员。

③篮球运球

测试方法:在标准的篮球场地上进行,分别在一个中圈和两个罚球圈的两侧、顶点上摆放标志筒或标志杆,以最快的速度运球沿“8”字形路线进行(绕罚球圈和中圈)。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出发点和往返点为篮球场的两条端线任何一处(除篮板以下区域)。

要求:始终用外侧手运球,行进间中经过两次换手变向运球。测试过程中不要碰任何一个标志筒或杆。每圈上的两标志筒或标志杆的连线均与端线平行。

④篮球投篮

测试方法:以篮圈投影垂点为圆心,以3为半径,向场内划一圆弧(女生无距离要求)。开始时受测者在弧线投篮,并开始计时;受测者投篮后自己抢篮板球,再运至弧线外再投篮,当计时员发出口令时,停止投篮(若与口令同时出手且中篮,应计算该次成绩)。以一分钟内进球的次数为量化标准。

测试要求:用正确的投篮动作测试,抢篮板做好判断,动作迅速,测试过程中球远离自己快速拣回继续进行;投篮时不得踩线或过线,不得带球跑,违者投中无效。

⑤排球垫球

测试方法:受测者两人一组对垫(间距:男生5、女生4),进行垫球三分钟,按连续完成次数计算,取最多一次的完成值。时间计算:从计时员发出开始口令至计时员发出时间到为至,若最后一次连续垫球时间与时间到口令几乎同时时,应计算该次成绩。

3.健康水平

每位学生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其中,必测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三项,选测项目为三项:立定跳远、男生1000跑(女生800跑)、男生坐位体前屈(女生仰卧起坐)。

健康水平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评结果,直接确定为PE两等。

测试标准及要求:各校必须严格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要求进行相关项目的测试与评价。

(二)测评结果的评定

1.学习品质、运动技能、健康水平等三个分项测评结果均达到P等,则运动与健康测评结果可评定为P等;若三方面测评结果中含有E等,则运动与健康测评结果为E等。

2.学生在达到P等基础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其运动与健康测评结果为A等。

①初中阶段参加过城运会、省运会、宁波市运动会各项体育比赛者,残疾学生参加省、市残运会等各类残疾人体育比赛者;

②初中阶段参加过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体育项目比赛者,残疾学生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残联组织的各类残疾人体育项目比赛者;

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为优秀等级者;

④初中阶段参加镇(街道)教办、学校组织的(至少以年级为单位)田径、球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市教育局命名的业余训练点校和体育特色项目学校的特色项目等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并获得个人项目前六名、团体项目前二名(主力队员,限8人)获奖者。获奖人数累计控制在毕业生总数的15%以内。

(三)“三残”学生凭有效证明,直接视作P等,但不能确定A等。

(四)因病不能参加测评的,可申请延缓测试,但须提供市人民医院证明,经学校批准后有效。延缓期至学校安排的补测期。

实践与服务类

实践与服务包含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安全教育与实践三个分项。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为1A2P2A1P3A,则实践与服务测评结果为A等;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为3P,则实践与服务测评结果为P等;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含有E等,则实践与服务测评结果为E等。

A.社会实践测评实施办法

(一)测评内容与方式

测评内容包括完成社会实践的课时情况和社会实践表现两个方面。

1.完成课时情况

完成课时情况测评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完成课时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PE两等。完成2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课时(包括必须在市级社会实践基地完成3天实践项目)和学校劳动技术课程学习的,则可评定为P等,未完成社会实践活动课时和学校劳动技术课程学习的,则评定为E等。

2.社会实践表现

社会实践表现的测评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成效等情况,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议等进行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PE两等。

(二)测评结果的评定

1.完成课时情况和社会实践表现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社会实践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方面测评结果中含有E等,则社会实践测评结果为E等。

2.学生在达到P等的基础上,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其社会实践测评结果为A等:

①初中阶段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荣获校级及以上“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等社会实践类荣誉称号,并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校级比例控制在10%以内);

②初中阶段参加由宁波市教育局或宁波市教育局与宁波市科协联合主办的中小学航空航天、航海、车辆模型比赛获奖的;

③初中阶段参加宁波市、奉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发明及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获奖的;

④初中阶段参加宁波市、奉化市中学生劳动技术操作比赛获奖的;

⑤初中阶段参加奉化市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和科协联合主办的中小学科技活动并获奖的。

⑥参加宁波市级及以上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评比并获奖者。

B.社会服务测评实施办法

社会服务测评的内容包括学生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方面参与的时间与表现,由教师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议及参加公益活动的证明等进行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P等和E等。

测评结果的评定

1.学生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服务活动和各项公益活动(每年须2次以上),在家能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测评结果可评定为P等,学生不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服务活动、不做家务劳动的、不参加公益活动的,则评定为E等;

