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最牛理科班
49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45人过600分,两人超700分
平等沟通是最佳师生关系
吉林市第一中学2010级9班是理科班,今年高考全班59名学生,12名同学高考前被保送名校。49人参加了高考,全在重点线以上,其中45人过600分,两名学生超过700分。
班主任金迪今年36岁,毕业后一直在吉林市第一中学校任教。今年他班级的王星艺裸分达到704分;刘思佳裸分700分,加上竞赛加上的8分,得到708分的成绩。刘思佳已获得清华大学的保送资格,因为想证明实力又参加了高考。
保留学生部分棱角
谈到班级取得的好成绩,金迪说:“预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高考成绩发布后,对于前几名的学生我关注的反而要少一些,我更关注一些平时也很有实力,但没发挥好的同学。”金迪说。
提到平时的教学方法,他说,对于优秀人才的培养,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每个孩子都有个性,把个性的棱角优秀部分保留下来,不好的一部分棱角去除。针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没必要细化到规定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接受能力不同,教师没必要让所有同学都千篇一律。
让全班都进步
平时教学中,金迪一般都对学生进行分类型、分小组教育。
“对于学习愿望很强烈、胜利欲望强烈的学生,一般我要做的就是给学生减压,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他说,而对于一些学习动力不强的学生,他则要通过谈话等途径,给学生加码。
该校有一种合作教学、小组教学的理念,他们班级也根据这种理念分成了7个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有八九名学生,分组时主要靠学生的个人意愿,老师再简单作调整。分组的原则是学习超前的同学和部分靠后的同学合作学习。平时学习时,同学们之间可通过学习小组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集体进步。
面对“早恋”“包围式”疏导
金迪说,高考临近学生都会有焦虑心情,部分学生还出现叛逆的情绪。
“比如,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每天睁开眼睛就学习,但是这种方法不一定对,学生也不认可,因此因为学习方法的不同,导致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学生便有点叛逆倾向。”他说,学生的叛逆也有好有坏,对于不影响学习的,老师和家长最好不要过多干涉,简单进行引导。对于一些不学习、出现过激行为的学生,那么家长和老师还有学习小组的学生必须对其进行“包围式”疏导。
对于“早恋”问题,金迪老师说,其实孩子之间的相互崇拜很正常,在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要把窗户纸捅破,而是侧面地疏导,让他们调整好心态,在相互鼓励的同时一起进步。如果发现学生的精力分散了,那么老师、家长和同学之间的“包围式”心理疏导又要再次上阵,一般学习小组中其他同学的想法会更有帮助。
教师就是引领学生
对于师生关系,金迪说,老师一定要真诚地对待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这份真诚。
“据我了解,在希腊,教师被称作‘产婆术’,是新思想的‘产婆’。”他说,他十分赞同,同时还认为和学生做朋友,平等的沟通是最佳的师生关系。
“我认为教师除了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言传身教外,最重要的还是引领。”他说,教师不只是通常意义的言传身教,而更多的是对孩子进行引领,引领孩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引领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