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沉默寡言、精神上的不透明很容易让人怀疑你的诚意。
C. 坦诚能为商人带来友谊、金钱、尊敬,维持其销售网络。
D. 所有的民族和所有的文化,都不会质疑坦诚这一种品质。
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6分)
(1)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2分)
(2)请你围绕中心论点把本文第⑨段空白处补充补充完整,。(4分)
如果一方父母官想要 ,最好要坦诚,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1题。(24分)
我的“节日”(童庆炳)
①1958年冬,一个寒风凛冽的早晨,在可容纳数百人的“新一”教室,我面对着“大跃进”招进来的三百名学生,呵呵两声,清了清喉咙,带着蹩脚的普通话,尽可能大声地喊了起来:“今天我们开始讲文学的类型……”,那声音大得让我自己也吃了一惊。这便是我的教学生涯的开始。屈指一算,至今我的上课历史竟有40年之久,这不免又让我自己吃了一惊。
②上课跟写文章是不相同的。写文章是你自己守着自己的心,可上课你必须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和带着说不清的期望的可怕的眼睛。你必须始终用你的学识、逻辑、风趣、声音、手势乃至你的仪表、风度、恰当的笑和突然的严厉,抓住学生的心。你必须调动你的一切积累,包括你的感情秘密,拿出来讲,把枯燥的问题化为有趣的故事……上课绝对是一门艺术,一门高级的艺术。
③我在40年的教学生涯中,始而怕上课,继而喜上课,终而觉得上课是人生的节日,天天上课,天天过节,哪里还有一种职业比这更幸福的呢?我一直有一个愿望,我不是死在病榻上,而是有一天我讲着课,我正谈笑风生,就在这时我倒在讲台旁,或学生的怀抱里。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福分。
④上课既然是节日,认真备课是无需说的,连点名册上每个学生的姓名你也必须在开始上第一堂课前高声地先朗诵一遍,一个字有两种读音,你在点名时必须事先了解好这个美丽的女学生的名字中的那个字读什么音。这以后,你放心好了,学生们再不会交头接耳了。但这不是重要的。
⑤上课前的那一个晚上,或上课的那天清晨,你必须洗一个澡,身上的污垢去掉了,会凭添几分精神。平时你可以穿得随便一些,但在走上讲台时,你必须穿上你的最好的服装。这是你的节日,此时不穿,何时再穿?我有几身西装,真过节时,倒很少穿,可上课时是一定要穿的。但这不是重要的。
⑥教室的讲台旁,通常总放着一把椅子,你千万不可坐下。你们就想象我上课的样子吧:他站着,讲着,随意地做着着各种手势。你瞧,此刻他为了说明文学言语的“陌生化”,就如同把政党的步伐改为艺术的舞步一样,他竟在学生面前装成街上的游客东张西望地先走了几步,然后又跳起了三步舞或四步舞;为了说明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总是符合“对立的原理”,他学举重运动员先蹲下后举起,学跳高运动员先用力向下一踏,再高高地翻滚起来,越过了横杆。虽然舞步并不漂亮,动作也不太规范,但这没关系,因为这舞步与动作,与所讲的观点十分吻合,引起学生会心的笑声。他自己也颇为欣赏自己的表演。虽然这很累,在他下课回家时,已瘫倒在沙发上,像一头生病的猪。但这也不重要。
⑦知识义理总是与生活相通的。为了深入浅出,你不能老是念讲义,值得讲的是你为了说明特征是什么,你把你全家三口都“搭”进去了。有一次,我回到家时已近晚上十点,妻子、孩子等我回家吃饭,都等急了。这一次我的遭遇非常糟。妻子怒不可遏,难听的话劈头盖脸向我袭来。说我在家什么也不干,是个白吃饭的,一骂就是半小时。但我不敢出一声。我对我的孩子出来为我辩护几句,以收拾这难堪的局面也不抱信心,因为他总是站在他的母亲一边。然而奇迹出现了,我的孩子突然向我走来,一下子夺下我的还挂在肩膀上像粪兜一般的黄色的书包,尽情地往地上用力一倒,然后指着地上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冲他母亲吼叫起来,你看,我爸什么也不干吗?书包里有给老家寄的汇款单存根,有粉笔头,有发干的白菜叶,有半干不干的切面条,有破碎的干馄饨皮,而馄饨皮上还粘着黏黏糊糊的肉末……是的,看着地上的这些东西,我妻子哭了,我自己也流下了眼泪。那些不该在书包里的东西是我下班时为家买的,我身上只有一个书包,我就让它们与书本、讲义、粉笔临时作了伴……一代中年知识分子的丰富而艰辛的生活,都浓缩在这个书包里。这书包就是特征。学生们为你的故事鼓掌。他们理解了“特征”的含义,似乎又从感情上受到感动。课后,有学生为此写诗赞美你。但这也不重要。
