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浙江金华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3-4-10 14:45:36

 

点击下载:浙江省金华十校2013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3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豌豆( wān)    稍息(shào)    宁愿(níng)     蜚声中外(fēi)
    B.骨髓( suǐ)     荫庇(yìn)     辐辏(còu)     解甲归田(xiè)
    C.疱疹( pào)    胡诌(zhōu)     觇视(chān)    家给民丰(jǐ)
    D.因为( wéi)    弓弩(nǔ)      桅杆(wéi)     瓮中捉鳖(wè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2013年语文考试说明“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的表述,表明对《(论语)选读》的考察似乎会更强调评判标准,杜绝考生想当然的所谓“有个性”的评判。
   B.中国要进一步地对外开放、进一步地溶人世界,加强海洋建设是必须的,与往年一样,今年的国防预算也包含在国家总预算的草案内,是这次人大会议的16项议程之一。
   C.“吗”一般情况下是用在疑问句句末;“嘛”一般表示事实或道理显而易见,有提示或辩解语气。当助词使用时,二者都是轻声,“吗”还有第三声的发音,即专用词“吗啡”。
   D.三鹿奶粉事件后,牵扯出来的不合格的奶制品数不胜数,对于“你对中国国产奶粉有信心吗”的追问,崔永元直接了当的回答,又引发了人们对国产奶制品的热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2012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健儿即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也终因技不如人,无缘金牌,令人扼腕。
   B.自从2009年电影《阿凡达》将潘多拉的魔盒打开,3D精彩佳作频频挑战和装点荧屏。进入2012年李安的《少年派奇幻漂流记》再次使3D电影炙手可热。
   C.我们用30多年的改革开放、60多年的社会主义,让13亿人口的大国迅速崛起,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世界另眼相看,靠的就是无懈可击的制度模式。
   D.遵照上级指示,今天我在会议上对上一年度的财政支出情况作了汇报,以上总结可能挂一漏万,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学学习的专业很多时候并不能决定毕业后的工作方向,但大学所培养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活动能力,却往往成为日后从事各项工作的基础所在。
   B.近十年来,“土地”一直是人们的关注点,因为它牵涉到房子、征地拆迁和GDP增长——前者关联着市民的神经,中者关联着农民的神经,后者关联着官员的神经。
   C.在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房山区受灾面广受损严重,为保证受灾居民有房可住的目的,政府部门正在加快安置房建设。
   D.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是一座城市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标志,与之紧密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故事,让这座城市具有了浓厚的历史品位和人文氛围。


5.中国邮政的徽标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好评,它图形简约而内涵丰厚。请根据梅图特点说明其内涵。(4分)
                                                                                     
