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安徽高考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6安徽高考历史卷变化及教学意见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 2015-12-1 10:24:55

    

 

一、2015年安徽卷与全国卷的比较

项目

相同

不同

安徽卷

全国卷

知识结构

古代→近代→现代;中国史→世界史

各个模块知识的考查比例相对稳定。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分值比例约为60%40%。政治、经济、文化史所占比例大体相当。

淡化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模块知识的考查比例。

题型结构

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100

1.选择题共11题,计44分;非选择题共2题,共56分。

2.选修内容的考查融入各种题型中,不独立成题。

1.选择题共12题,占48分;非选择题中必考题共2题,占37分,选考题共4题,只需选做1题,占15分。

2.选修内容以选考形式呈现,单独成题。

史料形式

以文字材料为主

以文字、地图、漫画、表格、图例、图片等多种史料呈现。

基本上以文字史料呈现,第41题多以创新性试题呈现。

试题排序

文综三科合理“拼盘”

 选择题→非选择题;选择题为政治→历史→地理;非选择题为地理→历史→政治。

 必考→选考;必考皆为地理→政治→历史;选考为地理→历史。

考查

内容

必修123;选修12的大部分知识点

1.2015年的《考试说明》减少的考点包括:必修部分的近代世界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现代世界中的相对论和量子论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文学的主要成就。选修1 中的梭伦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选修2中的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和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2.我省从未考查选修34模块;考查内容皆为我省《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

 

1.考查范围为必修123和选修1234的全部内容。

2.部分选考内容不拘泥于《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或教材的具体表述。2012年的王莽改制、道光帝;2013年的韩愈;2014年的两汉、魏晋法律改革、包拯;2015年的唐代币制改革、丘处机、成吉思汗。

能力

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究问题

基于全省高中历史教学和课改的实际状况,依据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命题,情境材料、考点、参考答案与教材关联度较高,关注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试题较为平实。

突出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更加注重考生的归纳、阐释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模块课程开设建议

1.慎重开设选修模块。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因地、因校、因生制宜开设选修模块;要在充分研究近年选修模块全国卷试题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做出选择;要积极探索选修模块走班学习的方式和途径,通过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形成合力,既集中全校乃至全区域历史老师的力量又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特长,切实提高历史选修课程教学质量。

2.合理整合课程内容。全国卷选修模块的考查常常突破教科书的限制和束缚,考查的历史现象来自材料而非教科书,突出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的能力,以及运用通过模块主题学习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高度重视必修三个模块的复习,在复习备考中,要抓住选修与必修内容的结合点,活用选修教材,重视对选修模块内容的历史思维培养,突出方法,淡化具体知识点。据使用全国卷部分省份的统计分析,选修模块的四道选做题中,第48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和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生选作率和平均得分率较高。

三、高三教学建议

1.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有利于了解全国卷试卷结构,把握试题特点,明确复习目标,培养学生历史复习的方向感。

2.深入研究全国卷试题。研究近年全国卷试题有助于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全国卷试题较之分省命题具有更大的信度、更强的典型性和更高的训练价值。在复习备考中,要重视高考试题的研究与应用,把高考的试题渗透在备课里,体现在课堂上,落实在训练中。

3.重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全国卷基本摆脱了对教科书的依赖,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设计新问题,突出学科能力立意,强调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的考查。在复习备考中,要重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全国卷以学科主干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以通史体例呈现,突出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构建较长时段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的分段、分期,梳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5.适当关注学术热点问题。全国卷重视联系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以此为命题素材,给学生提供问题探究的条件和空间,以考查其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复习备考中,教师要主动吸收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新成果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与考试命题中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以史鉴今的能力。

6.加强训练小论文式论述题。全国卷第41题,每年都有创新,材料选择更广,能力立意更高。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总结、归纳观点,然后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说明。这种题型阅卷判分灵活,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在复习备考中,要先熟悉这种题型,明确其要求,在平常教学中注重分析,重视引导学生从史实依据中得出恰当的结论,加强针对性训练。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