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15届高三11月摸底考试
语 文 Ⅰ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朱光潜 ▲ 地告诉我们:一个人只爱好故事而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会低下,在培养 ▲ 的文学趣味方面,有趣的故事怎么能和有趣味的诗 ▲
A.不胜其烦 纯净 一视同仁B.不厌其烦 纯正 相提并论
C.不厌其烦 纯净 相提并论 D.不胜其烦 纯正 一视同仁
2.下面是一首题为“秦淮晓渡”的绝句,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意境和谐、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潮长波平岸, ▲ 。一声孤棹响,残梦落清淮。
A.乌啼月满街 B.月辉洒长街 C.莺啼花满枝 D.草青风低树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今天的讲座,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B.兹介绍我校傅岷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C.迟暮之年,年华已逝,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D.三年同窗,朝夕相处,今毕业在即,特赠小照一张,敬请笑纳!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 ▲ 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
①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
②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
③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
④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
⑤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
⑥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佛走着这螺旋形的路。
A.④⑤③①②⑥ B.②⑥①④⑤③
C.④①⑤②⑥③ D.②④①③⑥⑤
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B.胸怀大志,不应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
C.机会是均等的,但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D.脚踏实地方能成功,空谈只能误事。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大义感人
洪迈[]
理义感人心,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不过语言造次之间,初非有怪奇卓诡之事也。
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返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竟以复国。
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唐明皇避禄山乱,至扶风,士卒颇怀去就,流言不逊,召入谕之曰:“朕托任失人,致逆胡乱常,须远避其锋。卿等仓卒从朕,不得别父母妻子,朕甚愧之。今听各还家,朕独与子弟入蜀,今日与卿等诀。归见父母及长安父老,为朕致意。”众皆哭曰:“死生从陛下。”自是流言遂息。
贼围张巡于雍丘,大将劝巡降,巡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
河北四凶称王,李抱真使贾林说王武俊,托为天子之语,曰:“朕前事诚误,朋友失意,尚可谢,况朕为四海之主乎?”武俊即首唱从化。及奉天诏下,武俊遣使谓田悦曰:“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
王庭凑盗据成德,韩愈宣慰,庭凑拔刃弦弓以逆。及馆,罗甲士于廷。愈为言安、史以来逆顺祸福之理,庭凑恐众心动,麾之使出,讫为藩臣。
凡此数端,皆异代而同符也。国家靖康、建炎之难极矣,不闻有此,何邪?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节)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 浃:浸透
B.?帅将士朝之 帅:带领
C.?朋友失意,尚可谢 谢:道歉[]
D.?庭凑拔刃弦弓以逆 逆:反叛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竟以复国 微以自文于君亲
B.?为父兄除害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C.?贼围张巡于雍丘 若亡郑有益于君
D.?召入谕之曰 虽董之以严刑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 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
(2) 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
9. 请简要概括文中“感人心”的“理义”的几种情形。(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1)实写微月之下孤舟之上所见层层山岭烟雾笼罩的迷蒙景象,(1分)想象(虚写)(1分)乐声的凝重繁促。(1分)(共3分)
(2)①美丽优雅;②多情善感;③全神倾注;④演技高超。(每点1分。共4分)
(3)王诗:通过写弹者哀切、听者动容的细节,表现出弹者与听者的天涯漂泊之苦。(2分)
