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模拟题 - 正文

 
2010年10月自考教育经济学模拟试卷及答案5
来源:2exam.com 2010-10-18 编辑:zhouliyun 【字体:小 大】
2010年自考教育经济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参考答案:
教育经济学标准预测试卷(五)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科形成阶段的代表任务。丹尼森提出“经济增长多因素分析法”,在具体计算方法上,更加细致和确切,对教育经济学进一步数量化、定量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A【解析】马克思这一论断,阐述的是工人阶级再生产中所包括的技能的传授,说明的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其他选项表述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目要求。
3.D【解析】劳动复杂程度是由具体劳动性质决定的,与它的教育费用、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它自身价值和所创造的价值等,都是成正比例关系。
4.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人力资本的内涵。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5.D【解析】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出现了三种思潮和理论,即筛选假设理论社会化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这些理论从观点、方法到研究对象,以及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含义都与人力资本理论有关,因此被称为教育经济学第二代理论。答案D不属于,是正确答案。
6.D【解析】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部分。解释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阐释教育与国民经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即教育与国民收入增长率、教育与社会总产值增长率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是D。
7.D 【解析】“知识经济”的三个标志包括:有了初步计量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经合组织”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均占50%以上;是对近几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特征的概括,也是对未来的概括。选项D具有一定迷惑性,说明的只是以“经合组织”为标志的一个客观原因,并不是标志之一。
8.★D【解析】教育资源配置受制于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不同,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则不同。目前有两种基本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即计划经济配置方式和市场经济配置方式。
9.B【解析】选项D是教育投资的社会间接来源。选项A、B、C都是教育投资的来源,但教育费附加是扩大地方教育投资来源的主要措施。
10.C【解析】教育投资量的分配,反映了一国教育经费使用方向。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与国民收入固定资产累计额的比例反映了国家对教育支持和优先程度。选项D是初等教育事业费占整个教育事业费的比例所反映的。正确答案是C。
11.C【解析】单一国家承担教育成本,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约翰·斯通主要指的是高等教育,他主张高等教育成本应由学生、父母、纳税人和学校四方面分担。
12. C【解析】选项A、B、D指的都是教育规模不经济。选项C是指教育规模经济。
13.C(【解析】最终表现形式是指教育投资增长所增加的国民收入额,在整个国民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直接表现形式和间接表现形式是教育经济效益的两种表现形式。
14.A【解析】教育经济效益不具有直接性,相反,具有的是间接性,因为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15.A【解析】教育对国民收入贡献指标分为绝对值和相对值。此题考查的是识记,正确答案是A。
二、名词解释题
16.教育经济条件即教育投资、教育投入、教育资本、、教育资源等。其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和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
17.教育直接成本是社会与个人为教育而直接支付的费用总和,它包括教育社会直接成本和教育个人直接成本。
18.义务教育投资外部结构是指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义务教育投资比例相对高于其他各级教育占教育总投资的比例,教育投资分配结构中,义务教育投资比例随着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变化而变化;义务教育投资影响着总的教育投资分配结构的变化。
19.教育适度规模是指学校拥有恰好可以使资源获得充分与适当的运用,而又不衍生人际关系疏远和行政僵化等弊端的适当学生人数。
20.教育收益率是指教育收益总额与教育成本总额的比较。公式:教育收益率=教育收益/教育成本×100%。
三、简答题
21.概述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答: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即有相似性,又有区别性。
(1) 其相似性表现在:第一,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作用的结果,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第二,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都是通过投资形式实现的,对人投资形成人力资本,对物投资形成物力资本;第三,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均具有资本的性质,均具有带来利润的作用,均可带来剩余产品。
(2)其区别性表现在:第一,物力资本的所有权可以被转让或被集成,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一般是不能被转让和集成的;第二,人力资本比起物力资本来说,本身还具有许多特征,如间接性、高效性、延效性、多效性和易流性等。
22.★简述知识经济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答: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对我国教育改革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有这样几点:
(1)真正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意义。
(2)必须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包括网络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在职培训体系。
(3)改革教育结构,使教育结构与生产结构相适应。
(4)改革教育内容使之适应经济建设和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5)改革教育、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育组织形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2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如何配置教育资源?
答:(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依然是政府。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各经济主体都可成为教育资源的配置者。
(3)市场配置教育资源的优点是通过灵敏的价格信号和自由竞争,协调供求,从而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24.简述职工教育投资收益率计算法具体的计算步骤。
答:职工教育投资收益率的计算法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
(1)统计计算企业中职工接受教育数量,即职工受教育面。
(2)统计计算企业受教育职工生产定额的增长指数。
(3)统计计算企业一定时期利润的增长额。
(4)统计计算企业相应时期职工教育投资额。
(5)计算企业职工教育投资收益率。
(6)计算职工教育的效益。
25.规定教师工作量的意义是什么?
