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一中初2013级12—13学年度下期定时作业
语 文 试 卷 参 考 答 案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 B(A: 凛冽(lǐn) 果实累累(léi). C:洗濯(zhuó) . D: 脸颊(jiá) 栖息(qī)
2. C(A: 碌碌终生。 B:嶙峋。 D:啜泣)
3. D(A:第一个“枯涸”是形容词,第二个“枯涸”是动词。B:第一个“花枝招展”的意思是形容樱花开得灿烂,第二个“花枝招展”的意思是形容少女青春充满活力。C:第一个“绝处逢生”的是指坚定的信念,必将最后走出困境的信心,第二个“绝处逢生”是指走出困境,获得转机的事实。只有D都是形容身体的瘦弱。
4. D(D句“忽悠”的语境意义应该是指欺骗。)
5.A(通过……使)
6.(1)抄写用楷体,工整无误。内容必须和春有关,五言,七言皆可。
(2)春 山 暖 日 和 风/ 阑 干 楼 阁 帘 栊/ 杨 柳 秋 千 院 中/ 啼 莺 舞 燕/小 桥 流 水 飞 红。
7.综合性学习。(10分)
(1)答案:服务周到、不畏艰苦(团结一心)、办事认真。(1点1分)
(2)C
(3)要求有称呼、问候、自我介绍,事情交代清楚,语言礼貌得体,语气诚恳。理由充分。
例子:尊敬的卢铿先生,您好,我是重庆一中的学生,受校团委的委派,邀请您本周五下午2:30在学校大礼堂做一次关于纪念卢作孚先生的演讲。我们都非常崇拜卢作孚先生,而您又是我们的校友,我们热切盼望您的到来。(邀请礼仪1分,事情交代清楚2分,用语得体理由充分1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8、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山岛竦峙 (2)采菊东篱下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大漠孤烟直 (5)身世浮沉雨打萍 (6)会当凌绝顶 (7)随风直到夜郎西 (8)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1)尤:格外。(2)佁然:呆呆的样子。(3)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4)悄怆:忧伤的样子。
10、(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1、D(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12、答案要求:用语精炼,评点恰当。(选择1分,评点3分)
评点示例:写鱼动静结合,写水虚实相生。
处处围绕题目中“石”字来写,笔墨俭省而意蕴丰富。等等。
三、 现代文阅读(40分)
13. (1)植物园标本馆制作了一枝垂枝樱标本。(2)全家为病逝的奶奶送行时(月初的阴冷早晨)(3)叶庭春选取墓园的一枝绿萼梅做了标本。(4)成立了“封存时间”工作室,制作内嵌花朵和植物的塑封书签。(共4点,每点1分;语言组织可以灵活,第(4)空只写出“成立了“封存时间”工作室”也给分)
14.(1)他出生那天的一枝垂枝樱标本。(2分)
(2)植物标本还原了被记忆抹去的一切;完美的花枝代表世界欢迎他的到来;一切绽放得恰到好处,带来如梦光影。(2分)
15.这是赏析题,按照赏析题的要求来答。
例如:句子引用了古诗句,表现墓园绿萼梅香气的独特清新,使文字更富有诗意地表达出对奶奶美好的思念和祝福。
句子运用了巧妙的想象,想象香气搭成去天堂的阶梯,更形象地表达出对奶奶美好的思念和祝福。(方法1分,具体分析2分,表达的感情1分)
16.示例:(1)因植物标本叶庭春感受到出生时的如梦光影。(2)对奶奶无限的怀念之情。(3)对他人帮助的幸福。(4)对故乡美丽景色的留恋,感受到青春如花香弥散。(5)剩下的恬淡的轮廓和安谧的余韵,仿佛近似觉悟、体谅和怜惜的情感,让人心变得柔软。(答到4点就给全分)
17.例如:日记本、栽种的树木、获得的情感、阅读过的书籍……。(具体事物1分,后面的解读2分,语言1分)
18.小标题:温柔陷阱、阴险的茅膏菜(语言简洁,要与内容切合)(2分)
作用:介绍了茅膏菜捕食昆虫的过程,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兴趣。(3分,1点1分)
19、(1)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物质,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从土壤中得到水和矿物质元素。(3)捕虫以补充N和P等营养物质。(3点全分,少一点扣1分)
20、(1)“八仙过海”本义是指八个神仙过海的方式各不相同,这里比喻食虫植物在长期的演化历史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捕虫方式,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
(2)“远”表程度,这里的意思是肉食植物主要依靠土壤来获取营养。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1、用第一人称(1分)顺序正确(2分),语言简洁(1分)
例如:我先散发幽香引诱蜜蜂待蜜蜂落到我身上后就用液滴将其死死黏住并用叶子等牢牢裹住它,然后用我身上的一种腺体,分泌出类似于动物消化液成分的液体将这只蜜蜂消化然后再吸收,最后把吸收到的营养输送到茎、叶和花等部位,为我的生长提供营养!
22、答案:B(植物不能仅靠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