白诗:从听者听曲感受角度加以衬托(侧面描写),写出筝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分)(共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 (1) 故患有所不辟也 (2) 酒酣胸胆尚开张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檐牙高啄 (5) 艰难苦恨繁霜鬓 (6)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 则孤陋而寡闻 (8) 己欲立而立人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12.①合同期限紧迫,妻女热切期待;②实现自我价值;③热爱玉雕事业;④想通过作品光耀回族民族精神。(每点1分。共4分)
13.①作为观察者,通过他展示了师傅的精湛技艺;②作为传承者,通过他突出了师傅对玉雕事业的执着追求;③借助他使情节得以展开。(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3分,三点4分。共4分)
14.运用排比(1分)和想象(1分),写出了宝船栩栩如生的特点,(1分)表现了梁亦清忘我投入的工作状态和精湛技艺,(1分)同时也为下文情节的突转蓄势。(1分)综合运用视觉、听觉和心理感受,给人身临其境之感。(1分)(共6分)
15.①对劳动者(把劳动创造看比生命还重要的)崇高境界的张扬;②对“玉殇”(艺术精品及其创造者不幸而殇)的惋惜与纪念;③对古代航海家郑和、当代玉匠梁亦清所体现出来的执着、坚定、顽强等(回族)民族精神的颂扬。(每点2分。共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 分)
16. ①受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扮演安定社会的主导思想。②看似受重视,也须替统治者担责。③相关诠释和印象被异化。(每点3分。共6分)
17. 首先提出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的观点,接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孔子作为人文主义者的主张,最后进一步强调个体的意义。(每点2分。共6分)
18. ①每个人都要自我珍惜;②道德价值的主体必须是真诚的个人;③个人在道德实践上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④在群体和个体之间要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共6分)
七、作文(70 分)
19.审题指导:
材料内容只有一句话,这是一个转折句,语意重点在后一句。一般可以思考三个点:一是说的主体,二是没说出的内容,三是没说出的原因。
没说出的,可能是“悲士不遇”的欲说还休,可能是亲密朋友的心照不宣,可能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能力不逮,也可能是“你懂的”无奈,可能是媒体的“选择性失明”,可能是纸短情长的倾诉,可能是父母师长身教言传的润物无声,可以是怕出错的欲说还休,可能是如《思旧赋》般压力山大,可能是虚怀若谷的谦逊,可能是历史真相的不可还原。总之,不想说,不愿说,不能说,不必说。
对已知与未知、有限与无限等有哲理思考的更高一层。
附评分表解
分类赋分切题立意结 构语言记叙文议论文
?一?70~63?切题?独 到 深 刻?精巧严谨?精辟、 生动[]文章意蕴在材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紧扣“说”或“没说”进行深入“分析”,对重要概念进行准确界定,论证有合理的逻辑性;或直能敏锐地就材料的某一要害处进行立论或者反驳,且有相当的思想和写作的智慧[]
?二?62~56?准 确 正 确完整有特点?准确、 恰当?文章的主题在材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构思,有细节,有文采,故事真实,富有生活气息能够就某一角度形成自己的正确观点,能对判断中的重要概念进行“分解”和“剖析”,能在论证中进行“比较”,并能在此基础上得出有一定意义的结论
?三?55~49?基本切题基 本 正 确?基本完整?通顺、 平实文章的主题接近材料的核心,且写作在故事处理或者细节描摹或者真实性、生动性某方面有可圈点处能形成基本正确的观点,或在论证(反驳)或在论据选择和分析上,或在逻辑联系上有某一方面的特色
?四?48~42? 略有牵 强?基本 通顺文章主题基本接近材料核心,有完整的故事演绎,但在行文中反复点题,显得多余;或者故事略显简单或老套,技法上也缺少变化观点熟套,仅限常识常理,且说理止于浅表;或论证方法单调,缺少变化,只会一味“例证”
?五?41~28?不切题牵强贴标签逻辑层次不清不通顺 有明显语病和多个错别字主题与材料中心几乎没有关联,且故事虚假,继续描写能力较弱基本没有论证,关键概念“整体打包”;或者一味例证且止于一个层面,缺少逻辑性;或者篇段分离,硬贴标签
?六?27~0不正确无章无法低幼稚嫩、粗俗庸俗主题与材料不沾边,胡编乱造,故事低俗,表达能力很差完全不会写议论文,无阐说,无论证,没有条理和逻辑
语文Ⅱ(附加题)
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20.独文忠与元献学之既至 / 为之亦勤 / 翔双鹄于交衢 / 驭二龙于天路。(划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共3分)
21.晏殊 欧阳修(2分)
22.豪放派 婉约派(2分)
23.①成就高(名气大);②都属于西江派;③都向南唐学习,成就超越南唐。(每点1分。共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4.A D 【解析】A项应是鲁肃之计;D项诗人将自己比喻成寻找理想境界的永恒旅客。
25.(1)①隐去真实的年代与背景,假托前朝人事;②隐去真实的事情,虚构了贾府中的人物变迁;③用谐音手法,虚构人物,并暗示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每点2分。共6分)
(2)①她给拿侬钱,促成了拿侬和田产看守人高诺阿莱的婚姻。②欧也妮拿钱偿清了叔父生前的债务,成全了堂弟的婚事。③她铸了一个纯金的圣体匣,献给教堂。④她开办了养老院、教会小学和图书馆。(每点1分。共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6.①文学揭示生活的本质;②文学反映生活的方式是艺术的。(答出一点得2分。共3分。第①点若答出“对生活的诗意延伸,尖锐诘问”意思,得1分)
27.①创作是作家的自我救赎(治愈);②作家通过作品来影响别人;③作家通过创作把自己的生命形象长久地留在读者心中。(每点2分。共6分)
28.①作家创作的本质是对生命的转移;②作家终生写作,把作品留给世界;③作家的形象是借助其作品来流传的。(每点2分。共6分)
>>点击下载完整版 江苏省宿迁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