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陕西高考 - 正文

 
填报志愿应正确处理六个关系
来源:2exam.com 2010-6-25 【字体:小 大】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般是选择目前社会上比较热门的专业,这有一定道理。热门专业固然是好,但要看是否适合本人实际情况。过分追求热门专业而忽视本人相关科目成绩优劣的情况是盲目的,甚至是失败的。因此,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看本人的高考相关科目的成绩优劣,切不可一时盲目追求热门造成失误

填报志愿应正确处理六个关系 
 
 
 正确处理选择专业

  与相关科目的关系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般是选择目前社会上比较热门的专业,这有一定道理。热门专业固然是好,但要看是否适合本人实际情况。过分追求热门专业而忽视本人相关科目成绩优劣的情况是盲目的,甚至是失败的。因此,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看本人的高考相关科目的成绩优劣,切不可一时盲目追求热门造成失误。

  正常情况下,理工类考生的数学、物理科目成绩较好者,可选择电子、通信、航空、力学、统计等理工类较难的专业;若数学、物理成绩一般或较弱,则应选择一些对数学、物理要求较低的专业(如医学、生物、化工、材料、食品等类专业),或选择一些文理兼收理科偏文的专业(如经济类、管理类、外语类、规划设计类、产品质检类等专业)。文史类考生的语文成绩优秀者可选择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新闻学、传播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等类专业;数学成绩较好者可选择经济类专业(如财政学、国贸、金融学、会计学、审计学、保险等类专业);英语成绩较弱者不宜选择英语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可选择其他文科专业或小语种比较合适;若考生某一单科成绩特别优秀(曾参加省级以上单科竞赛获奖者),愿在本学科领域继续发展,也可直接选择综合性大学理科很强的相关专业,对将来成才有利。

  总之,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千万不可盲目,一定要视本人相关科目的优劣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事求是的选择专业才是正确的。

  正确处理好

  学校档次与专业的关系

  总体上讲,在基本保证专业愿望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报较高档次的院校。但一般情况下,档次较高的院校招生名额相对较少(西安地区高校除外),录取分数较高,专业不一定能保证;档次相对较低的院校录取分数偏低、招生名额较多、专业容易满足。考生在挑选学校及选择专业时,则应统筹考虑,抓住主要矛盾(即首选学校还是首选专业)。同一分数情况下,若看中学校则要适当放宽专业;若要保证专业则应适当降低学校档次,两全其美的情况比较少。为此,建议6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一般尽可选择档次较高的学校(争取学校牌子则是主导因素),至于专业则应作为次要因素;重点线以下分数的考生,首选专业(主要是从将来就业考虑),学校档次则成为次要因素;重点线以上分数的考生,挑选学校与选择专业两者兼顾,专业因素略占主导地位(因为专业保证后将来通过考研换学校还有机会);若将来不一定干本专业或改行则首选学校也是一种选择。希望考生在挑选学校和选择专业时要深思熟虑,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作出科学的选择。

  正确处理

  地域与学校档次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考填报志愿优先考虑地域是对的。因为大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信息、环境等条件普遍较好,对培养学生整体素质有利;但地域优的城市院校录取分数普遍较高(北京、上海高校一般高出其他地区同档次院校30分左右);此外学费、生活消费都高。选择大城市还是选择其他地区城市院校,没有固定的模式,是看中地域还是看中学校要权衡利弊,考生应视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选学校关键看学校的实力,学生能否学到知识,增强实力,今后能否有大的发展,很重要的是看你能否上一所好的学校,而不是看是否到了一个大城市。建议:若院校档次实力相当,录取分数相差在20分以内,尽可选择地域优的城市;若同档次院校录取分数相差在20分以上,则应选择地域欠优但实力强的院校较适宜。在地域优的城市上学不一定在该城市工作,因此不宜过分追求地域而明显浪费分数或降低学校档次,将有限的分数贴在地域上不太划算,更不宜为地域而选择有名无实的院校。

  希望考生能充分利用30分左右的地区差,正确地处理好地域与学校档次的关系,作出明智的选择。

  正确处理

  热门与冷门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考生选择热门专业比冷门专业要好,这是因为热门专业比冷门专业就业容易。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还要清楚,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录取分数较高,竞争力强;而一些冷门专业报考人数较少,录取分数较低,考生要视自己分数选择专业。目前多数学校都开设热门专业,招生量大,可想象过几年后定会出现饱和,就业困难(如前几年很热门的计算机、法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英语、国贸等专业)招生量大,现已出现就业困难;而社会上急需的一些所谓“冷门”专业招生量小,目前已经出现人才短缺(如矿冶、地质、农林、测绘、气象等专业)就业非常容易,考研门槛低,容易录取。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什么专业都不可缺少,近几年所谓热门专业由于招生量大、社会需求量一定,过几年必然降温;而目前所谓冷门专业由于招生量减少,到时必将出现人才短缺,过几年必将升温。

