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吉林高考省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3-4-10 14:48:48

吉林省2013年高考复习质量监测
语文
第一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鱼纹和人面鱼纹,一直到今天民间各种剪纸里的鱼,这个“鱼”的源头符号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没有间断。
“鱼”有两个基本含义,这两个基本含义又是相连相通的。
第一个含义是繁殖和生存。鱼产子极多,象征着繁殖、生存,与此紧密联系,鱼代表着也象征着男女情爱,它是神圣的生命颂歌。人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出来,自此“鱼”开始。许多民族都有与生存含义有关的“鱼”的符号,中华文华则将它从远古延续不断地保存到今天。与代表繁殖、生存紧相连的“鱼”的派生意义,是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今天民间过旧历新年贴在大门口的“鱼”,经常与丰满谷穗连在一起,所指向的便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它象征的不仅是人丁兴旺,也是五谷丰登。这个包含“有余”的“鱼”呈现出人类已走出动物世界:人不仅维持、延续生存,而且生活开始富裕、丰足,不必像其他动物日夜苦于觅食求存。余食余粮使人类有了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鱼”的第二个含义是交往和语言。“鱼腹藏书”“鱼雁相通”等,是中国古代流传的成语和故事。从而,“鱼”所代表的不仅是人的繁殖和生存,而且也是人的主体间的交往。这交往既包括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也包括情深义真的感情传达。人的生存使语言成为人的语言,“鱼”也就被赋予了从属于人的语义:它保存并传达了人从生活到生产中的大量知识、经验和情感。
过年过节时,乡村宴席的中心赫然摆着一条不许动筷的大鱼,或者干脆就摆一条木制的鱼。它代表着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从而也就不许去打扰它。它与仰韶陶器上的神秘的人面含鱼到马王堆帛画上把整个宇宙拖起来的大肥鱼,到汉画中代表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鱼鳞状的身躯,以及后世八卦图中由双鱼代表阴阳所组成的“太极”中心一样,“鱼”在这里绝不止于生存、交往的一般含义,而且是将这含义与巫术信仰、沟通神明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呈显着生的祝福中充满着神秘和神圣,而这神圣性就在现实性之中,也就是说,“鱼”给人的生存和生活本身以神圣。
“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儿女的文化心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当外侮入侵、种族危亡的时刻,能被强烈唤起。古代“夷夏大防”的微言大义为士大夫所看重,近代“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演论”为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认同,就是为了呼唤自立、自信、自强,以维护生命、维系生存。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鱼”所宣示的正是人的生存和生命。实实在在的“人活着”即人的物质性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才是第一位的现实和根本。
(摘编自李泽厚《已卯五说补篇》)
1. 下列对于“鱼”基本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象征着男女情爱,这与鱼产子极多所以象征着繁殖和生存有着密切关系。
B.“鱼”与生存含义有关,而许多民族并没有将“鱼”包含的生存含义保存至今。
C.人赋予“鱼”特定的语义,使它成为保存和传达人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的语言。
D.“繁殖和生存”和“交往和语言”在“鱼”这个文化源头符号中是相连相通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和宜示人的生存与生命的“鱼”,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在中国大地上绵延承续。
B.从“鱼”表示繁殖和生存的意义开始,人就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自己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
C.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的派生意义,催生人们对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之“余”的追求。