6.请选择你熟悉的一种花卉,写一个句子,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3分)
    示例: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7.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5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传统的价值观。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孩子也是最基本的“消费项目”之一,而如今“孩子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家庭生活面临的三大困难之首。据调查,有83.4%的人认为“子女培养成本”非常高,超出自身承受能力;有45.5%的人认为子女培养的成本“远高于利益”,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30%以上。主要项目包括学费、杂费、补课费、择校费、赞助费、上学的交通费等,其中近七成费用为扩展性支出。父母培养一个孩子所需的费用,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毕业,由2003年的49万增加到了70万。
    请就上述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在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中,秩序并不是一种随意达成的状态,而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状态或情势。滕尼斯划分了两类秩序:一类是共同体的秩序,它的产生立足于 “意志的协调一致,基本上是建立在和睦的基础之上,通过习俗与宗教产生并改良”;另一类是社会的秩序,它是“以聚合一起的,联合的选择意志即惯例为基础的,通过政治的立法获得其安全,通过公众舆论而得到其思想的和有意识的解释,即获得自我辩护”。
    秩序是在分工和交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随着它们的变化而调整和变动。对于一个共同体或社会来说,秩序的起源方式可能是多样的,甚至是偶然的。
    秩序起源后,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期才能发挥功能并进行再生产。秩序维持的基本条件有:(1)暴力手段是垄断的而不是分散的,防止了共同体或社会内部冲突的无限扩大:(2)建立了有效的惩罚和激励机制,能对行为者行为产生必要的约束和引导;(3)具有对弱者的最低限度的保护机制,可以把各种关系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4)能发展起调节或协调内部关系的中介物,使行为者之间能够正常地、便利地交往,并形成相对稳定的预期。
    秩序在形成过程中被赋予了价值或意义,承载着特定群体的目的或所有群体达成的共识。用布尔( Bull)的话说,“社会生活的秩序并非个人或群体之间达成的任何一种情势,而是一种能带来特定结果的格局、一种能实现社会生活中某些目标或价值的安排。”因此,秩序是具有价值意义和目标取向的,是共同体(或社会)内部关系以及共同体(或社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集中反映。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说:“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作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中国古代的老子对“善”的推崇,孔子对“仕”的诠释,都是对秩序赋予的最高价值。在现代社会,秩序实现的价值可以被归纳为:生命的安全、遵守承诺和保护财产,或者是生命、真理和财产。因此,社会生活的秩序是指“一种能维持社会生活达到这样一些基本的、首要的或普遍目标的人类活动模式”。当然,这种目标赋予秩序终极性的价值要求,是理想的秩序功能。
8.下列对“秩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秩序是具有价值意义和目标取向的,是共同体内部关系以及共同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集中反映。
   B.秩序是在分工和交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它们的变化而调整和变动的。     C.秩序基本上是建立在意志的协调一致及和睦的基础之上,通过习俗和宗教产生并改良的。
   D.秩序是在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中,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状态或情势。
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一些国家,犯罪行为泛滥,社会成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这说明其社会秩序在形成过程中没有被赋予价值。
   B.垄断的暴力手段、有效的惩罚和激励机制都是维持秩序所必须的,否则社会内部就无法约束行为者的行为和防止内部冲突。
   C.社会生活的秩序中个人与群体的利益总是无法达成一致的,因此社会生活秩序只能以群体的目标来安排。
   D.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以,对以任何形式建立的任何组织都不能予以取缔。
10.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建立良好的秩序的条件。(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四个男人和一个盒子