⑧是的,所有这一切都不重要。
⑨最重要的是上课的感觉,这是一种快感,一种美感,一种价值感,一种幸福感,一种节日感,一种自我实现感……对了,我想起了小时候,有一次,在小溪里抓鱼,抓了好半天,还一无所获,我感到很失望;可突然手运来了,我终于抓住了一条不算大的却看起来很肥美的鳜鱼,我的一颗幼小的心剧烈跳动起来,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时刻。我这一生遇到的倒霉事不少,幸运的是我经常上课,每上完一堂成功的课,都有抓住一条鳜鱼的感觉。
注:童庆炳,中国当代着名文艺理论家,北师大资深教授。童庆炳在为北师大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的学员开设的“创作美学”课程,其中作家学生有莫言、刘震云、余华、毕淑敏、迟子建、何首巫等。
17.请仔细阅读文中的加点字,回答为什么作者称学生的眼睛为“可怕”的眼睛?称“上课是人生的节日”? (4分)
18.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用简洁的语言补充概括第⑦段的内容。(6分)
为讲清楚什么是“特征”,作者 (不超过12个字),既讲透了义理, (不超过8个字)。
19.作者对文章④—⑧段所写之事的评价都是“不重要”的,而尾段寥寥数笔才写到“最重要的是上课的感觉”,这样写是否详略不当?作者的用意何在?(4分)
20.文章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21. 在童庆炳的学员中,毕淑敏是国内最着名的女作家之一。在毕淑敏的眼中,童先生“把枯燥的文艺理论讲得流光溢彩,闪烁着湿润高贵的人性光芒。他以深刻的学养为经纬,在严谨的学术框架中,将各种生动的例子随手拈来,如同精致的小品,点缀在精工细作的博古架上,既浑然一体,又处处生辉”。在你的眼中,童先生作为教师有着怎样的个性魅力?请指出其中两点,并结合文中的内容举例说明。(6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60分)
五、(1小题,60分)
22.按要求作文。
请你以《距离》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言之有物,情感真挚;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评分细则
阅卷意见:
1.阅卷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主观题大意准确即可以给满分。
2.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对与参考不符合但确有创造性的、合理的答案,要慎重考虑,合理给分。
3.对争议较大的作文应提出讨论。
| 题 号 |
分值 |
参 考 答 案 |
第 一 部 分
34分 |
一
19分
|
1 |
3 |
B |
| 2 |
3 |
C |
| 3 |
3 |
A |
| 4 |
3 |
A(B.搭配不当;B. 成分残缺;D.歧义。) |
| 5 |
3 |
C |
| 6 |
4 |
示例—— 活动目的:激发学习斗志,立下中考宏愿。(1分) 誓师口号:百日只争朝夕,A班成就梦想。(1分) 我的感想:参加了这次誓师大会,我感受到了校长和老师的殷切希望,也为同学们的精神而倍受鼓舞,我一定要在未来的百日中加倍努力,实现六月的辉煌。(2分) |
二
15分 |
7 |
10 |
(1)A、E( B.沉鳞竞跃C.吟鞭东指即天涯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F.无案牍之劳形) (4分) (2)①兴尽晚回舟②了却君王天下事③背灼炎天光④最是一年春好处⑤山水之乐⑥选贤与能 (4分) (3)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虫声新透绿窗纱(2分) ②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2分) |
| 8 |
5 |
⑴“被”通“披”,穿⑵眼泪⑶忧愁的样子⑷第二次⑸连接 |
第
二
部
分
56 分 |
三
16分 |
9 |
3 |
B |
| 10 |
3 |
D |
| 11 |
4 |
⑴冰花一片弥漫。(2分其中雾凇1分,沆砀1分) ⑵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2分其中焉得1分,更1分) |
| 12 |
6 |
