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余多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现。
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徒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1943年4月作于四川客寓
(节选自《你的微笑》)
19.文中说“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徒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请分析这句话的含义。(4分)
20.文中多次写到李叔同的仪表,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5分)
21.有人以“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来评价李叔同的人生境界,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他是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的。(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本周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下面是李军和留学生约翰QQ聊天的对话内容,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6分)
约翰:李军,这个周末我们一起踢足球去,好吗?
李军:①
约翰:②
李军:中秋佳节是中国很重要的节日,据说最早是源于人们向月亮女神献祭,但到了现代,中秋只是代表朋友或家人的团圆而已。
约翰:在中秋节你们都做什么呢?
李军:③
约翰:有什么特殊的食品吗?
李军:最特殊的食品是月饼。月饼又称宫饼、团圆饼等,是由祭月贡品发展而来的。中秋节吃月饼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它预示着团圆美满。
约翰:月饼我吃过,有好多种馅儿,很好吃的。
李军:是的,这次我从家里回来一定给你带几块。
约翰:太好了,谢谢!
23.下面是“服装品牌状况示意图”,请根据图表情况,完成相关内容。(6分)
从“流行效力”看,精品品牌是一条 ① (不超过8个字),始终保持在同一高度,流行效力持久;仿冒品牌效力直线 ② (不超过15个字);流行品牌是圆滑的弧线, ③ (不超过25个字)。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许多人声名远播的成就并非来自于所学专业,而是专业之外的作为。
鲁迅和郭沫若,本来是去日本学医的,最后却都成了一代文学巨匠。
余秋雨本来是搞戏剧教育和艺术理论的,但让他闻名于世的不是学术专著,而是文史散文。
黄渤自小喜欢唱歌,高中毕业后组建了一个“蓝色风沙”乐队,可倾心付出近十年的音乐事业却一直没有起色;无意间被宁浩相中,《疯狂的石头》让他在银屏上“疯狂”起来,终于登上了第46届金马奖影帝的宝座。
成功道路有多条,一条路走不通时,不妨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换一条路径,换一种思维,说不定会柳暗花明。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潮州市201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科答案
1.A(A、jiá/xié,chì/zhì, hún/hùn B、tī/tì,yǔ, zhé/shé C、nǎn,dǐng/tīng, mó/mú D、tì,piào/piāo,qiáo)
2.B(应改为“明察秋毫”。“ 明辨是非”的意思是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而“明察秋毫”的意思是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所以“明察秋毫”更符合句意)
3.B(A.搭配不当,“有很高的收视率”的主语不是“孟非”,而是“他主持的节目”。C.句式杂糅,可改为“因为练习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D.时态错误,“将”与“参加了”矛盾。)
4.B(这段文字主要写韩寒的与众不同,②总括全文,所以排在最前面;⑤承接②郎朗、姚明突出二人的特殊之处;③内容与⑤相对;①④承前文的“没有门槛”)
5.B(A.劝,动词,鼓励。C.毁,动词,诋毁。D.矜,动词,自夸。)
6.D(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B.代词,代鄱阳贼/代词,代吕蒙;C.介词,把/介词,因为;D.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7.B(①陆逊二十一岁开始做官,与军事才能无直接关系。②表现陆逊体恤百姓。⑤陆逊评价淳于式,与军事无关。)
8.D(“还需要观察才能确定”与原文不符。)
9.(1)陆逊比陆康的儿子陆绩长几岁,所以在家替陆绩管理家务。(“年长于康子绩”、“纲纪”、句意各1分)
(2)这确是有德行的人应该做的事,只不过他人不能做罢了。(判断句、“长者”、“顾”各1分)
(3)(关羽)因为以前有大功,心中便骄傲放纵,只图北进,而没有怀疑我方。(“逸”、“务”、“嫌”、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陆逊字伯言,吴郡县人。本名议,世代为江东大族。陆逊年少时失去父亲,跟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庐江长大。袁术与陆逊有怨仇,将攻打陆康,陆康叫陆逊及家人、亲戚回到吴县。陆逊比陆康的儿子陆绩长几岁,所以在家替陆绩管理家务。
