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上海高考预测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37 73高考网 2013-4-25 20:53:59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画树法
①凡画山水,林木当先,峰峦居后。峰峦者,山之骨骼;林木者,山之眉目。未见骨骼先见眉目,故林木须要精彩。譬诸人形骨骼匀停,而眉目俗恶,乌得成佳士?譬诸军旅前锋不扬,何以张后队?故古人未练石先练树。
②况山林非园林可比:园林木植栽培修理,梃干端直,枝叶葱茂,故绘之者易;山林木植,深岩无主,听其荒滋,小者桮棬①,大者巑岏②,不凿其真,无伤其直,阴森鼪径,响挂空潭,云栖之,露袭之,纵横而出,无不顺适其性,克全其天,故绘之者难。夫惟胸涤尘埃,气消烟火,操笔如在深山,居处如同野壑,松风在耳,林影弥窗,抒腕探取,方得其神。否则虽绘其形,如园林之木植,不能得其天然之野态。
③且树法非石法可比:石有皴擦点染,犹可藏拙;树则筋骨毕露,少有背逆,人即见之。故绘之者必用笔法,或用钉头鼠尾,或用蜂腰鹤膝,务要遒劲,一笔数顿即成梃干,不可回护。一笔要当一笔用,如一笔气力不到则败矣。一笔败则通身减色,而烟火市气由是而出。子其慎之! 
 (节选自清朝布颜图《学画心法问答》)
【注释】①桮棬(bēi quān),杯子。②巑岏(cuán wán),山耸立的样子。

22.第①段中画线句对阐明事理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第②段,用自己的话说明画山林树木之难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郑板桥画竹主张“意在笔先”,本文哪句话与其有相通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列句子不是写“画树法”的一项是(     )。(3分)
A.不凿其真,无伤其直             B. 胸涤尘埃,气消烟火
C.或用钉头鼠尾,或用蜂腰鹤膝     D. 一笔数顿即成梃干,不可回护
26.本文谈“画树法”,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写作  70分
27.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当你作决定时,更需要接受别人的意见还是坚持自己的见解?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写成诗歌。②不少于 800 字。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浦东新区2013年高考预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  阅读  80分
(一)(16分)
1.北欧城市建筑从内到外呈现出的历史与现实的和谐统一性。(2分)
2.以此证明北欧文化受欧洲文化中心的重大文化思潮影响甚微,(1分)具有从传统到现代的审美转型的历史文化优势。(1分)
3.A(3分)
4.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生了变异,甚至遭到破坏;(1分)近代以来中国审美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1分)政治动荡时期,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不被提倡。(1分)
5.B(2分)
6.①合理发掘传统文化的积极元素,注重和工业时代审美与现代科技能力相结合,使其成为现代审美中的一种自己文化的主体元素。②在保持本国审美文化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合理吸纳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③开展全民美育教育,提高国民审美素质和文化水准。④鼓励知识界在提升国民审美素养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答出1点得1分,答出2点得2分,答出3点得4分)
(二)(21分)
7.母亲惶恐不安,源于自己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担忧;(1分)而对说梦都是反的则是为了安慰儿子;(1分)两者看似矛盾,却都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1分)
8.承上启下。第一句紧承第⑨段概括父亲流泪而不露的刚强;第二句开启下文,引出我的父亲有泪不轻弹的刚强。(2分)
9.“砸”字极显一滴眼泪的分量(1分),既表现了父亲眼泪中所蕴含的对儿子深沉的爱,(1分)也表现了“我”对父爱的感受之深。(1分)
10.AE(6分)
11.借邓肯的悲情故事和悲伤诉说,巧妙地阐明父母的眼泪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都是对子女真情的流露。(1分)在内容上与前面写父母的眼泪相照应,(1分)从而进一步拓宽揭示了天下父母之爱的无私与伟大,深化了全文主旨。(1分)
12.眼泪“挤”疼大海,运用比拟手法,以有形写无形,又用一滴水和一滴眼泪做对比,(1分)形象揭示了一滴眼泪的感染力量,突出了泪水中承载着血浓于水的无比厚重的亲情之爱。(1分)这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把作者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深化了文章主旨,也令人回味。(1分)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呼应,并点题,使结构浑然一体。(1分)
(三)(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低绮户(2)都门帐饮无绪(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4)惠风和畅(5)人面桃花相映红(6)教然后知困(7)佳木秀而繁阴(8)辅车相依