2.学生在P等的基础上,初中阶段荣获校级及以上“优秀志愿者”、“学雷锋积极分子”等社会服务类荣誉称号,并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可评定为A等(校级比例控制在学校毕业生数的10%以内)。

C.安全教育与实践测评实施办法

(一)测评内容与方式

测评内容包括学生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

1.行为表现

行为表现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学校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的态度、表现和习惯等情况,测评结果分PE两等。

行为表现测评确定方法:行为表现测评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才能确定为P等,否则为E等。(1)学生在初中阶段参加4次以上的学校综合性的安全演练;(2)学生在初中阶段须完成《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的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相关内容的学习;(3)参加自救互救技术和心肺复苏培训活动。

2.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的测评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成效进行综合测评。测评结果分PE两等。测评由班主任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进行综合评定。

(二)测评结果的评定

1.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安全教育与实践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方面测评结果中含有E等,则安全教育与实践测评结果为E等。

2.学生在达到2P等的基础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则可评定为A等:

1)初中阶段遇到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或在安全演练中有突出表现者。(由学校评定,比例控制在学校毕业生数的15%以内)

2)在参加社会实践基地学习中,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全面扎实、学习效果优秀者(由市级或市教育局认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学校考核确定,比例控制在学校毕业生数的15%以内)。

3)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安全知识竞赛并获奖者。

4)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自救互救技术比赛并获奖者。

探索与研究类

探索与研究包含信息技术、科学实验操作、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等三方面。其中,信息技术和科学实验操作测评结果呈现为APE等,鉴于目前学校开设课程的不平衡现象和操作技术上的因素,2016年,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项目测评暂不设A等,测评结果只呈现PE等。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含有A等而无E等的,则探索与研究测评结果为A等;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为3P,则探索与研究测评结果为P等;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含有E等,则探索与研究测评结果为E等。

A.信息技术测评实施办法

(一)测评内容与方式

测评内容包括学习品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三个方面。

1.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的测评主要是根据学生参与课内外信息技术活动的态度、表现和习惯等情况,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议,进行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PE 两等。

具体内容如下:

A、积极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出勤率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课时量。

B、遵守课堂纪律,不擅自玩游戏或网络聊天。

C、负责任地、规范地使用计算机。

D、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能联系实际,进行信息技术应用。

E、主动参与课内外活动,乐于帮助他人,善于与他人合作。

2.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主要根据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内容为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网络文化等知识,以书面笔试或网上在线测评方式进行测试,由市教育局教研室提供考试样卷,各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对试卷进行适当的修改(修改后的试卷在测试后报教研室备案),理论测试由各学校统一组织,测试时间为45分钟,测试结果分P60分或以上)、E60分以下)两个等第。测试结果为E等的学生允许补测一次,但其信息技术结果不能评定为A等。

3.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主要是反映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后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测评方式是按题目要求上机完成一个作品。测评结果分P60分或以上)、E60分以下)两个等第。测评结果为E等的学生允许补测一次,但其信息技术测试结果不能评定为A等。

(二)测评结果的认定

1.学习品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三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信息技术测评结果为P等;若三方面测评结果中含有E等,则信息技术测评为E等。

2.学生在达到P等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评定为A等。

①初中阶段参加省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成绩为合格以上者;

②初中阶段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一级及以上证书者;

③初中阶段参加宁波市级及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发明及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并获奖者;

④初中阶段参加宁波市中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获奖者;

⑤初中阶段参加宁波市级及以上中小学生电脑作品评比获奖者;

⑥初中阶段参加奉化市中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获奖者。

B.科学实验操作测评实施办法

(一)测评内容、分值和方式:

测评内容包括学习品质、实验操作两方面。

1.学习品质:学习品质测试主要根据学生平时参加实验操作态度、表现和习惯等情况,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议等,进行综合评定。

测评方法:学习品质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才能确定为P等,否则为E等。

①积极参加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每学期须完成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实验(病、事假除外)。

②遵守纪律,无故意损坏仪器、偷窃仪器、扰乱他人实验等严重违反实验室规则的现象;

③能主动参与课内外活动,善于与他人合作。

2.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的测评内容由教研室在本届学生的初中阶段使用的《科学》教材中选取,在初三年级第一学期初公布实验操作测评范围,测评前一天明确试题(一套共3个实验)并领回试卷及所需仪器清单,测评时由学生抽取其中1个进行实验。

测评日期由市教育局考试中心确定,一般在一天内完成,每批每个实验开设824组,每批人数最多为48人。实验开始前15分钟学生抽取一个实验题目,每个实验的测试时间为20分钟。测试由2名教师对应监考8名学生。实验操作满分为10分,扣分分值应由2名监考人员共同商定,并在学生评分表上注明扣分点且签上名字。

