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①在尖端科学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精校)。
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④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
⑤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等。
(评分说明: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①自主创新,以人为本。
②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
③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
④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⑤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等。
(评分说明: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①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精校)
②要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③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
④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⑤要使自己早日成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等。
(评分说明: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9.(1)①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风气的好转。
②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③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形式。
④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⑤督促学生告别不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⑥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评分说明: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①召开一次以“学雷锋,懂礼仪,讲文明,做好事’’为主题的班会。
②开展一次学雷锋征文比赛。
③开展立足校园做好事,净化、美化校园活动。
④开展以学雷锋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
⑤开展遵规守纪,零扣分活动等。
(评分说明: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郭明义(1分)
四、探究与实践(1 0分)
30.(1)①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②教育 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③受教育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应当珍惜。
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⑤不履行受教育义务是违法行为。
⑥因经济困难而不能上学,学校可以帮助解决。
⑦在当代社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接受教育等。
(评分说明: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①上课不认真听讲。
②没有按时完成作业。
③与老师顶嘴,没有做到尊敬老师。
④没有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⑤迷恋网络游戏。
⑥中途辍学等。
(评分说明:4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①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③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评分说明: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五、分析说明题(1 0分)
31.(1)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形势。
(评分说明: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①科教兴国战略
②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④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评分说明: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①高端装备制造(精校)
②节能环保
③生物医药
④新能源汽车
⑤新材料产业
⑥风能发电
⑦太阳能电池
⑨替代能源等
(评分说明: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分,其他符合题意答案也可给分。)
(4)①不乱扔各种废弃物。
②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
③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
④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
⑤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筹。
(评分说明: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给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六、政治小论文(1 5分) (精校)
32.评分标准
[来源:] 题目、观点 论据 态度 论述要求
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
一等
(14-15分) 题目精炼
观点鲜明
主题突出 恰当地运
用教材知
识,紧扣论
点 合理运用
背景材料,
紧密联系
生活实际,
事例典型
富有创意 态度明确
积极健康
向上
语言生动
条理清晰
层次清楚
说服力强
二等
(11-13分) 观点正确
题目简明 能较好地
运用教材
知识,说明
论点 能较好地
运用背景
材料,联系
生活实际,
事例比较
典型 态度比较
明确
语言生动
条理清晰
层次清楚
有一定的
说服力
三等
(9-10分) 观点基本
正确,题目
基本符合
要求 能够运用
教材知识,
说明论点 能够运用
背景材料,
联系生活
实际 态度基本
明确
有层次
有条理
四等
(0-8分) 主题不突
出,观点不
确切 或缺少理论,或缺少事
例,或阐述不清楚(精校) 态度含糊
不清
层次或条
理不清楚
说明:
1.(1)字数要求:少于300字,酌情扣分。
(2 )要求在A、 B两组材料中任选一组,但不苛求学生同时引用每组材料中的所有内容,也不苛求运用教材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但要联系所给背景材料。
2.A材料可能涉及的教材知识点:
(1)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乐于助人、不言代价与回报、无私奉献精神。
(2)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3)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四有"新人。
(5)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6)自觉承担责任,做负责任公民。
(7)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8)青少年的做法。
B材料可能涉及的教材知识点:
(1)中华文化历经沧桑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之中。(精校)
(2)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3)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4)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5)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6)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是取得抗战胜利的精神动力和保证等。
(7)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8)改革开放以来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更丰富,又使其更具时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9)青少年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0)积极参与传承民族精神的具体活动。
(1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绥化市2012年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