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历史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5黄山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来源:3773高考 2015-2-3 13:51:34

黄山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4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填写在表格中。
1.吴光玲在《闽东传统民居的地理经济选择及文化内涵》-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民居中,堂屋是住宅的主体,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征,是家族的礼制中心、教化中心。据此推断,假如是在汉代,下图中有资格继承住宅的堂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面一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3.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面对空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有网友建议穿越历史回到明代的南京去找工作。不可能经历到的是
   A.到丝绸手工工场当工人     
 B.到徽商票号做收银员
   C.做批发棉纱、回收棉布的大商人   
 D.创办珐琅彩瓷烧制作坊
4.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一儒,乙一道,丙一墨     B.甲一儒,乙一法,丙一道
   C.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D.甲道,乙一墨,丙一儒

 

5.中国占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太宗因属马而热衷骑射,唐太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戊午年     B.癸卯年     C.己未年     D.庚中年
6.阅读1934年长江流域四火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内外贸易   
 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C.洋务企业在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   
 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下列四张纪念邮票均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
当的一组是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B.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8.下图是各个时期国有经济吲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比重,国家投资自20世纪80年代锐减,其原因有
①国有企业改革 ②国有企业私有化运动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④国家加强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
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B.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10.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
    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②“食堂巧煮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④③     B.①②⑤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11.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做客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就教育、医疗、就业、金融危机、反腐等各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内容进行了在线交流。总理提出“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关于这一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②网络民主已经成为主流民主形式
③网络成为推进民主发展的渠道之一  ④网络成为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⑧④

 

 

12.“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①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②任何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③法律制度完善   ④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13.下面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
经济优势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D.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14.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1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再次被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对君主专制的否定  ②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 ③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  ④让位都是无奈之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5.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   大潮流中各国部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刊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美元贬I直,刺激出口     B.调整农业,扭转卮局
    C.以工代赈, 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16.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木.下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
    A.“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B.“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救皇”
    C.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D.“任何人部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17.在苏联七十多年历史上,大规模的饥荒有三次,即1922-1923年.1932-1933年、1946-197年饥荒。其中1932-1933年大饥荒的程度最为严重,1932年苏联主要农业区乌克兰地区谷物产量仅是1930的36. 8%,据估计饥荒死亡人数的在600-800万之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错误     B.农业集体化目的与客观效果相悖
    C经济建设模式模糊导致社会混乱     D.苏联的经济困难呈现周期性特征
18.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就是否脱离英国而独立举行公投,联合王国面临分裂危机,此前有些英国国会议员建议,女王应该介入。白金汉宫却罕见地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英国女王之所以在苏格兰公投问题上“保持中立”是因为
   A.英王只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对政治没有任阿影响
   B.独立公投是苏格兰内部事务,与英王无关
   C.根据英国法律,女王对政治议题须保持中立立场
   D.即便独立,女王还是苏格兰国家元首
19.右图漫画描绘了一个全身穿着中国货的外国人叫嚣着抵制中国货。对
此认识是不正确的是
   A.漫画中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B.漫画体现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引起部分国家的恐慌
   C.漫画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显著
   D.漫画反中的现象映了当今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20.根据下面表格内容,判断表格中从左至右的“?”处依次应填入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
 
 A.46.4    24.6    6.1  B.7.6     29.6    12.3
 C.7.6     29.6    2.1 D.45.1    24.6    1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三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21. (20分)法制建设和进步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三表: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六表: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中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   
——《唐律疏议》
    材料三  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他们相信快乐的秘诀在于自由,而自由的秘诀在于勇气。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秩序不能建立在对刑罚的畏惧上,这对于自由思想、未来的希望和想象都是危险的。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地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
    ——布兰代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1856-1941)
    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6分)
    (2)材料三体现了布兰代斯大法官所拥有的哪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在美国政治制度中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
    (3)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6分)综上探究,谈谈你对法制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4分)

 

 

22.(20分)遏制“舌尖上的消费”,引领消费新风尚。每个时代的经济对当时消费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也对消费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
(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
    ——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
 
    材料二  (开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的是得到某种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
    ——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材料三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潘海林《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
    ——韩毅《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
             从长期来看,如果(二战后形成的)这种高福利带来的高消费制度不加以变革,……各类危机也将持续出现。
    ——(2012年)周建民《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
请回答:
(1)指出“古典时期”西方消费观念的思想来源。(2分)

(2)从“中世纪”到“现代前期”,西方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简要分析“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形成的原因。(4分)

(4)材料二对研究近代中国消费观的变迁是否有历史价值?为什么?(4分)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4分)

 

23、(20分)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  (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海路”的兴衰情况及其原因。(8分)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6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6分)

 


点击下载:安徽省黄山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