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小学、初中招生政策即将出台前夕,句容碧桂园学校,即将于9月开学。碧桂园集团将其称为广东碧桂园学校的“升级版”,这将是碧桂园集团第一所纯IB国际学校。
广东碧桂园学校创办于1994年,2000年引进IB,目前是中国内地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以招收中国籍学生为主的,同时实施IB三个项目的国际学校。广东碧桂园学校的预科毕业生,100%入读国外或中国香港的大学,约1/2学生入读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优秀大学,约有1/3的学生入读世界排名前50位的顶尖大学。
“升级版”的句容碧桂园学校情况如何?金陵晚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金陵晚报记者郝也
为何创办这所学校?
培养“会做人,善做事”的未来成功人士
句容碧桂园学校是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先生创办的。
杨国强是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浓厚教育情结,具有高远办学理想的企业家。他从自己的奋斗历程和经营企业的实践中领悟到,所谓“人才”不是能考高分者,而是会做人、善做事,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一定要教会孩子做人做事。
在从事“教育地产”的人看来,办一所好学校,无疑会提升地产的附加值,提高地产品牌知名度。而“好学校”多半和高升学率有关。
杨国强对“好学校”的理解却有所不同。如果只办一所追求高升学率的学校,在他看来“毫无意义”;而办一所能引导学生将来走向成功的学校,比整个企业赚多少钱更有意义。
在创办句容碧桂园学校时,他一直强调学校要着力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超越父辈打下坚实宽厚的基础,要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情怀的未来成功人士。这也是碧桂园学校的培养目标。
为什么计划引进IB课程?
让学生具有世界情怀、创新精神
如何达成杨国强设想的培养目标?他自己本身不是教育家,但独具眼光。
随着各种国际课程体系(如A-Level、IB、AP)进入中国,在许多学校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IB课程的优势日益凸显。
IB是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国际文凭课程)的简称。最初是专门为驻外高级管理人员(如外交使节)的子女以及世界优秀中学生而设计的两年制大学预科课程(DP,相当于中国的高二、高三)。以后发展了小学项目(PYP)和中学项目(MYP)。
IB是唯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注册的教育和考试机构,是公认的国际教育领跑者,被称为“成熟的国际化的素质教育”。
IB汲取了世界许多国家的教改精华,推行师生的创造性理念,培养学生具有多元文化和多学科知识。这与杨国强追求的“世界情怀”非常贴合。
IB课程的最大亮点在于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课程,更注重学习过程、创造性思维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尽管这也是目前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但IB课程由于脱离了中国高考的评价体系,在这个方向上的探索更为超前,也更加旗帜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