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招生简章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招生简章

来源:吉林农业大学 2014-5-26 11:41:43

2014年吉林农业大学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校今年招生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今年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层次招生工作。
    第三条  学校全称:吉林农业大学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性质:公办
             招生层次:本科
    第四条  学校主校区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城大街2888号。
第二章 招生计划
    第五条  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详见各省(区、市)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计划。
第三章 学历证书颁发
    第六条  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教学内容,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本科毕业生由吉林农业大学颁发国家规定的本科毕业证书。
第四章 学位授予
    第七条  凡已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内容,成绩合格的本科毕业学生,符合《吉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规定的授予条件,由吉林农业大学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第五章 收费标准
    第八条  学费收取标准 
    本科专业:
    制药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400元;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旅游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园艺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财务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000元;工商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000元;市场营销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000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00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00元;环境科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生物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农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园艺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植物保护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交通运输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00元;家政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应用心理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园林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动物科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动物医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水产养殖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应用化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中药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生物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社会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英语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00元;传播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00元;广告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00元;自动化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动物药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粮食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草业科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环境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艺术设计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00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风景园林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400元;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保险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物联网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第六章 录取说明
   第九条  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
    学校只招收全国统考外语科目是英语、俄语、日语的考生,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英语专业要求英语单科最低成绩105分。
    第十条  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的要求
    各专业均不限男女比例。
    第十一条  经批准的身体及健康状况要求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录取规则
    普通本科专业录取原则
    1、学校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根据生源情况,与各省招办协商确定调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计划数的120%。
    2、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省份,在同时投档的考生中,按3分“专业级差”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省份,按“学校志愿清”原则和3分“专业级差”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3、未能满足专业安排条件的考生,如填报了“服从专业调剂”,可调剂到相应未满专业;如未填报 “服从专业调剂”,则予以退档。在安排专业时,学校承认各省级招办制定的照顾政策加分。
    4、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外语成绩较高的考生。
    5、根据江苏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报考我校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为选测科目成绩最低须达到2B,采用先分数后等级的录取办法,即对进档考生按投档分数排序,当投档分数相同时,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高的考生。
    6、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1、考生必须参加其所在省招生办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统考成绩必须合格,我校不再单独组织专业加试,且不承认考生在其他学校取得的加试成绩。
    2、考生必须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艺术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3、学校按考生文化课成绩总分调档,调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计划数的150%。
    4、学校按考生文化课成绩总分的60%和专业课成绩总分的100%相加所得综合成绩进行排序,按3分“专业级差”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如有专业缺额,学校将在填报“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中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学校承认各省级招办制定的录取照顾政策。
    综合成绩计算公式:综合成绩=文化课成绩总分×0.6+专业课成绩总分
    5、综合成绩相同情况下,优先录取文化课成绩总分高的考生,如文化课成绩总分也相同,优先录取外语成绩高的考生。
    国家高水平运动员录取原则
    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对符合国家高水平运动员录取条件,经学校体育专项测试成绩合格,各省级招办审核确认并在教育部公示的考生,按教育部和各省有关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的规定录取。参加我校文化课单独考试并成绩合格的国家一级以上(含)运动员在教育部公示期满后,由各省级招办审核并在确认后办理录取手续。
    对口专业录取原则
    对符合对口专业招生录取条件的考生,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外语成绩较高的考生。
    第十三条  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http://www.jlau.edu.cn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联系电话:0431-84532980
    联系人: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
    第十四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招生政策执行。
吉林农业大学专业介绍


社会学(本科类)
社会学专业:本科 学制四年 文科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较扎实的人文科学基础、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社区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的社会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基本要求: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与社会学相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外社会学流派的主要思想和观点,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基本的法律知识和经济知识;熟悉城乡社区及农村社会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现代型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研究方法、心理学、法学、哲学、中外社会思想史、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与计算机应用等。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就业去向: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社区,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