答:规定教师工作量是组织教师劳动的重要手段。
(1)实施教师工作量制度有利于加强教师管理。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尺度,学校管理着可以依据这个尺度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从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2)实施教师工作量制度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规定了教师完成一定工作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这样就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使整个教师队伍的质量不断提高。
(3) 实施教师工作量制度有利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提高教师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师的工作量与其劳动报酬挂钩,可以促进教师从切身的物质利益的角度去关心自己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推动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论述题
26.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供求关系呈现出的新的矛盾及调节。
答:市场经济的发展派生出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供给的矛盾,而劳动力供需矛盾必然派生出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目前我国教育供求关系中有两个主要矛盾,矛盾的呈现和调节具体阐述如下:
(1) 教育需求无限膨胀与教育资源短缺矛盾。教育需求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人口绝对数的增加和公民个人要求接受教育的范围和程度扩大。个人教育需求膨胀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为社会就业压力,社会经济收益的诱惑,自我发展目标的实现等。教育要满足这一膨胀的需求必须加大教育供给。从目前中国经济示例来看,很难在短时期内解决这一矛盾。
(2) 教育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一则表现为社会教育需求与个体需求之间的矛盾。二则还表现在教育供给与教育结构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教育供给也就很难准确调整好教育级别结构和专业结构,使其完全适应教育结构的需求。调节这一矛盾,应该改善教育供给匮缺的状态,加大教育供给力度,逐步使教育供给满足或适应教育需求;积极引导教育需求,使教育需求符合教育供给;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领域逐步形成政府宏观调节与市场调节双重调节机制。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供求关系呈现出的新的矛盾;二是如何调节这一矛盾。可以把两个方面相结合,针对矛盾所在,阐述调节矛盾的主要方法。如能有自己的想法,言之成理,可酌情加分。
27.论述教育经济效益计量方法的特点和困难。

答:由于教育经济效益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汁量方法的特点,也给教育经济效益计算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 计量教育经济效益必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其一,必须保证教育质量,培养各种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其二,必须保证所培养的各种劳动力能够择业与就业,参加物质生产部门的工作;其三,尽可能做到分配上人尽其才,学有专用,专业对口。只有具备了上述条件,才能进一步考虑具体的计算模式和计算方法。
(2) 教育经济效益在计算上只能求得近似值,计算不会十分精确。主要原因是:①教育经济效益并非独立存在,它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它的收益是与劳动者的报酬混杂在一起的,因而难以准确计量;②人的劳动能力是与人的工龄、年龄、性别以及思想和身体紧紧相关联的,很难准确计算教育单独的经济功能;③教育具有双重职能,既有促进生产发展,增加经济收入的职能,,又有提高人们精神生活的作用,二者很难截然划开。
这是一个世界各国教育经济学者都在努力攻克的难题。
【解析】解答此题,同样要关注两个方面:教育经济计量方法的特点,以及这一特点所产生的原因。回答时应该注意全面、周密。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10年全球大学排名榜top301-400
    ·201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上海交大
    ·201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TOP500上海交大
    ·上海交大2010年全球大学排名榜top1-100
    ·2010中国大学评价前100名名单
    ·2010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排行
    ·2010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排行榜
    ·15所中国一流大学最优秀本科专业
    ·2010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
    ·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排行榜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
    ·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7月12日)
    ·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
    ·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北京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天津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内蒙古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辽宁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吉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黑龙江
    ·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名单(123所
    ·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3月25日)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医学专科专业名单
    ·2010年可以开展网络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河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天津市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09年福建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2010
    ·2010年湖南省各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全国自考北京自考网   全国资讯   黑龙江自考网   广西自考网   山东自考网   广东自考网   内蒙古自考   湖北自考网   四川自考网   江苏自考网   吉林自考网
    辽宁自考网   陕西自考网   安徽自考网   新疆自考网   江西自考网   甘肃自考网   天津自考网   河北自考网   山西自考网   宁夏自考网   贵州自考网
    浙江自考网   重庆自考网   上海自考网   青海自考网   云南自考网   海南自考网   湖南自考网   西藏自考网   河南自考网
    福建自考
    成绩查询
    报考指南
    自考真题
    自考模拟题
    主考院校
    自考专业自考专业   小自考专业
    自考大纲
    自考网站
    考试计划专科   独立本科段   农村自学考试实验区   师范类专业   停考专业
    自考复习
    自考教材
    自考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