D.马王堆帛画上托起整个宇宙的大肥鱼,体现出了生存、交往的含义跟巫术信仰和与神明沟通之间的结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腹藏书”“鱼雁相通”表明,“鱼”代表着生存,也代表着人之间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和情深义真的感情传达。
B.过年过节的乡村宴席摆着大鱼却不许动筷,寓意为此“鱼”是不许打扰的,因为他代表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
C“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儿女的能被强烈唤起的文化心理。
D.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认同“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演论”,与“鱼”所宣示的生命和生存有关。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成祖初入京,荣迎谒马首曰:“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成祖遽趣驾谒陵。自是遂受知。既即位,简入文渊阁,同值七人,荣最少,警敏。江西盗起,遣使抚谕,而令都督韩观将兵继其后。贼就抚奏至,帝欲赐敕劳观。荣曰:“计发奏时,观尚未至,不得论功。”帝益重之。
五年,命往甘肃经画军务,所过览山川形势,察军民,阅城堡。还奏武英殿,帝大悦。值盛暑,亲剖瓜啖之。帝尝晚坐行幄,召荣计兵食。荣对曰:“择将屯田,训练有方,耕耨有时,即兵食足矣。”二十年,复下诏征阿鲁台。或请调建文时江西所集民兵。帝问荣。荣曰:“陛下许民复业且二十年,一旦复征之,非示天下信。”从之。明年从出塞,军务悉委荣,昼夜见无时。当是时,帝凡五出塞,还次榆木川,帝崩。中官马云等莫知所措,密与荣等入御幄议:六师在外,去京师尚远,秘不发丧,以礼敛;熔锡为椑,载舆中。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或请因他事为敕,驰报皇太子。荣曰:“谁敢尔!先帝在则称敕,宾天而称敕,诈也,罪不小。”众曰:“然。”乃具大行月日及遗命传位意,启太子。
仁宗即位,赐敕褒劳,赉予甚厚。进工部尚书,食三禄。宣德元年,汉王高煦反。帝召荣等定计。荣首请帝亲征,曰:“彼谓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出不意,以天威临之,事无不济。”帝从其计。至乐安,高煦出降。
英宗即位,委寄如故。正统五年乞归展墓,命中官护行。还至武林驿而卒,年七十。赠太师,谥文敏,授世袭都指挥使。
(节选自《明史•杨荣传》)
【注】○1椑,bì,最里面的一层棺。○2宾天,与下文的“大行”均指皇帝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成祖遽趣驾谒陵      趣:奔赴        B. 既即位,简入文渊阁     简:选拔
C. 贼就抚奏至          就:接受        D. 五年,命往甘肃经画军务  画:筹划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荣心思缜密的一组是(3分)
○1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2所过览山川形势,察军民,阅城堡
○3或请调建文时江西所集民兵              ○4秘不发丧,以礼敛
○5先帝在则称敕,宾天而称敕,诈也        ○6正统五年乞归展墓
A.○2○3○6                              B.○1○4○5
C. ○3○4○6                             D. ○5○2○1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身居高位的杨荣虽然年轻但他表现不俗。在文渊阁一起值班的七个人里,只有杨荣最年轻,但他却是其中最机警聪敏的一个。
B.杨荣凭借着军事才能深受皇帝信任。皇帝出赛用兵时,把军务全都交给随从出征的杨荣,白天和晚上召见他也没有固定的时间。
C.杨荣沉稳坚定,处理突发事件不慌不忙。有人想借不合乎礼制的方式将明成祖驾崩的消息报告皇太子,杨荣坚决阻止了此事。
D.杨荣的忠心受到了前后几位皇帝的认可。成祖信任器重他,仁宗褒扬慰劳并丰厚赏赐他,英宗像以前的皇帝一样信任和倚靠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许民复业且二十年,一旦复征之,非示天下信。
(2)彼谓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出不意,以天威临之,事无不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除夜二首(其一)①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①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诗人从洛阳南渡后第二年的除夕。
