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十三省(市、自治区)公务员联考即将迎来面试的热潮,要在公务员面试中胜出,近几个月的社会热点是考生不得不关注的内容。那么公务员面试中社会热点应该看什么、怎么看?下面华图教育以“春节后沿海‘用工荒’”为例为考生予以指引。
【事件回放】
春节过后,我国沿海各地企业普遍遭遇招工难问题。节后“民工荒”确已严重影响到某些产业和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标签】农民工
【观点概览】这一事件是围绕今年春节以来我国沿海招工出现人才紧缺的问题的讨论展开的,对此各大主流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评论,华图摘取代表性的精华之见,对事件作原因、利弊、影响分析,最后进行对策表态,以助考生全面吸收各种观点,从根本上解决考生无观点或者“立场”站错的情况。
评论一:
春节过后,我国沿海各地企业普遍遭遇招工难问题。福州一些为“民工荒”所困的企业呼吁,由第三方部门介入,成立一个“诚信联盟”,吸引一些愿意诚信招工的企业参加,订立承诺书,承诺所开出的福利待遇不缩水,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并在联盟中受第三方部门的监督,随时可为务工者维权,解决劳动争议,让就业者能安心工作。【企业的反响】
且不论所谓“诚信联盟”的实际可操作性,企业主动呼吁诚信用工环境,主动要求加强监督,深切反映出资本意志对不良用工环境所造成后果的自省与反思。【观点一】当一些产业和企业屡屡受到“民工荒”的冲击之后,应该悟出这样的“常识”:靠一时一地的“忽悠”、虚假承诺来满足用工需求已经难以为继,只有下狠心、费力气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才是好办法。【提出对策】
节后“民工荒”确已严重影响到某些产业和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政府与企业想方设法积极应对自然没错。但所有招工用工方式都要遵守诚信底线,切忌大包大揽、虚假宣传、空头承诺等短期行为。记者在往年采访中就发现,每到节后“民工荒”严峻时,一些用工企业为招到工人,随意修改招聘宣传单,打肿脸充胖子,把工资福利吹得天花乱坠,等到缺工缓解之后,却又翻脸不认账。而在“资强劳弱”的传统格局下,许多农民工面对此种遭遇无力承担高昂的维权成本,徒唤奈何!【反面教材】
这种“此一时彼一时”的“忽悠”伎俩最终只能凉了农民工的心,自毁企业形象,甚至殃及某一地区某一产业的用工环境。【表明态度】
(2010-02-25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