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报网讯记者从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共申请46个新增专业,主动对接全市农业现代化、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首次与部分普通高中联合开办普职融通实验班,进一步扩大“3+4”招生规模,突出职业学校自主招生特色。今年起,我市将进一步放宽普通高中转入职业学校的相关条件。
据悉,2016年全市初中毕业生约7.94万人,比去年增加3900人,其中市内三区毕业生约1.58万人,比去年增加500人。全市共计划招收中职学生3.7万人,其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计划约2.8万人。中职与本科“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以下简称"3+4")、五年制高职计划约0.9万人。本地生源职普比例保持大体相当,高中阶段普及率将达98%。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共申请46个新增专业
前期,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各学校提报的新增专业进行了评审和实地评估,主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新增专业必须紧密对接当地产业发展,服务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必须围绕本校骨干专业开设,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三是必须具备开办该专业基本的教学、师资和实训条件。四是严格控制公办学校之间低水平、重复设置的专业,避免出现一窝蜂新上专业的局面。根据上述原则,今年将新增航海捕捞、家政服务与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等28个专业。
与部分普通高中联合开办普职融通实验班
试点采取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联合设立实验班的方式进行,实验班设在中职学校。
首批共有6所中等职业学校和4所普通高中学校开展试点。每所试点中职学校拿出1个骨干专业的1个班开展普职融通试点,注册职业中专学籍,学制三年。分别是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与青岛19中的国际商务专业,青岛华夏职教中心与青岛15中的金融事务专业,青岛旅游学校与青岛15中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青岛烹饪职业学校与青岛19中的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青岛电子学校与青岛二中分校的电气技术应用专业,青岛商务学校与青岛6中的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
实验班由中职学校和普高学校共同举办,双方签订人才培养框架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标准和教学进度,共同制定考核标准。试点中职学校优先为合作的普通高中参加春季高考的学生开展技能考试方面的辅导,帮助普高学校优化、实施通用技术课程。试点的普高学校帮助中职学校优化实施公共文化课程。
实验班学生录取设立最低分数线,具体由各试点中职学校设定,录取分数线不能低于当年民办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实验班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春季高考。实验班的录取与初中起点高等师范专科同批次。
放宽普通高中转入职业学校的相关条件
为支持普高学生参加春季高考,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放宽普通高中转入职业学校的相关条件,将转学时间由原来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上学期开学之前,延长到高二下学期放假前两周办理。同时,鼓励更多职业学校为转入的普高学生开展相关专业的技能培训。
扩大“3+4”招生规模
今年我市进一步扩大“3+4”招生规模,突出职业学校自主招生特色。今年,我市将推荐3所优质职业学校的3个特色、骨干专业参加“3+4”试点申报工作。目前,该项工作还在推荐过程中,省教育厅还未组织开展专家评审。此外,今年将继续组织部分市区中职学校开展自主招生工作,现已完成对自主招生方案的审核,将于4月下旬实施。
联合开展五年制贯通培养试点
为加快构建我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我市产业发展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今年市教育局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合作意向,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五年制贯通培养试点。试点将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加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二级学院牌子,选择部分骨干专业开展试点。首批试点采用“三二连读”计划,总规模在1100人左右,实施五年制贯通培养。为确保试点质量,试点项目将由青职院牵头,制定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考核标准。同时,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切实提高试点院校师资水平。
城阳区职业学校招生纳入全市统一招生平台
为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市级统筹,推进各区职业学校招生统一进行,今年城阳区职业学校的招生将全部纳入到市区统一的招生平台进行,这也是继将崂山区纳入市区招生平台之后,推进职业教育市级统筹的又一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