8.从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来看,第二句中的“意”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5分)
9.古人评价这首诗“结有神致”,你认为尾联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2)                     ,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庄子《逍遥游》)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秋红
聂兰锋
“谁第一个举手,我就嫁给谁!”秋红的话才说了一半,秃子就高高地举起了手。挨着秃子的王二根又举了手,又有三十多名青壮年举了手。秋红的牙都痒,她睁圆了杏眼,对着人群里的王二根大骂:“王二跟你个窝囊废,这辈子你就输给秃子吧你,我这就搬到秃子家去,悔死你!”秋红气的跺脚,秃子心里美得像吃了蜜。
第二天,花儿一样的秋红就嫁给了秃子。才十七岁。第三天,秃子就吹着口哨参了军去了前线,去打小日本儿,和王二根,和那三十多名举手的青壮年。
秋红是家里的第四个女娃,娘在秋天的玉米地里正劳作着就留了满地的血,然后生下了她。爹不咸不淡地说又养了个赔钱货,娘就陪着笑脸说女娃一样下湖种地。
秋红就憋着一肚子气。憋着一肚子气长到十七岁的秋红,偏偏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段有身段,最适撩人的是她的大眼睛,水汪汪的,会说话。下湖的路上,瞅了谁家的小伙子,谁家的玉米地一准被锄的寸草不剩,滑滑顺顺。顶数王二根家和秃子家的地最滑顺了。王二根生得清秀是公认的好,但木讷,爹和娘也不愿意他太场面儿①;秃子人还算出挑②,可他调皮、逆反,秋红也不讨厌他,但他是秃子。王二根有板有眼,秃子不讲规则;王二根辗转反侧睡不着盘算着明早给秋红家挑水了,秃子呢想也不用想,天擦黑就给人家挑满了缸。
秋红的活道③数第一,莫说女红,粗重的肩挑背扛、碓捣磨碾,样样拾得起放得下。虽人人夸赞,但秋红还是憋着一肚子气,盼着干出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证明自己彻底不是赔钱货。
那是抗战最紧的时候,前线的火药味已呛到了秋红的家乡,邻近的几个村庄已组织了队伍支前,秋红的村里还没动静。这可急坏了满脑子“大事儿”的秋红。一个秋日的黄昏,秋红约了二根,俩人草垛旁秘密商讨,秋红一脸严肃地说王二根,这事儿不像挑水那么简单,明天的参军动员大会,我话一出口你就第一个举手,千万不能让秃子抢先。王二根真诚地点点头:秋红你放心。秋红就把一枚穿了红丝线的铜钱套在二根脖子上。二根从兜里掏出一把酸枣在衣襟上搓了,挑一颗最红的送到秋红的嘴里。
既然第一个举手的是秃子,秋红就没有理由再想酸枣的滋味。秋红只希望她亲手做的军鞋恰巧穿在了秃子脚上或是二根的脚上。夜是那样的长,睡不着秋红就想,王二根的手咋举得那么慢?秃子的手咋举得那么快?想不通。想来想去的日子就像沂蒙山一样绵延悠长,秋红硬是把日本鬼子给想跑了,把国民党给想到台湾去了,也没想出个结果来。
援朝战争结束那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灶老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傍晚的农家已时断时续地想起了鞭炮声。秋红端了洗菜水向门口泼去,却泼出了一串“哈哈哈”的笑声,“秋红,十年不见,你的见面礼真是解乏呀,我赶了一天的山路,这菜的清香味儿,闻着舒坦着哩……”拄着拐棍儿的秃子突然停止了说笑,他看见秋红丢了盆子正朝自己摸来。
秋红讲着“眼睛的故事”:那次仗打得很苦,到处是受伤的八路军,我一连背了四个伤员藏到地瓜窖里,还想出去找点水,刚出窖子口,谁知“轰”的一声,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秃子说秋红你很勇敢,你的眼睛还是那么好看。接着秃子开始讲“腿的故事”:我和王二根在一个连。打了一仗又一仗,许多战友都牺牲了。子弹飞向二根时,二根就扑向我,我丢了一条腿,二根却丢了命。二根是真正的英雄。二根把铜钱给了我,他说是你给的,他还说你喜欢吃酸枣,然后就合眼了。
秋红听了,泪水就盈满了眼眶。秋红抚摸着铜钱……良久,秋红喃喃地像是自语:二根的手咋举得那么慢……
战场上不曾流泪的秃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秋红,是二根让我先举的手呀。(有删节)
【注】①场面儿:做事太显眼。②出挑:指男女青春期体态、容貌、智能等出众。③活道:做活的本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轻松而具有地方色彩的笔调描写了山东农村人们的生活场景,故事时间跨度较大,情节曲折而有吸引力。
     B.小说缺乏环境描写,但这并不影响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反而使小说的内容更加紧凑,情节更加顺畅而吸引读者。
     C.参军动员大会前,二根让秃子先举手,表明二根不仅做事有板有眼,而且木讷,不想在众人面前说自己的心事。
D.“顶数王二根家和秃子家的地最滑顺了”,即表现出二根和秃子都很会做农活,也是侧写秋红的魅力,富有情趣。
E.结尾一段,不仅照应了上文的“秋红就想”,而且呼应开头,表现了“不讲规则”的秃子对二根救命之恩的感激。