每校设立一个考点,各考点组成测评考务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本考点的测评组织和实施工作。主要有:安排考务室1个,准备室1个;测评实验室2个,每个实验室准备24组器材;落实考务、安全和调度人员;编制好《测评工作手册》。

由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人员编制测评试题、测评要点和要求、评分标准,并对考点科学学科教研组长进行培训;由市教育局考试中心负责实验操作组织工作;由市中招改革领导小组对各考点实验操作的测评进行巡视督查。

(二)测评结果的评定

在学习品质为P等的前提下,实验操作得分为前15%者评定为A等,5分及以下者评定为E等,其余为P等。经补测成绩及格直接评定为P等,但其实验操作测试结果不能评定为A等。

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测评实施办法

(一)测评内容与方式

测评内容包括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

1.行为表现

行为表现的测评主要根据学生参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态度、表现和习惯等情况,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议等进行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PE两等。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两方面学习表现均为P等,则本项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方面测评结果中含有E等,则本项学习表现测评结果为E等。

2.学习效果

地方课程的学习效果测评以学生学习《地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通用知识和本土相关知识。测试由学校组织命题、测试,采取纸笔开卷测试形式,由教师根据测试结果评定为P等或E等。评定结果为E等的学生允许补测一次。学校课程学习效果的测评由指导教师按开设课程的具体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获得基本技能或活动成果评定为PE两等。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两方面学习效果均为P等,则本项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方面测评结果中含有E等,则本项学习效果测评结果为E等。

(二)测评结果的评定

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本项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方面测评结果中含有E等,则本项测评结果为E等。

四、综合素质测评方案的组织实施

市教育局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加强指导与监督,接受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处理综合测评工作中的问题。

学校要成立以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委员会。学校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委员会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制订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并报市教育局备案。各校要将本意见和综合素质测评方案、细则通过多种渠道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并做好相关内容的解释和说明答疑工作。要对校内各班级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接受咨询、投诉和举报,及时解决测评中的问题。对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应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该项工作应在20164月底之前完成。

 

            学校审美与艺术测评成绩表(表一)

 

                           班级          学号      姓名

 

测评项目

 

 

 

 

 

 

分项

等第

学校补测

分项

等第

学校补测

学习品质

课时量

 

 

课时量

 

 

音乐实践活动

 

 

美术实践活动

 

 

认知表现(任选一项,在所选项上打“√”)

基础理论知识

(必测笔试)

 

 

基础理论知识

(必测笔试)

 

 

        唱( 

 

 

选型·表现( 

 

 

        奏( 

 

 

设计·应用( 

 

 

综合艺术表演( 

 

 

综合·探索( 

 

 

参赛

获奖

艺术

特长

水平

测试

情况

颁证部门、项目、等级(名次)、时间等:

 

 

 

 

 

 

 

 

 

 

颁证部门、项目、等级(名次)、时间等:

 

 

 

 

 

 

 

 

 

 

总评

 

 

 

      第:             

 

 

教师(签名)             

 

 

 

 

 

      第:             

 

 

教师(签名)             

 

 

            学校运动与健康测评成绩表(表二)

 

                           班级          学号      姓名

 

测评

项目

   

等第

学校补测

学习

品质

课时量

 

 

课外体育活动

 

 

运动

技能

项目1名称(                   

 

 

项目2名称(                   

 

 

项目3名称(                   

 

 

项目4名称(                   

 

 

健康水平

(在所选项上打“√”)

身高     标准体重(        

 

总等第

 

 

台阶测试(    1000跑(男)

 

 

 

肺活量体重指数(   

 

 

 

50跑(    )立定跳远(   

 

 

 

坐位体前屈(     )仰卧起坐(女)(    

握力体重指数(    

 

 

 

参赛及

获奖

情况

参赛部门、项目、等级(名次)、时间等:

 

 

 

 

 

 

 

总评

 

      第:                 

 

教师(签名)                 

 

            学校实践与服务评价表(表三)

 

                           班级          学号      姓名

 

测评

项目

社会实践

社会服务

安全教育与实践

分项

等第

分项

等第

分项

等第

劳技课

 

社会志愿服务(公益)活动

 

安全知识学习

 

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值周、值日及义务劳动

 

综合演练

 

市级社会实践基地考核

 

家务劳动

 

自救互救

 

获奖

情况

颁证部门、荣誉称号、时间等:

 

 

 

 

 

 

 

 

 

 

 

颁证部门、荣誉称号、时间等:

 

 

 

 

 

 

 

 

 

 

 

颁证部门、荣誉称号、时间等:

 

 

 

 

 

 

 

 

 

 

 

总评

 

 

 

        第:               

 

班主任(签名)               

 

 

 

 

        第:               

 

班主任(签名)               

 

 

 

 

        第:               

 

班主任(签名)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