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
高三地理科试卷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地理。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5.……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我国某中学建了一座太阳历广场,广场中间是6米高的雕像柱(如下图)。一年中大多数日子,正午影子投影朝丙方向,且影长从不超过6米的外圈。北京时间12:40是一天中雕像柱影子最短的时刻。据此回答1-2题。
1.该学校可能位于( )

A.黑龙江 B.湖南 C.云南 D.广东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雕像柱附近可观测到北极星在丙柱方向
B.春秋分太阳从丙丁两柱之间升起
C.夏至日,正午雕像柱影子朝向丙柱一侧3米的圈内
D.一天中雕像柱的影子不会超过外圈
右图表示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若此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a地低于b地
B.气温a地低于b地
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则a是市区,b是郊区

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则a是陆地,b是海洋
4.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ab位于近地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因气温低导致空气收缩下沉 B.b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赤道多雨带
C.③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盛行西北风 D.a处附近可能形成地中海气候
5.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且c、d两地全年昼夜接近等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或大型渔场分布
C.④洋流沿岸地区有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2014年3月22日-4月1日,习近平应邀对欧洲部分国家进行国事访问。下图是访问期间某日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6-7题。

6.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
①甲地阴雨,受锋面影响
②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③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④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关于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植被为温带草原
B.乙地半岛西侧多峡湾地貌
C.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D.丁地河流有夏汛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曲线,读图回答8-9题。

8.①②③④代表的纬线从北到南依次为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③①②④
9.若②③所示两地纬度都缩小3度,则关于P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的日期不变 B.正午太阳高度不变 C.P点位置下移 D.P点位置不变
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N地最可能位于(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11.M地五月一日后,第二天的昼夜状况最可能是( )
A.昼长夜短 B.昼夜等长
C.极昼 D.极夜
12.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为多,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高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A.B.C三点气压P相比较( )

A.PA>PC>PB B.PA<PC<PB
C.PC>PB>PA D.PA=PC=PB
14.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
A.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
B.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阴雨
C.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晴朗
D.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
15.C点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