(2)小说一开始就描写了“参军动员大会”的场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秋红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关于这篇小说的主旨,有“爱国说”和“爱情说”两种不同的看法。请就你认同的其中一种看法,谈谈你对小说中秋红“干出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儿”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博士学位
牛津大学魅力超凡,但对17岁的霍金来说,头一年的功课很没意思。他几乎毫不费力就能解答导师出的任何物理或数学问题,轻易地胜利无法带来成就感。他很少做笔记,对很多标准教科书也不信任。一位导师根据一本教科书给全班出了一些题,霍金竟然没做任何一题,导师问他原因时,他花了二十分钟指出了那本书中所有的错误。
进入牛津快三年的时候,霍金开始面临毕业考试的压力。有一件事使情况有些复杂,那就是他已向剑桥大学提出申请,准备攻读宇宙学博士。但是要被剑桥录取,他就必须得到牛津所授予的最高荣誉——第一等学位。霍金的毕业考试成绩在第一等和第二等之间。他必须再参加口试。他很了解自己在学校中的形象,但他低估了别人对他天分的高度评价。当主试者要求他他能谈未来的计划时,他说:“您给我第一等,我将进剑桥,如果我得到第二等我将留在牛津,所以我想您会给我第一等。”结果他们真的给了他第一等。
霍金到剑桥攻读博士时选择了宇宙学,他认为“宇宙学有着定义明确的理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他被分配给一位名叫夏玛的教授,他很快发现夏玛是一位能给他很多鼓励的老师,一位总有时间与他讨论问题的科学家。
第一学期早些时候,夏玛注意到霍金有轻微的语言障碍,霍金的父母和同学也注意到他有点儿不对劲:一个宴会上,霍金倒一杯葡萄酒时,把大部分酒倒在了桌布上而不是杯子里。春季学期前,霍金被送进一家医院接受检查。他被诊断出患了罕见的、无法治愈的运动神经元症。这种病的发展结果是全身肌肉萎缩而瘫痪,但大脑的诸如思考与记忆的高级功能不受损害。通常的预测是当蔓延性瘫痪导致呼吸肌肉失效时,病人会因窒息或肺炎而死亡。医生预言霍金只能再活两年。毫无疑问,霍金深受打击,认为自己可能活不到读完博士。一段消沉之后,他想:“如果我非死不可的话,那也要做些好事再死。”
天文学家霍耶教授是剑桥大学鼎鼎有名的人物,在宇宙的稳态理论上花了很多心血,但他在还没有考虑成熟时,就在一次皇家学会的会议上公布了他理论的最新部分。演讲结束的热烈掌声后,霍耶问大家是否有任何问题。霍金当然也参加了这次会议,而且完全听懂了。他抓着手杖慢慢站起来,会议厅里顿时安静下来。
“你所谈的那个量是发散的(即无限大)。”霍金说。
一时之间,压低了的私语声传遍了听众席:如果霍金说的正确,霍耶的最新成果就是错误的。
“它当然不发散。”霍耶回答。
“它是发散的。”霍金大胆抗议。
“你怎么知道呢?”霍耶高声吼道。
“因为我把它算出来了。”霍金慢慢地回答。
一阵使人窘迫的笑声传遍了会场。霍耶对这个傲慢的年轻人感到非常愤怒,认为霍金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但霍金与其他人指出,霍耶不应该公布尚未证实的结果,是他不讲学术道德在先。
霍金的病情很快恶化:走路极困难,有时会重重摔一跤;说话的声音变得莫名其妙,不再只是普通的模糊。但没有任何变化能减慢他的研究进度,事实上,他的研究工作进展得更快,并且比他过去学术生涯中曾做过的都要好。
一天晚上,在会剑桥途中的火车上,霍金一时默默地注视着窗外,车内的朋友们正在争论着彭罗斯①的一些数学论点。突然,霍金产生了一个想法,他向坐在对面的夏玛说:“如果把彭罗斯的奇点理论,运用到整个宇宙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就是这个简单的想法,将他推到了成为超级科学巨星的路上。把奇点理论运用于宇宙研究绝非一个简单问题,几个月内,夏玛注意到这位年轻的博士生正在做一件的确很特殊的事情。当霍金对自己思想背后的数学感到满意时,就开始写博士学位论文。论文最后一章是极有才气的研究成果,幸亏有了这一章,才使霍金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从那时起,这位23岁的物理学家就可以自称为霍金博士了。
(摘编自迈克尔•怀特、约翰•葛瑞本《霍金传》,邱励欧、王滋译)
       【注】①彭罗斯:罗杰•彭罗斯爵士(Sir Roger Penrose,1931年8月8日~),英国数学物理学家,牛津大学数学系名誉教授,在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方面有杰出贡献。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文章交代霍金在牛津大学期间的突出表现,为写他后来能进入剑桥大学攻读宇宙学博士并取得成功做了铺垫。
B. 文中引用人物的语言,不仅表现了人物的特点,也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使传记具有特别的感染力。
C. 皇家学会会议上,“霍金慢慢地回答”表明他已经有语言障碍,“使人窘迫的笑声”则即针对霍金又针对霍耶。
D. 火车上那个“简单的想法”并不简单,它是霍金广泛学习和长期研究的结果,它使霍金跻身为超级科学巨星。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