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二:
火车票实名制的试行,铁路部门确实是认真听取了民意。然而,伴随着火车票实名制的试行,也出现了一些非议,尤其指责其“不近人情”:一是认为实名制过于“死板”,导致一些丢失身份证的乘客买不到票;二是认为实名制“劳民伤财”,“提前四小时进站验票”、“采购设备的费用高达两亿元”被放大炒作;三是认为实名制难以根治炒票,“黄牛党”终究要卷土重来。【辩证分析】实际上,实名制试行以来成效显著。比如,绝大部分乘客买票方便了、不用加钱买高价票了,有关部门两亿元设备投入,保障了广大乘客方便购票。至于春运特殊措施“要求乘客提前进站”,因为有待公安系统建设健全身份证识别系统,这也会在今后得以妥善解决。因此,火车票实名制值得肯定。【观点二】
判断一项措施或制度的好与坏,在于审视其所要达成的目的与效果。火车票实名制旨在破解春运“一票难求”、打击囤票炒票,目前看效果是明显的。
破解“买票难”是民生大事,也是铁路部门的职责所在。依据火车票实名制,公众买票依照先来后到原则,没有了人情利益、权力大小的衡量,大家按公平的市场原则来买票,“黄牛”们自然没有施展的余地。【价值所在】这正是实名制这一制度的价值所在。当然,火车票实名制仍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来完善,而从根本上解决“买票难”问题,光靠实名制这一项制度肯定不够,除了需要铁路增加运力外,还要进一步增强售票透明度、打击内部倒票,以确保售票程序的公平公开。【提出对策】
(光明网新闻中心)
评论三:
我们丝毫不怀疑制订、试行实名制的初衷与本意。但是,这必须要考虑到中国自身的国情,需理性考量实名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价值和综合效应,不能因为“拥有一棵大树而放弃整片森林”。【可以参考的严谨表达】目前广铁、成都还只是两个实名制的试行区域,为各方高度关注,而中国所谓的试行成果,大多是在各方高度重视下,耗费大量精力,给予重点扶持的结果,即便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依然没有拌住“黄牛”的脚,这不得不感叹“黄牛党”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实效说明】
我们再看看广铁集团为应对实名制验票的一组让人惊诧的数据:广州车站一再被“扩容”,车站设立近百个验证、售票窗口,全路上千铁警驰援广州。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广州车站几乎就是由售票验证窗口环绕组成。这陡然间增加的服务人员,一部分是车站原来的职工超负荷加班加点联劳,一部分却是其他非窗口单位抽调而来的。如果推及全路实行实名制,铁路无论在硬件和软件上肯定要进行大规模扩容,这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支出,甚至需要“人海战术”来支撑。【推行实名制弊端分析】
另从出行的角度讲,人们总期望更便捷、安全。而实名制的实行,旅客不得不提前两个小时甚至更早来到车站等待检票上车,从而浪费了旅客的宝贵时间。同时,春运潮水般的旅客集聚叠加,快速的集散本是良策,但因实名后验票手段相对繁杂,效率降低,一旦出现某种突发诱因,必将产生诸多不安全因素,甚至可能酿成踩踏、火灾、治安等恶性事件。【弊端分析】
实名制之好首推公平,但我们也不能因片面追求公平而牺牲效率甚至安全,一旦有事突发,则“红花结毒果”,这种公平或许就会与我们美好的愿望背道而弛。【观点三】笔者以为,现如今这样的实名制不过是理论上的,效果也是单向的,难以形成综合效应,也未经过多重突发情况下的特殊考验,而更多只是成为满足一些人赚吆喝的借口。【最后表态】
(2010-02-22 人民网-观点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