[美国]巴纳德
    他们带着的盒子里装着一个奇怪的承诺,而只有这个承诺让他们在这致命的雨林里保持前进……四个憔悴不堪的男人从原始的森林走来,他们就像人类在睡眠中走路般地走着,又好像有一个监工拿着长鞭在驱策他们一样,忍耐力已经到达极限了。他们的胡子缠结在一起,皮肤上都是溃烂的伤口,还有水蛭吸他们的血。他们彼此憎恨,那是一种被责任和无止尽的森林所限制的恨。随着时间的过去,他们更恨那个盒子。然而,他们还是小心地带着它,就好像它是圣经里诺亚的方舟一样。
    “我们必须把马葛拉夫的东西带到目的地,”他们无奈地说,“他是个好人,我们向他保证过。”
    对于到达终点后的奖赏他们没说什么,但每个人都在心里念着想着。他们跟着马葛拉夫到这个绿色的地狱来是因为他事先付了很多钱给他们。现在他死了,他们却还活着。死亡击倒了他——一些急性的热带传染病结束了他的地质学狂热。如果马葛拉夫要他们带的是黄金,他们对整件事会觉得较有头绪。但马葛拉夫曾经笑着对他们说:“科学上已经发现有些物质比黄金更有价值。”
    本来他们认为马葛拉夫已经失败了,他在森林里找到的只有死亡。然而事情又似乎不是如此,他交给他们带回去的盒子颇重,这个盒子是他自己做的,质地很粗糙。当他知道自己已经注定要死时,他把盒子包好封住,里面装着只有这个科学家自己知道的秘密。
    “这个盒子必须靠你们四个人合力才能搬回去——每次两个人,”马葛拉夫这样告诉他们,“你们必须轮流,我要你们每个人答应我随身带着它,直到安全送达为止。你们可以在盒盖上找到地址,如果你们能把它送到海边我的朋友麦当劳教授那儿,那你们所得到的将比黄金更有价值。你们不会失败吧?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你们一定会被奖赏的。”
    他们答应了,因为他是个垂死的人,而且他们尊敬他。有很多次,当森林里无止尽的单调沉闷快要吞蚀他们的时候,就是他的人格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否则,他们可能已经无法避免地吵起来了。然后,马葛拉夫对他们笑一笑就死了。他安静地死去,就像他做所有事一样。
   他们把他葬在森林的深处,脱下帽子向他致敬。当泥块掉进墓穴时,整个森林显得更大更具有威胁性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变得矮小许多。一种恐怖的孤寂随着马葛拉夫的去世吞噬了大家,每个人都害怕自己会像他一样死在无人知的森林里。
    他们是一个很奇特的组合:巴利是个学生,麦卡第是个厨师;强生是个落魄的无业游民;还有吉米•赛克斯,是个水手。赛克斯有罗盘和地图,当他们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他总会拿出来仔细研究一番。他们很想念马葛拉夫,以前他总是能在不可思议的混乱危险中找到继续前进的理由;而现在,他没有办法再用他的乐观主义来鼓舞他们了。起初,他们还能互相交谈,声音对他们而言是很重要的……很快地,交谈的内容只剩下对他们所带的盒子的诅咒,因为他们必须吃力地抬着它穿过重重森林……然后,沉寂吞蚀了每个人。最后是比沉寂更糟糕的事。强生变得神经兮兮;麦卡第的脸则变得愈来愈深沉郁闷;至于赛克斯,他对这像高墙一般,会使人陷在里面的丛林产生了一种无以名状的恐惧。他念着他家,又说他几年来一直想找机会回家看他太太和孩子——而现在却永远回不去了。学生巴利很少说话,但有个女孩一直盘绕在他的脑海。每次想到那女孩一定会联想到那舞会、月光下的散步,和最后一天含泪的道别。
    有时,他们其中一人会祈祷——用一种喊叫的方式,其他人听来还以为是诅咒;上帝创造了这个可怕的丛林,这些怪异的树和花,它们是那么的巨大以致于人好像变成侏儒了。然而,人是永远无法战胜自然的,所以只好屈服。即使当马葛拉夫跟他们在一起时,他们之间也还常有口角和争执,但他的人格和他的理由——最后也变成他们的理由——总能平息这些争吵。现在,剩下的只有马葛拉夫的盒子,他们的力气愈来愈小,盒子似乎愈来愈重。当其他事情已经变成不太真实时,它的重量却似乎更真实。他们的心里反抗这一切,这盒子的重量却把他们的身体结合在一起;当他们想分开时,它把他们锁在一起。一次又一次的轮流已经变成一种例行的机械化的动作,使他们忘了要分开;如果只有两个人的话,很可能他们已经放弃了。他们恨这个盒子就像犯人恨他们的镣铐一样,但他们还是带着这个盒子就像当初他们承诺马葛拉夫会做到一样。
    突然间,奇迹一般,展开在他们眼前的不再是黑暗的丛林。
    “天啊!”赛克斯叫着,“我们做到了!”他们所要的只求能把盒子送到,而现在他们做到了。最后,他们找到了那穿着皱巴巴的白西装,已经退休了的教授。休息过后,麦当劳教授给他们食物吃,然后他们把对马葛拉夫的承诺告诉了他,并提了报酬的事。可是,老人伸出他的手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
    “我什么都没有,”他说,“除了我的感谢外,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们。马葛拉夫是我的朋友,他是个善良有智慧的人。你们守住承诺,做到他所要求的事,我所能做的只有谢谢你们。”
    “报酬在盒子里!”强生用嘶哑的声音大声说。
    “打开它!”塞克斯饥渴地回应道。
    盒子里的东西让所有人傻了眼——除了沉重的石块还是沉重的石块!
    厨师麦卡第爆发了。“我总认为那家伙是疯子。竟然告诉我们会得到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东西!”
    愤怒写满了三个男人的脸。
    只有学生巴利说:“冷静点,朋友们,我们确实得到了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东西!”
    (有删改)
11.设置悬念是小说创作的常见手法,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请指出作者在文中设置的两个悬念。(2分)
                                                                                     