⑴构筑房舍(1分),辨识(1分)。 ⑵南山笼罩着着山岚和暮霭,在夕阳的余辉下,禽鸟结伴回巢,鸟声啁啾。(2分) 隐含了诗人想要摆脱官场束缚,追求悠然自在,想要与自然山水合而为一的思想感情。(4分) |
四
40分 |
13 |
3 |
D |
| 14 |
4 |
第②段茶的起源,第③段茶字的历史,第④段茶的功用和禁忌,第⑤段茶的文化内涵。 |
| 15 |
3 |
C |
| 16 |
6 |
(1) 我们还是选择做一个诚实的人比较体面而且受利最大(2分)。 (2) 如果一方父母官想要得到百姓的拥戴,最好要坦诚,把百姓想知道的都公诸于众,不要留下民怨。 |
| 17 |
4 |
参考答案:因为作者通过学生的眼睛看到了对知识的渴求,害怕自己有负学生的期望。因为作者在上课的过程中体验到美、幸福和自身的价值,在课堂上感受到节日一般的愉悦。 |
| 18 |
6 |
参考答案:为讲清楚什么是“特征”,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例,既讲透了义理,又感动了学生。 |
| 19 |
5 |
参考答案:并非详略不当,这里的“不重要”,是指作者认为不重要,但这些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塑造却很重要,(2分)作者正是通过对这些事情的详写,展现出一位学高为范、身正为师的教师形象,通过与“不重要”的事情的对比,凸显出在作者心中上课 “节日感”的重要性。(3分) |
| 20 |
4 |
动作描写。(1分)这些句子通过生动细致的动作描写,再现作者上课的情景,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1分)再现了一位极具课堂艺术和感染力的教师形象。(2分) |
| 21 |
6 |
参考答案示例:①他尊重热爱学生(1分):在上第一堂课前,事先高声朗诵学生的姓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2分)。②学识渊博,对教学极其认真负责(1分):为了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知识,他总是在课堂上卖力地“表演” (2分)。③没有端起老师的架子,对学生坦诚(1分):把自己生活的艰辛告诉学生,让学生了解教师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2分)。 |
第三部分 作文(60分)
22题:作文分项分等评分表
| 项目 |
一等 |
二等 |
三等 |
四等 |
内容 (25分) |
25—21 |
20—16 |
15—11 |
10—0 |
l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情感真挚 |
l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情感真实 |
l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情感基本真实 |
l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空泛 情感不真实 |
语言 (25分) |
25—21 |
20—16 |
15—11 |
10—0 |
语言准确、 流畅、生动 |
语言准确、通顺 |
语言基本通顺 |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
结构 (6分) |
6 |
5 |
4—3 |
2—0 |
结构严谨、 条理清晰 |
结构完整、 条理较清晰 |
结构基本完整、 条理基本清晰 |
结构不完整、 条理不清晰 |
文面 (4分) |
4 |
3 |
2 |
1—0 |
卷面整洁、 字体工整 |
卷面较整洁、 字体端正 |
卷面基本整洁、 字体清楚 |
卷面不整洁、 字迹难辨 |
使用说明:
1.没有标题扣2分。
2.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
3.三个错别字扣1分, 重复的不累计。
4.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中心、内容和感情三项中有一项突出者可评为一等卷。
评卷说明:
(1)基准分为42分,在此基础上根据评分类别进行评定。但切忌将平均定为42分后就在此范围上下几分浮动。要敢于打高分甚至满分。一类卷在5—10%,满分作文由作文阅卷组长复核。
⑵严格控制四类卷的评分。
(3)全文抄袭者,经核实,最高分不超过10分;出现学校名称或考生个人姓名的,从实际得分中扣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