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招生简章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招生简章

来源:陕西理工学院 2014-5-26 19:59:53

2014年陕西理工学院招生简章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招生工作,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切实将阳光招生落实到实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家教育部相关规定,结合陕西理工学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校名:陕西理工学院。英文校名为“Shaanxi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学校国标代码为10720。

第三条 办学类型: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第四条 学校校区:南校区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一环路;北校区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褒河

第五条 学校概况

陕西理工学院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多科性高等学校,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58年,先后经历了汉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分校、陕西工学院与汉中师范学院等不同发展阶段。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汉中师范学院与原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36.1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68.49万平方米。现设有16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实训中心。设有65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机械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拥有10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与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975亿元。学校馆藏图书220.99万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1628名,其中专任教师1222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49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418人,其中教授129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陕西省“百人计划”人才、陕西省“三五人才”等40余人。其中有院士3人(双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双聘)。全校共有各类在校学生2.57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1859万人。

第六条 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继续实施“阳光工程”。

第七条 学校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全程监督、并保持与新闻媒体、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沟通。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八条 学校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贯彻落实教育部及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招生工作的政策,研究制定学校招生录取原则和规程,协调处理招生录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招生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 招生办公室是负责学校普通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招生部门以及学校制定的招生政策、规定,组织进行有关招生工作的调查研究,拟定招生章程,做好专业测试工作和上报招生计划;根据学校的发展规模,制定分省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组织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具体实施新生录取、复查等工作,协调处理招生过程中的各项事宜。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十条 2014年学校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所有分专业招生计划和录取批次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向社会公布为准。

第十一条 预留计划

人数:不超过本校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

用途:为了调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线生源不平衡情况。

使用原则: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商议、集体决策、公开透明。

使用方法:经学校同意后,报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四章 录取原则与办法

第十二条 学校招生工作执行国家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制定的录取政策和有关规定,贯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在考生德、智、体考核合格的情况下,以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和投档成绩为依据,公正录取。

第十三条 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调档比例不超过我校在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的120%。

第十四条 学校实行“专业清”录取原则。执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按省级招生办投档顺序录取;执行非平行志愿投档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专业确定办法依据志愿优先原则,按高考位次择优录取,无专业分数级差。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将考生调剂录取到其他缺档专业,否则,作退档处理。

第十五条 对于有选考科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若某些专业按选考科目录取生源不足时,我校参照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也可录取其它科目并有专业服从志愿的考生。

第十六条 我校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有关规定,并按加分(或降分)后的成绩排序录取。

第十七条 英语专业只招收应试英语语种的考生,日语专业只招收应试英语或日语语种的考生,其它专业外语语种要求为英语。

第十八条 体检标准执行由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男、女生录取比例不限。

第十九条 我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生文化课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份规定分数线且专业课通过生源所在省份统考(联考)并合格后,使用生源所在省份专业课统考(联考)成绩,录取原则为: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

第二十条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成绩均达到生源所在省份规定分数线后,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运动训练专业在报名材料齐全,资格审查、体检合格的前提下,在文化考试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根据考生的文化课考试成绩(30%)和体育专项考试成绩(70%),综合评价,分项目划比例择优录取。

第二十一条 新生入校3个月内,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入学体检和资格复查,若发现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五章 收费标准及其他

第二十二条 收费标准:按陕西省物价局、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高等院校收费标准执行。文史类专业:3500元/年;理工、体育、外语类专业:4500元/年;文理兼招的专业:4500元/年;艺术类专业:舞蹈编导11000元/年、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9000元/年、音乐学7000元/年、美术学7000元/年。住宿费标准分为800元/年和1000元/年,若国家或物价部门有新的规定,按新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学生资助(奖、贷学金、勤工助学)形式

一、奖、助学金: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学校制定了以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金叶奖学金等为主的奖学金实施细则。为了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为贫困生提供困难补助、设立助学岗位等多元化资助体系。

二、勤工助学实施办法:学校为经济特困学生提供部分勤工助学岗位,给予适当的报酬。

三、学校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协助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第二十四条 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陕西理工学院。证书种类: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

第二十五条 监督与保障

学校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纪检、检查部门对招生过程实行全程监督。认真做好招生信访接待工作,及时研究并解决招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校招生工作严格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关招生政策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实施阳光招生。

第二十六条 陕西理工学院招生办公室的通讯方式为: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一环路(723000)

招办电话:(0916)2641900   2641884(兼传真)

学校网址:http://www.snut.edu.cn

招生网址:http:// www.zs.snut.edu.cn

招生邮箱:zsb@snut.edu.cn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适用于陕西理工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由陕西理工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规定与本章程相悖之处,以本章程为准。


陕西理工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经济学(本科类)

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 、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修业四年,授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在政府经济部门、政策研究机构、金融单位、工商企事业等单位工作。

法学(本科类)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修业四年,授法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检法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

教育技术学(本科类)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适应21世纪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包括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育技术学和信息技术学课程教师、各级各类教育技术(电教)机构、电视台、远程教育网站等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行业所需相近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 主干学科

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主要课程

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教育传播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计算机教育基础、网络教育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汉语言文学(本科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观念,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能够在中等及其以上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从事文秘、新闻等行业的专业人员

主要课程:写作、逻辑基础、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史、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民间文学、比较文学、马列文论、美学概论、语文教学论等。

开设选修课有:诗词格律、文字学、应用写作、中国小说史、现当代名家名著研究和文学流派研究、影视艺术、教学艺术论、先秦诸子与文学、史记与史传文学、白居易研究、戏曲研究、宋词研究、《红楼梦》研究、文学批评方法论、《金瓶梅》研究、《文心雕龙》研究、金庸研究、港台文学、托尔斯泰研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西方现代文论、广告传播学等40余门选修课。还开设了秘书学、文书学、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公务员实务、新闻学等文秘辅修课。 同时还开设秘书学、文书学、行政管理学、新闻学、公共关系学、公务员实务等文秘辅修课。<

就业方向:中等及其以上学校语文教育师资、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文秘和新闻工作者。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