英语(本科类)
英语专业(要求英语成绩110分以上):本科 学制四年 文理兼招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较宽的相关学科的知识面,能在外事、教育、文化、经贸、金融、旅游、外资企业及农业经济、科技等方面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项工作的应用型及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
◇◇业务基本要求: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接受系统训练,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知识及英语语言和文学理论基础知识,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和知识,做到熟练操作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外交、经贸、金融、管理、旅游、科技等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农业科技英语阅读能力;具有第二外国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泛读、英语写作、英语口笔译、语言学导论、英美文学史、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科技英语、经贸英语会话、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就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外事部门、大专院校、政府机关、经贸、金融、旅游、外资企业及农业经济、科技等企事业单位,可胜任翻译、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多项工作,就业面宽广。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只招英语考生):本科 学制四年 理科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受到科学研究的严格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相关软件,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信息与计算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计算机运用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和算法研究的基本能力,具有在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应用的能力,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及创新的能力。
◇◇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计算机基础、信息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运筹与优化、数学模型、高级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近代密码理论、模式识别、软件工程、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图形学等。
◇◇专业方向及特色:软件工程、科学计算、运筹与优化、信息论与编码、信息安全、经济计量学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去向:毕业生能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财税金融和行政管理部门、软件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胜任科学研究、软件开发、科学计算及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就业潜力颇大,前景宽广。


 
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 学制四年 理科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机电一体化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本领域的技术理论知识,初步具备机械产品及机电一体化的开发设计能力,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应用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掌握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培养现代工程师所需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系列课程、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等。
◇◇专业方向及特色:该专业分机械制造工程和机电一体化工程两个方向。侧重于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知识、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及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适应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各种需要、多学科知识复合并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去向:该专业毕业生可在机械行业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及应用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环境科学(本科类)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 学制四年 理科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级质量检测行政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环境资源调查和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设施维护,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政策法规以及环境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业务基本要求: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本专业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素质;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及废弃物处理工程设计的技术与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意识。
◇◇主要课程:仪器分析、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区域环境规划、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生态学等。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制图CAD、环境信息系统等。
◇◇专业方向及特色:本专业以环境科学和废物资源化为主要方向,突出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以及环境污染控制的研究。本专业毕业生具有环境监测与评价、分析检测技术、环境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专长。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去向:地方环保部门、环境监测与监理部门、环境评价以及相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

农学(本科类)
农学专业(设现代作物学生产技术、作物遗传育种、种子工程、现代农业与产业发展四个方向):本科 学制四年 理科
◇现代作物学生产技术方向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能运用现代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理论知识指导现代农业生产,基础知识面宽、胜任现代农业生产和管理的高级人才。
◇◇业务基本要求:能运用现代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技术,指导现代农业生产,熟悉现代作物生产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精准农业、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农业生态学。
◇◇专业方向及特色:现代作物生产理论与技术。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就业去向:面向政府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与农业生产管理与经营相关的各类企业、农业先进技术推广部门等相关单位。
◇作物遗传育种方向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作物新品种选育、基础理论研究的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科技管理人才。
◇◇业务基本要求:掌握作物遗传育种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主要课程:植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作物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田间实验方法、生物工程技术。
◇◇专业方向及特色:品种选育及应用、生物技术应用。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就业去向: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种子事业单位等部门。
◇种子工程方向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能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种子生产、贮藏、检验、加工和经营,能在种子生产、开发等领域从事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业务基本要求:掌握现代种子生产、贮藏、加工、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受到实际训练。
◇◇主要课程:植物学、生理生化、作物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种子生物工程、现代种子检验加工技术。
◇◇专业方向及特色:种子生产、检验、加工、贮藏、经营管理。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就业去向:科研院所、种子公司、国家海关等企事业单位。
◇现代农业与产业发展方向
◇◇业务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作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同时具备农业经营决策、市场营销、行政管理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业务基本要求:掌握现代农业与产业发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某一特定产业发展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
◇◇主要课程:作物生产理论与实践、作物育种与种子学、农业生态学、现代农业与产业发展、农业推广学、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与发展研究法。
◇◇专业方向及特色:农业、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与管理、信息咨询、农产品开发与营销。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就业去向:面向政府机关、农业企业、事业等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技术设计与发展统筹、技术管理与创新、开发和经营、产业规划及产品营销等工作。


水产养殖学(本科类)
水产养殖学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理科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业及其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水产养殖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水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动、植物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研究与饲料配制技术、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技术和水质分析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水生生物学、鱼类学、鱼类生态学、养殖水化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池塘养鱼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水产动物遗传与育种学、水产动物捕捞学、海水鱼类养殖学、生物饵料培养。
◇◇专业方向及特色:淡水、咸水、海水的水产养殖及管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开发,水产动物检疫与疾病防治,水产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渔业环境质量监测,水族观赏动物养殖及游钓渔业管理,生物饵料培养管理,海珍品养殖管理。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就业去向:在与水产养殖相关的水产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水产科学研究、水产专业教学、水产技术推广、水产养殖开发与管理、饲料生产开发等工作。近三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8%。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