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是5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是3万元,前者多交的2万元属于( )
A.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I
C.级差地租II
D.垄断地租
17.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包括( )
A.利息和超额利润
B.利息和企业利润
C.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
D.商业利润和企业利润
18.垄断时期银行的新作用是( )
A.借贷关系的中介人
B.吸收大量存款
C.发放巨额贷款
D.万能的垄断者
19.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垄断能( )
A.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不违背价值规律
B.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C.提高或压低个别商品的价格,但受价值规律制约
D.使商品价格仍然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变动
2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与调节代表着( )
A.大垄断资本家的经济利益
B.中小资本家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
21.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表明,产生了(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国际垄断同盟
C.金融寡头
D.资本输出
22.二战前的国际分工体系是( )
A.按工艺实行的专业化分工
B.工业品生产和原材料、初级产品生产之间的分工
C.按生产阶段实行的专业化分工
D.工业国之间的分工
23.直接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规律是( )
A.资本积累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
24.判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否合理的标准主要看是否符合( )
A.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不断提高公有化程度的要求
C.不断扩大公有制范围的要求
D.不断发展公有制形式的要求
25.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是( )
A.社会总产品
B.生产资料
C.消费资料
D.社会财富
26.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 )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计划经济
D.产品经济
27.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应( )
A.将改革作为根本任务
B.改革优先兼顾发展和稳定
C.为了稳定而进行改革与发展
D.通过改革加快发展和促进稳定
28.社会主义国民收入是由( )
A.体力劳动者创造的
B.脑力劳动者创造的
C.社会全体劳动者创造的
D.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创造的
29.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正确处理( )
A.经济发展与效益、比例的关系
B.经济发展与改革、稳定的关系
C.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D.经济发展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关系
30.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是使人民生活( )
A.彻底消灭贫困
B.达到温饱水平
C.达到小康水平
D.达到富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