(四)(8分)
14.小令(1分)      15.D。(3分。本词与李白的诗意不合)
16. 两句巧用空间转换,分别从行者与送者的角度表现离别的沉重与不舍(1分),其中“蒲帆重”写行者行舟别离时的心情之重(1分),“粉泪香”写送者目送行者远去时的内心之悲(1分),两句互为对偶,各写一方,于自然的时空转换中,将惜别之情,写得深挚感人。(1分)
(五)(17分)
17.(1)没有。(2)希望。(3)安排……住馆,给……安排住宿。(4)痛恨,憎恨。(每小题1分)   
18. B。(2分)
19.(6分)(1)(我们)斋戒后恭拜使者,用十辆车子给孟尝君送去美石。(2)命人驾车赶去向客人道歉,亲自迎接泗水人,迎请石头进入宗庙,用来做磬。
20.(2分)不满孟尝君倨傲不敬:孟尝君将泗滨人以隆重礼节敬献的美石随意丢在朝会的外面。(1分)不满孟尝君失信:先以祭祀做磬为由求石,结果却命令用那些美石来制作柱础。(1分)(学生如能归纳出孟尝君的两个行为,即可给分)
21.(3分)要点:评价不论褒贬,都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一:孟尝君不愧为(战国四)君子。(1分)虽大意疏忽失信于民而致国生后患,但知错即改,真诚补过,仍不失为君子。(2分)
参考答案二:孟尝君不过是以自己利益为中心的小人。(1分)未见危险,即不顾信义,怠慢宾客,待到发现祸患降临,才不得不做出改过姿态。(2分)
【参考译文】 泗水岸边盛产美石。孟尝君做薛公,派使者用钱去求取它。泗水岸边的人问他说:“您用这石头做什么呢?”使者回答说:“我们的君主被封在薛地,将要尊崇宗庙的祭祀典礼,演奏朝会上的雅乐,要是没有您这里的美石,就没有办法制成石磬。派下官向您的属下恭敬地提出请求,希望您能考虑这件事。”泗水边的人很高兴,告诉乡里的父老,斋戒后恭拜使者,用十辆车子给孟尝君送去美石。孟尝君招待泗滨人住下,却把美石丢在朝会的地方。
有一天后宫的柱础空缺了,孟尝君就命令用那些美石来制作柱础。泗水岸边的人出言责备孟尝君说:“我们那里的石头,是天地生成的。从前大禹平息水灾的时候,命令乐官后夔取来进献给郊庙,用来调和八音,各种乐器的声响都依附它,用土石作为贡品,就定为本地的特产,恭求了神明,一点也不敢轻慢。您派使者来我们这里请求说:‘要用它来尊崇宗庙的祭祀典礼’,我们那里的人畏惧您的威势,不敢不敬献,虔诚斋戒,恭拜使者,把美石送给您。您把它丢在朝会的外面,也没有确定的命令,我们又不敢为它请命。现在从馆人那里听说:‘将用它来做后宫的柱脚石’,我们实在不敢相信。”泗滨人不辞而别。来自各国的宾客听到这件事后都离开了。
于是秦国和楚国合谋讨伐齐国。孟尝君非常恐惧,派人驾车赶上去向客人道歉,亲自迎接泗滨人,迎请美石放入宗庙,用它做磬。各国的宾客听说这事都回来了,秦国和楚国的军队也解围而去。
君子说:“国君的举动不可以不慎重,就跟这件事一样啊!孟尝君因一块石头失信,天下人都憎恨他,更何况被贤能的人所怪罪呢!虽然这样,孟尝君也算是个能弥补过错的人,所以齐国又强盛起来,不也是应当的吗!”
(六)(12分)
22.用人们熟悉的生活现象作类比,以反问句,(1分)通俗而鲜明地阐释“画山水,林木当先,峰峦居后”的道理。(1分)(如答“阐释古人未练石先练树的原因”只给1分)
23.山林树木自然生发而形态万千(1分),其天然野态神韵不容易表现。(1分)
24. 操笔如在深山,居处如同野壑,松风在耳,林影弥窗,抒腕探取,方得其神。(2分)
25.A。(3分)
26.文章先阐释“先练树”的道理,再阐明画树之法。(1分)而谈画树之法,主要阐述学习画树的步骤与方法(1分),即先领会山林“天然野态”神韵之法,再掌握画树的笔法。(1分)。
【参考译文】大凡画山水,画丛林树木处于首位,山峦放在其次。山峰层峦,是山的骨骼,而丛林树木是山的眉毛、眼睛。没有看到骨骼就先看见了眉毛、眼睛,所以丛林树木必须画得有精神有神彩。就好比人的形体,骨骼均匀适中,但眉毛、眼睛庸俗丑劣,怎么能够成为美的人呢?又好比军队,先头部队不振作,又怎么来部署后面的部队?所以古代的人还没学习画石头,就先学习画树木。
况且山间的林木也不是园子里的树木可以相比的:园子里的树被栽培、修剪、整理后,树杆端正挺直,枝叶繁茂,所以画它就容易;山间的林木生长在深山无人照看,任随它胡乱地生长,小的似杯子般矮小,大的如山峰般高耸,不曾损坏它的原貌,不妨碍它的伸展,树荫遮蔽着鼠鼬往来的小路,水声高悬在澄明清澈的潭面,乌云漂浮树间,白露沾湿丛林,纵横交错丛生,无不顺应树的天性,而得以保全其自然,所以画它也就困难。只有清除胸内的尘念,屏除心中的燥气,拿起画笔就像身处深山之中,住处如在荒野沟壑,松树间的风声就像在耳中回荡,树林的影像好似布满了窗子,放手画去,捉住意象,这才能抓住它的神韵。否则即使画出它的外形,也如同园子里的树木,不能画出那天然的野生的形态。
并且画树的技法也不是画石的技法可比:画石法有皴、擦、点、染,还可以掩藏技法的拙劣;画树却要枝脉全部显现,稍微有些错位,别人就看见了。所以画树的一定要选用笔法,有的使用钉头笔法或鼠尾笔法,有的使用蜂腰笔法或鹤膝笔法,一定要做到强劲有力,一笔下来停几下就画成了树杆,不可以补救。一笔下来就要当一笔用,如果一笔下来气力不到位,那就成了败笔了。一笔画坏了,那么整个树就逊色,而市井俗气也因此就产生了。您一定要慎重啊!


二   写作  70分
27.(70分)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基准分67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52—62)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病句。
四类卷(21—38)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恰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 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
 (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去多,酌情扣1—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