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网讯(记者 马利)高考录取开始后,设立在石家庄市红旗大街299号的高考录取咨询服务处就热闹起来,8日开始,每天上百的咨询量,让咨询老师们忙的不亦乐乎。综合这几百条咨询记录,一些考生已经陷入了咨询误区。
误区一:省里咨询处才权威
“7日那天人比较少,因为是录取第一天,咨询者只有4、5十个,到了8日人就多起来了,这几天一直保持在百人左右。”接待站里的咨询老师介绍,前来咨询的考生来自全省各地,其中以石家庄考生居多。
这两天最远的考生是来自张家口的一名美术考生,班里比他成绩差的同学已经查到被录取了,他还查不到录取信息,实在着急,一进门就直奔主题:“都报了本科提前批A志愿,为什么同班同学被录取了,我这还没有消息”?
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批次学校录取进度并不一致,有的学校节奏快,有的学校节奏慢,这直接关系到录取信息发布的时间,赶上录取快的学校,考生知道的就早。按照以往经验,即使同一所学校不同的科类,进度也会有区别。
提醒:
这么大老远来到石家庄,就不如考生先去本县的咨询服务站(一般都设在各县区的招办),让那里的工作人员解答,如果解答不了,他们会拿办公电话直接让身在录取现场的工作人员回复。从时间上看,打电话肯定要快过坐火车,从经济上算,就更省钱了。
至于考生和家长担心的县里老师不专业,工作人员都是按照同一个政策来回答,区别只是经验的丰富程度,得到的答案从本质上说是不会有区别的。
误区二:招办说法胜于书上政策
10日下午,还有一位高分家长心急如焚地赶过来:“我家孩子分数特别高,为什么学校说还没有投档?”这位家长介绍,自己的孩子通过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属于特殊类型批。
老师拿出今年招生计划和填报志愿须知来一查,家长说的特殊类型批,是本一特殊类型批,这一批次7月15日才开始录取。
提醒:
有些问题,其实发的关于高考填报志愿的书籍上都有详细介绍,如果仔细看看,就能得到答复了。有的考生和家长即使知道原委,也担心有所调整,其实书上的内容基本不会改动。
误区三:找个亲友帮忙咨询
有的外地考生求助于石家庄的亲戚朋友帮忙到服务站咨询,得到回复后,及时电话告知。
提醒:
工作人员介绍,这样虽然觉得踏实了,但是如果亲友不熟悉高考录取情况,有可能在提问就问不到点上,转述回复的时候,还有可能“照猫画虎”,表述不准确,反而起到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