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大行其道,引起了两会委员关注,也成为了2010年公务员面试热点问题,华图教育综合、分析各方观点解剖这一社会热点。
【事件回放】
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何水法在网上发出第一条“两会微博”,三天收到粉丝建议近万条,内容既包含住房、医疗、就业,也涉及如何治理“大城市病”和村干部违法选举。何委员表示,由于距两会只有几天时间,加上他创作任务繁重,恕不能一一回复。
继博客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形式后,今年两会上,“微博”又成为众多代表、委员、记者们的“新宠”。微博之所以“火”了,一方面在于“微”——每篇最多100多个字;另一方面则是随时随地发表——与手机短信、MSN等绑定。这既令作者“信手拈来”,又符合网友简明扼要的阅读习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两会正是希望表达“干货”,将议案、提案的核心部分与广大网民分享,听取民众反馈,进一步完善议案、提案。
【标签】政治
【观点概览】这一事件是围绕两会前夕委员开微薄的初衷、成效及其意义等展开讨论的,对此各大主流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评论,华图摘取代表性的精华之见,对事件作原因、利弊、影响分析,最后进行对策表态,以助考生全面吸收各种观点,从根本上解决考生无观点或者“立场”站错的情况。
评论一:
哲人说,思想的距离才是最大的鸿沟。在思想多元的时代,微博能够为人们搭起无形的、实时的、畅捷无阻的沟通桥梁。并且,不局限于一对一的交流,而是一对多,甚至是多对多。当观点交融没有“门第阻隔”,当“头脑风暴”与实时互动相结合,微博的效果并不微小。如果委员与代表“忙里偷闲”,还可以将会场上的所思所想通过微博与广大网友实时分享。
以微博为载体的“思想直播”,其创新性与鲜明个性,是传统电视与广播直播无法比拟的。【观点一】诚然,胸怀民众的代表与委员深入基层,实地调研不可或缺;代表与委员眼见为实、感同身受,肩负着人民赋予的沉甸使命。与此同时,通过简单、精炼的语言,将核心信息及时传递给网友也很重要。所以,因地制宜,适时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将在沟通与表达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见微知著,微博的背后,蕴含着厚重的民意,凝结着代表与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积极与辛劳,见证着中国民主与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表达肯定态度】两会大幕已然拉开,透过微博,通过每个人的点滴智慧,让我们共商国是,携手奋进,积小流成江海,积跬步至千里。
(2010-03-04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