  希望考生选择专业时正确处理好热门与冷门关系,是选择一些较高档次学校的冷门专业还是选择一般院校的热门专业,哪个更好,考生要冷静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本手册第23页《我国今后几年急需的职业人才及与其相对应的专业》可供考生选择专业时参考。

  建议600分以上高分考生填报志愿时,尽可争取学校牌子,专业可适当放宽,某些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冷门专业也是可选的,不要因为过度强调专业不服从调剂而退档视为失败。处于刚上二本控制线分数的考生是选择公办二本院校的冷门专业,还是选名牌大学三本的热门专业,请慎重决策。

  正确处理好

  报考本省与外省院校的关系

  从我省多年招生录取情况来看,本省多数招生院校生源相对充足,录取分数比较稳定;但外省市在陕西招生部分院校,特别是不少二本院校生源不足,录取分数较低。究其原因:其一是考生对外省市院校不甚了解,报考人数较少;其二是农村多数考生不愿离开陕西而不报考外省市院校,造成外省市不少档次相对较高、实力较强的院校录取分数较低,出现二本少数院校一志愿生源不足,靠征集志愿完成招生计划。

  因此,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若是同档次同录取分数院校可优先选择本省市院校;不同档次相同录取分数应优先选择外省市一些档次较高的院校是较好的选择,不宜都集中在西安几所热门院校(这些院校生源火爆、录分高、淘汰率高、风险极大),即使挤进去,专业也无法保证是不划算的。不妨选择外省市档次相尖、录取分数较低、专业基本保证的院校为上策。当然,选择本省市院校有上学方便、花费较少等有利因素。希望考生分析报考省内外院校的优势与劣势,权衡利弊,作出正确的选择,力求使自己的分数在挑选学校和选择专业上用到最佳状态,则是成功的志愿。

  正确处理好

  一本与二本分数交叉的关系

  陕西每年招生录取结果显示:一本少数院校录取分数很低,而二本少数院校录取分数较高(600分左右),出现一本与二本分数交叉的情况,这是因为部分高分考生首先看中地域,只报一本高档次学校不报一本中档次学校,更不报地域较差的其他一本院校。一本志愿若能录取为最佳,若未录取则直落二本一志愿地域优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的几所院校,导致这些城市部分二本院校录取分数相当高。考生在报志愿时是选一本录取中地域一般但实力较强的重点院校,还是选二本中地域占优的一般院校,应谨慎决策。

  一般讲:一批本科院校中的绝大多数院校实力较强,但也有少数院校实力较弱,而在二本院校中也有少数院校实力较强,这些院校综合实力在全国排位较高(百名以前),应是较好的院校,但多数二本院校实力相对较弱,考生如何选择,建议:若今年高考命题相对平衡,①若本人分数在580分以上的考生,一本志愿应报较高档次的院校,力争录取为佳。若一本较好院校未录取,二本志愿则直奔地域好、实力强的院校也是一种选择。②若本人分数在重点线以上30分左右的考生,一本志愿最好还是选择一本招生中的省级211院校,或部级211院校,或省级重点院校更好,因为就业要看是否211院校,是否行业认可的专业院校,不宜选择二本中录取分数高的一般院校。③若本人分数刚上重点线的考生,一本志愿决不能放弃,最好应填报地域相对欠佳但有一定实力的院校较适宜,一旦进档即可录取。应将理想志愿重点放在选择二本中有实力的院校是目的,这种报法称作“保二本冲一本”。希望考生依据本人分数实力正确选报一本和二本院校。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分省高考动态全国综合   北京高考   天津高考   上海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山东高考   江西高考   安徽高考   广东高考   广西高考
    海南高考   黑龙江高考   辽宁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河南高考   河北高考   湖南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重庆高考
    云南高考   贵州高考   新疆高考   西藏高考   陕西高考   内蒙古高考   甘肃高考   宁夏高考   青海高考   港澳高考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古巴留学
    成绩查询
    福建高考
    录取分数线
    高考状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高考作文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招生章程
    高考试题答案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政策
    新生报到
    录取查询
    高考模拟题辅导高考语文习题   高考数学习题   高考英语习题   高考政治习题   高考历史习题   高考地理习题   高考物理习题   高考化学习题   高考生物习题   高考综合习题
    高校访谈
    招生专业
    高职单招
    福建省质检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复读
    高招诈骗
    港澳台联招
    高中新课程
    高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