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小情境、大道理
西安铁一中学 高级教师 胡西朋
看完今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之后,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一个词就是“平实”,用平实的语言描述着生活中平实的事物,但在这“平实”的背后却是我们物理的“大道理”。物理——事物之间存在的科学道理,两年的初中物理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孩子们是否通过物理学习能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能用物理知识对它有一个较合理的解释,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年的物理试题无疑是成功的:“发声、能喝到饮料、走路的时候被石块绊了一下、汽车上流行的感应雨刮器等等”这些生活中最常见事物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你知道吗?不仅检测了孩子们两年物理学习是否有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给物理教学指明了方向。
其次,两年的物理教学还应该注重孩子们对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孩子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今年的物理试题巧妙地对这一方面进行了考查,将“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常见的探究方法融入到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等问题中去,不考孩子们这个方法叫什么、不考这个方法的内容具体是什么,考查你会运用这个方法解决问题吗?这是对孩子能力的最有力的检测,所以今年的物理试题对于物理探究方法环节的考查也是很成功的。再次,今年的物理试题在“平实”的同时体现了我们物理同仁们对于孩子们的人文关怀,试题中有意识的选取了“公共交通工具中的多功能安全锤”等,通过这种信息的传递来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今年的试题无疑给我们起到了好的指引作用,因为它就是侧重这两大方面去考查的,没有华而不实、没有“高起点、低落点”,有的就是我们的“小情境、大道理”。
稳中有新 注重课改
西安经发中学 中教一级 汤林
纵观2015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题目难度与题型设计相对稳定,命题依据课标,立足教材,以生活、物理和科学技术发展为平台,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物理知识的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上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整卷重点、难点设置合理,试题所选取素材大部分源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实际,并突出了当今社会注重的能量、环保、节能的意识,符合新课标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
第一,注重基础,紧扣课标,科学规范,突出考查物理能力。 试题紧扣课标,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主要考查知识点包括:光的折射现象,物理量的估测,声现象,物态变化,机械运动,内能,分析电路故障等重点内容。但是我们要注意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要求能在具体情景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
第二,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强调知识应用。试题着眼于物理科学三维课程目标的考核,较好的联系了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关心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情景设计新颖。
第三,加强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进一步突出了对实验原理、物理过程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的考查,特别重视实验研究方法。
第四,体现课改精神,注重思维,关注能力,稳中有新。试题的难度、题型和题量保持稳定,在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课改精神,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第五,注重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具体呈现是综合性强,不仅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考试中发会自己在物理方面的实际水平,而且利于初高知识的衔接,为高中学校选拔学生打下基础。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 中教一级 周西霞
2015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卷,渗透了物理课程三维学习目标的落实,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试题具体特点如下:
首先,注重对三基的考查,促进学生发展。试题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性、探究性、综合性进行全面考查,给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一定的答题空间,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如第24、29、30题。
其次,突出了实验探究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多角度、多层次加强了对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以基本实验为载体,实现对基本仪器和基本实验原理的考查;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或非预期结果)为载体,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创新实验为载体,实现对科学探究能力及过程方法目标的考查。特别是第31题的设计,改变传统的浮力计算,进行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探究,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三,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科技应用、创设情景贴近生活实际、体现人文精神、 关注科技应用,例如:24题。
最后,试题重视各项能力的考查,综合性强、开放适度。2015年物理试题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在全面考查学生基本技能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其深层意义主要在于可以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和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如第8、33、34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