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陕西中考 - 延安中考 - 正文

关于做好2014年延安中考考试政策方案的通知

来源:延安市教育局 2014-2-26 15:57:50

各县区教育局: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4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工作的通知》(陕教基一〔2013〕41号)精神,现就我市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工作通知如下:
一、考试科目设置和考试方式
1.2014年全省统一组织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共7科5卷。
各科目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分别为:语文120分,时间为150分钟;数学120分,时间为120分钟;英语120分(其中听力25分),时间为120分钟;物理与化学合卷12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时间为120分钟;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100分(思想品德60分,历史40分),时间为100分钟。
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笔试,其他科目为闭卷笔试。语文为一卷制,其他科目为两卷制。
除省考科目外,其他科目的考试、考查,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和省教育厅有关工作要求,随教学进度安排进行。
2.考试时间定于2014年6月21日至22日。各科具体考试时间如下:

日  期
时  间(北京时间)
科  目
备  注
6月21日(星期六)
上午
8:30—11:00
语文
英语听力考试,8:20广播提示,8:30-8:50播送正式听力试题。
下午
14:00—16:00
数学
16:30—18:10
思想品德与历史
6月22日
(星期日)
上午
8:30—10:30
英语
下午
14:00—16:00
物理与化学

英语听力试题播放采用以广播为主,磁带为辅的办法进行。在规定时间内,由陕西声媒广告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新闻广播AM693、FM106.6同时向全省播放英语听力试题。各县区要在拟设考点的学校提前试收上述两个频率的节目。若收听效果不好,可改用磁带播放。磁带播放时间要与广播同步,从8:20开始先播送提示语,接着播送正式听力试题,正式试题时长20分钟。
3.体育与健康考试按照《市教育局转发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延市教基[2007]31号)精神组织实施。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以50分计分(其中体育课成绩占9分,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考核成绩占6分,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占35分),以等级方式呈现,A(40分以上)、B(35—39分)、C(30—34分)、D (30分以下,不含30分),达到C等及以上者,普通高中方可录取。市考试管理中心负责制定下发《2014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方案》,对测试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各县区教育局具体组织实施,5月底前完成测试工作。
4.继续开展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加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具体办法见延市教基[2006]4号文件。考核成绩为30分,以等级方式呈现,A(24分以上)、B(21—23分)、C(18—20分)、D (18分以下,不含18分)。
5.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计算器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陕教基[2006]50号)和《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0年春季中小学学具及制作材料目录〉的通知》(陕教基[2009]47号)精神,允许考生携带规定型号的科学计算器进入数学、物理与化学考场。
二、考试范围及命题要求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范围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规定要求,由省教科所负责命题。试题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体现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科学素养的考查,联系社会实际、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
三、考试组织
全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在市招委会的领导下进行。市考试管理中心负责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及考务工作细则,组织做好考生报名、试题保密、考务、评卷、阅卷质量监测和试卷的分析评价工作。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负责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工作。各县区教育局在县区招委会领导下,负责本县区中考的组织管理工作。市考试管理中心和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要密切配合,按要求向省教育厅和省教科所报送有关数据和评价材料。
四、有关要求
1.各县区要充分认识中考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结合本县区实际制定好具体实施方案和考务工作细则,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严格落实安全保密措施,夯实涉考人员工作责任,确保中考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严格禁止初中学校剥夺成绩较差毕业生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现象。各类特长生、保送生均须参加全省统一的种种毕业学业考试。
3.各县区要认真组织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落实人员,夯实责任,严格考核程序,保证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公开、公正、透明、准确。因测试人员弄虚作假和渎职失职行为等造成考生和家长上访的,责任由县区教育局承担,并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延安市教育局
2014年2月20日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