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在左,梦想在右
文/一考生
走在生命的路上,行动在左,梦想在右。一边播种,一边开花,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不觉悲伤!用行动的汗水浇灌梦想的蓓蕾,梦想之花才能开得灿烂。梦想是行动的动力,行动是梦想的基石,要想圆梦,必须行动!(首句印题,结局阐释了行动和梦想的辩证关系,并提出观点“要想圆梦,必须行动”)
“当无情的蜘蛛网查封了我的灶台,当别人的目光在叹息生命的悲哀,我固执地用双脚在琴键上按下‘相信未来’”。刘伟相信未来,他怀揣着梦想在生命的道路上向着未来挺进。他为着梦想付出行动:忍受着巨痛游泳,含着泪水练琴。泪水和汗水共同浇灌着他的梦想蓓蕾。终于,泪水与汗水幻化成一个个耀眼的奖牌和一曲曲优美的钢琴曲。(化用食指的诗句,叙述刘伟用行动实现梦想的事迹)
当刘伟站在领奖台上,当美妙的乐曲流淌在他的脚下,我们都明白:为梦想付出行动成就了刘伟的精彩人生!(简洁的议论,印证了观点)
谁人心里没有“梦”,哪个脑中无“梦想”?梦想时的微笑能否换来行动的动力,能否换来脚踏实地的努力呢?行动在左,梦想在右,没有行动的梦想永远都只能是南柯一梦。圆梦的喜悦永远都只属于才去行动的人。(紧扣文题材料,再次阐述梦想和行动的关系)
美国著名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安迪无疑就是梦想女神所最青睐的对象。银行家安迪含冤入狱,之前来到这里的人都在意识到获救无望之后成为死神的奴隶。安迪却不一样,在无数次为清白抗争却无济于事之后,他渴望自由的心依旧不改,总梦想有一天重获自由。于是,他付出了整整19年的行动来挖通道,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重获自由,获得心灵的救赎,实现了自由的梦想。
19年,耗去了他生命最精彩的时段,也证明了行动与梦想同在的力量。(举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角安迪的事例来印证观点)
行动在左,梦想在右。丁磊说:“即使摔倒了,也要抓一把沙在手中。”那一把沙子,是对梦想的执着,是行动的动力,是梦想成真的保证。林清玄说:“我要以全心来绽放,以花的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全心绽放的过程就是付出行动的过程,是梦想成真的过程。因为要想圆梦,必须行动。(引用网易CEO丁磊和台湾作家林清玄的话印证观点)
行动在左,梦想在右。圆梦旅途,流着汗水,踏着荆棘,我们却可走得从容,因为付出行动,我们心无所憾!(照应文题,总结全文)
【简评】
基础等级:文章认为“行动在左,梦想在右”,要想圆梦,必须行动。全文观点鲜明,符合题意。在论述的过程中,有事例论证,有引用论证,论证有力;论据新颖,有事例有名言,内容较为充实。文章语言流畅,恰当地使用修辞,文句有一定的表现力。不足之处是用美国影片中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不是很恰当,不真实不典型。
发展等级:文章材料较为丰富,阐释了梦想和行动的辩证关系,观点较为深刻。
模拟评分:24+2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