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来讲,目前互联网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博客的大行其道。博客英文为BLOG,说白了就是你在网上的一个日记本或私人空间,一切由你作主。每天用几分钟,写下当天值得记录的人和事,发几张对你来说有趣或值得纪念的照片,等等。任何一个网民,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在网上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博客,抒发自己的感受、看法。据统计,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中国博客数量有1600万,而预计2006年年底中国博客数量将达到6000万。
二是播客的出现。播客一般人可能不熟悉,但是你可以把它看做是博客的“升级版”。博客是自己写东西,播客则是自己录和拍东西。如果说博客是个人网络报纸,那么播客就是个人网络电台和电视台。由于提供的信息量大,播客很有代替博客的潜力。2006年我国播客数量预计将达到50万。
三是即时通讯的广泛应用。即时通讯是指网民之间通过相应的软件实现文字、声音、视频等信息的实时交流。它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又比拨电话更节约、方便,是目前最方便的网络通讯方式。大家熟悉的“QQ”、“MSN”等都是即时通讯软件。只要拥有一个QQ号,就可以同亲朋好友保持即时的联系,十分方便迅捷。2005年我国即时通讯用户达到8500万,并且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预计今后几年内,即时通讯将会超过电子邮件,成为网民最广泛使用的通讯手段。
四是对等联网的使用。“对等互联”听上去特专业,但理解起来并不难。很多人叫它“P2P”,意思是“伙伴对伙伴”,也就是说,不通过网站,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进行数据的互传共享,让高速下载、海量下载成为现实。近年来得到广泛使用的下载软件“电驴”、“电骡”和BT等,都属于对等联网技术的使用。
五是RSS的崭露头角。RSS是一种阅读器,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译名,但并不妨碍我们去使用它。形象地说,它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邮递员,不停地把我们订阅的报刊送上门来。有了RSS,我们就可以自己订阅感兴趣的信息,不用一个网页一个网页地去找了。而且一旦信息有了更新,它还会主动提醒,再也不用我们反复刷新网页了。
六是互联网本身的“硬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是“道更宽”了。几年前,大多数网民使用的还是速度慢、不稳定的电话拨号上网,而今各种宽带迅速普及。2005年我国宽带用户已超过5300万。一个是从“有线”到“无线”。无线网络和手机上网的发展,使人们可以摆脱线缆的纠缠,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在线,互联网成为随身携带的工具。而且,互联网本身也在更新换代之中。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核心网(CERNET2)已经正式开通,速度和容量都有巨大的提升:速度提高1000倍以上,传输一部电影不到一秒钟;地址容量从2的32次方增加到2的128次方。有人戏言:世界上每一粒沙子将都会有一个IP地址!新技术的应用,各种软硬件的整合,使得互联网的面貌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进一步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