12.简析标题“四个男人和一个盒子”的作用。(4分)
13.文中多次写到原始森林,请概括它的特点,简析它的作用。 (4分)
                                                                                     
14.马葛拉夫一直没有正面出现,但这一人物给人印象深刻,请结合小说内容赏析其形象。(5分)
                                                                                     
15.小说最后一句话中的“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东西”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比黄金更有价值?请结合文意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5分)
                                                                                     
三、古代诗交褥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与孙司封书(节选)
曾巩
    运使司封阁下:窃闻侬智高未反时,已夺邕邑地而有之,为吏者不能御,因不以告。皇佑三年,邕有白气起廷中,江水横溢,司户孔宗旦以为兵象,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拱。拱不听,宗旦言不已。拱怒,诋之曰:“司户狂邪!”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拱又不从。凡宗旦之于拱,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度拱终不可得意,即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日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
    宗旦事祖母尽心,贫几不能自存,好议论,喜功名。巩尝与之接,故颇知之。则其所立,亦非一时偶然发也。世多非其在京东时不能自重,至为世所指目,此固一眚。今其所立,亦可赎矣。巩初闻其死之事,未敢决然信也。前后得言者甚众,又得其弟自言,而闻祖袁州在广东亦为之言,然后知其事,使虽有小差,要其大概不诬也。况陈拱以下皆覆其家,而宗旦独先以其亲遁,则其有先知之效可知也。以其性之喜事,则其有先言之效亦可知也。以阁下好古力学,志乐天下之善,又方使南方,以赏罚善恶为职,故敢以告。其亦何惜须臾之听,尺纸之议,博问而极陈之。使甚事白,固有补于天下,不独一时为宗旦发也。伏惟少留意焉。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拱     策:预计
    B.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     略:掠去,掠夺  
    C.至为世所指目,此固一眚     目:用眼睛看着
    D.使虽有小差,要其大概不诬也     要:要领,关键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凡宗旦之于拱,以书告者七                 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
    A.     B.
         且以一璧之放逆强秦之欢                   臣请人,与之同命
         则其所立,亦非一时偶然发也               而宗旦独先以其亲遁
    C.                                     D.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依智高还没有造反时,孔宗旦就已经有所察觉,并且多次向上级官吏陈述自己的主张,认为“不可不戒”;但他的观点始终没有被接受。
    B.作者曾与孔宗旦有交往,认为宗旦这一次立功,并不是一时的表现,偶然的行为,凭着他好管事韵性格,可推知他会在事前说话。
    C.作者追叙了孔宗旦生平轶事,进一步证明其“先告”“死节”的真实可信。最后点明致书意图——白宗旦之事,补天下之失。
    D.全文有叙述,有描写,有议论,纵横反复,语调哀婉,措辞恳切,畜近旨远,在为孔宗旦讼冤的同时,陈说了天下治乱得失之理。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宗旦怒日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3分)
                                                                                      
    (2)使其事白,固有补于天下,不独一时为宗旦发也。(4分)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感旧歌者
元•戴表元
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
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
    【注】李龟年:唐开元间乐工,常出入王侯之第,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
2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         的形象,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2分)
22.简析这两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5分)
                                                                                    
(三)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23-24题。(5分)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23.“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别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陈述。(2分)
                                                                                    
24.本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请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贡日:《诗》云:“             ,            ,”其斯之谓与?        (《论语》)
 (2)          ,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
 (3)直栏横槛,           ;           ,多于市人之言语。      (杜牧《阿房宫赋》)
    (4)其间旦暮闻何物,            。            ,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5)山寺钟鸣昼已昏,            。人随沙岸向江村,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哲学家冯友兰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历来的著作家,凡是有传世之作的,都是呕出心肝,用他们的生命来写作的。为什么如此呢?因为欲罢不能。
    生活中,有人为艺术欲罢不能,有人为慈善欲罢不能;也有人为金钱欲罢不能,有人对游戏欲罢不能,还有人对毒品欲罢不能……这“欲罢不能”,也许缘于艺术本身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也许缘于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不懈追求,也许缘于个人欲望的难以满足……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请以“欲罢不能”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明确。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