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青岛12月19日讯(记者 刘宇昕)今天下午,记者从“2013青岛教育发展情况”发布会上了解到,2013年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开展中职与本科“3+4”贯通培养试点工作城市,今年3所中职学校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3个专业共招生140人。同时,青岛设立全国第三个中德职教基地,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
首批中职与本科“3+4”招生140人
据了解,今年我市在职业教育体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开展中职与本科“3+4”贯通培养试点工作城市,3所中职学校与青岛科技大学率先在全省开展招生工作,金融、电子、数控3个专业共招生140人。
此次试点3所学校中,录取最高分为575.5分,最低分为532.1分。其中,市内3区共录取94人,青岛华夏职教中心、青岛电子学校和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的录取分数分别为556分、547分和542分,分别超过普通高中录取线26分、17分和12分。
“3+4”分段培养试点工作就是中职生经过测验合格后,可直接进入本科学校,通过试点的中职学校与本科院校共同制订7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青岛在全省首次实现了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贯通,破解了“低分才进职校”的困境,也培养了一大批适应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高学历+高技能的技术技能人才。
青岛设立全国第三个中德职教基地 不仅如此,青岛职业学校发展还近一步推进国际化。2012年,中德两国教育部批准成立中德职教合作联盟,我市成为继上海和重庆之后,中德职教合作联盟批准在华设立的第3个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基地。
合作基地搭建了我市职业教育对外合作的有效平台,拓展了中德职教的合作领域。目前,部分学校的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工作已经推开,如青岛商务学校与德国埃森市罗伯特施密特职业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学校,双方确定拟开展两校师资境外培训计划,实施专业共建计划,拟开展引进德方课程和物流业国际资格认证项目,鼓励师生考取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试行学生互换制度等。
山东省轻工学校与德国焊接学会建立的国际焊工培训基地为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培训了30名国际焊工。德国歌德学院“歌德课堂”项目在青岛财经职业学校揭牌,青岛财经职业学校成为我市第一所与歌德学院合作的职业学校,该项目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德国文化,参加各种德语项目,拓展和提升学生出国学习和就业的能力。引进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工作也在积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