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新突破
我们全面实施产业优先发展,启动以制糖为主的食品产业、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以系列中型轿车为重点的汽车产业、以炼油为主的石化产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产业、以工程机械为主的机械产业、以电源建设为主的电力产业等七大千亿元产业建设,加快发展建材、造纸、电子信息、造船、纺织服装皮革、木材加工、医药制造等七个产业。食品产业销售收入率先实现千亿元目标,打破了我区没有千亿元工业产业的历史。加强企业技改,全年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80亿元左右,增长48%;工业增加值增长1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80亿元左右,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城镇,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全力加强“三农”工作,全面贯彻支农惠农政策,发放水稻良种补贴等五项直补资金超过28亿元,为历史最多。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粮食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大力发展桑蚕、糖料蔗、水果和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桂中治旱灌区等工程,农林水利投资超过450亿元。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垦事业有了新发展。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确保了大灾之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七)改革开放合作实现新突破
我们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组建了广西铁路投资集团、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等7个大型企业集团。深化财税、金融、投资和价格改革,加快地方性金融机构重组改制。认真实施医疗卫生体制、供销合作社、集体林权制度和其他各项改革。成功举办2008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全民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期间举办第三次中国-东盟电信周和16个高层次论坛,参展参会客商、商品贸易成交额、签订国际国内合作项目投资额,均比上一届有较大增长。博览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平台效应进一步凸显。
成功举办第三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积极推动成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合作。成功举办第四届桂台经贸合作交流会。深入推进与港澳台、日韩等区域的开放合作,进一步拓展与泛珠三角、长三角、西南等国内区域合作,“百企入桂”、“引金入桂”、“央企入桂”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大企业落户我区。
(八)节能减排和科技进步实现新突破
我们坚持把节能减排和科技进步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来抓。全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开工41个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成7个污水处理厂、17个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由上年的11.78%提高到2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38.28%提高到46.7%。淘汰一批落后水泥、造纸、酒精等产能,完成一批工程减排项目和结构减排项目。全面实施第四轮创新计划,实施工农业科技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750个科技项目,全区专利授权量比上年增长19%,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