孙权做将军时,陆逊二十一岁,开始在将军府中做官,曾任东西曹令史,后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并兼任县令。这个县连年大旱,陆逊开仓放粮以救济贫民,劝勉和督促农桑生产,使百姓蒙受利益。当时,吴、会稽、丹杨三郡很多老百姓因逃避赋役而藏匿起来,陆逊向孙权陈述便国利民的事,请求招募他们。会稽山贼的首领潘临,很久以来成为当地的一大祸害,历年官府都没能捉住他。陆逊率领手下招募的兵,进入深山险地实行讨伐,所到之处山贼都被降服,陆逊的部队发展到二千多人。鄱阳县贼帅尤突作乱,陆逊又前往讨伐。孙权任命他为定威校尉,驻兵利浦。
孙权把他的哥哥孙策的女儿许配给陆逊,多次向他征询世务,陆逊建议说:“当今英雄各据一方,豺狼一样的人在暗中窥伺,要想战胜敌人,平定祸乱,没有军队不成事。而山寇惯匪,凭据深山险阻之地。这一心腹之患还没有消除,就难以图谋向外发展,可以大规模地部署军队,攻取他的精锐部分。”孙权采纳了他的建议,叫他做帐下右部督。适逢丹杨贼帅费栈接受曹公委任,煽动山贼替他做内应,孙权派陆逊讨伐费栈。费栈党羽很多,而带去的兵很少,因此陆逊多树牙旗,各处布置鼓角,晚上潜入山谷间,擂鼓呐喊,向前推进,贼兵即时解散。于是分别处置丹杨、新都、会稽三郡的山贼,强壮的当兵,羸弱的补充民户,获得精兵几万人,长期的祸害一下荡除,所过之地秩序清静,回兵驻扎在芜湖。
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攻击陆逊非法掠取百姓,骚扰地方。陆逊后来到京都,谈话之间称赞淳于式是个很好的官吏。孙权说“淳于式告你的状,而你推荐他,这是为什么?”陆逊回答说:“淳于式意在保养民力,所以告我的状。如果我又诋毁他以扰乱您的视听,这种风气不可滋长。”孙权说:“这确是有德行的人应该做的事,只不过他人不能做罢了。”
吕蒙为了麻痹关羽,假托有病回建业,经过芜湖时,陆逊前去看望他,对他说:“关羽同我们边境邻接,您怎么大老远回京都,以后不值得忧虑吗?”吕蒙说:“诚如你所说的,不过我病很重。”陆逊说:“关羽夸耀自己的勇猛气概,欺凌别人,因为以前有大功,心中便骄做放纵,只图北进,而没有怀疑我方。现在又听说你病了,必然更加不作防备。如能出其不意,一定可以生擒关羽,把他制服。你去京师见了主上,应当好生制定计策。”吕蒙说:“关羽素来勇猛,很难对付,而且已占据荆州,大树恩惠和威信,加之以往有功劳,胆量气势更盛,现在还不容易打他的主意。”吕蒙到了京师,孙权问:“谁可以接替你?”吕蒙因答说:“陆逊思虑深远,才能足以担负重任,从他的谋虑来看,将来定可以大用。而现在他还不太出名,不是关羽所畏忌的,(要找接替我的人,)没有比这个人更恰当的了。如果要任用他,应当让他对外界隐蔽起来,不出头露面,而在暗中观察形势,寻找机会,然后定可以成功。”于是孙权召见陆逊,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都督,代替吕蒙。
10.
(1)①开得最早,春风最先吹出了梅花的嫩蕊,女子们最先把梅花与钗饰插在头上;②格调最高,梅花如瑶池仙子般高洁,众花都无法与之相比,只有月亮才配与梅花相伴。(开得最早,格调最高,各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
(2)词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先春而开的冷艳幽姿,(1分)表现出词人对梅花的高洁品质的喜爱之情,(1分)也借赞美梅花,表达了自己虽然遭遇挫折,但仍然要保持清高孤傲,卓然不群的品质的襟怀。(2分)
11.(1)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2)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3)群季俊秀 独惭康乐
(4)闾阎扑地 青雀黄龙之舳
12.B C(B.根据原文第2自然段的表述可知,四大名著的真实作者是被人争议不断,而并没有提到四大名著的真实作者没留下自己的姓名。C.原文第2自然段末引用胡适“如果把新诗的堡垒攻克下来,白话文学的革命就彻底胜利了”这句话,是说明“胡适当年发动白话文革命,阻力最大的也是诗”,并不是说明“白话文学的革命没有彻底胜利”。)
13.C(根据原文倒数第2自然段可知,蔡元培主张美育和智育并重,强调美育的审美作用,并没有直接主张“诗教”。)
14.宗教能抚慰人心,安妥灵魂,让人的心灵有所寄托,(2分)中国诗在民众中有神圣的地位,有宗教性的作用。(2分)
15.因为诗歌有唤醒一个人心灵,让人深受感动的力量,(2分)而且,诗歌的力量一旦深入人心,一种和诗有关的价值观,那种审美的、艺术的思想,就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设计。(2分)
16.(1)文中第二段“桑有纤弱的身子,纤长的颈,纤秀的臂,纤美的足”可以看出她外在纤弱、秀美、婉约的特点。(2)文中文中第二段“桑常常独自发呆,然后,红了唇,红了脸,红了眼圈,红了窗外风景”或“她写,江南好。纸揉成团,又取另一张纸。再写,江南好。再揉成团,再取另一张纸”或“老爷说,总写这三个字,料你是想家了。桑浅笑不语。笔蘸着浓墨,手腕轻转。三个字跌落纸上,桑只看一眼,便揉成团。旁边堆起纸山,老爷摇摇头,满脸无奈。”可以看出她内在多情、痴情、内敛(软弱)。(每1点,关于“桑”的描写1分,形象特点1分)
17.(1)内涵: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或比喻的手法,用外表的静穆和衣服反射出的颜色传达出了“他”的内心失望,同时也传递出“他”情感的细腻和热烈(手法1分,情感2分)。
(2)作用:为下文男人在北方大院的血战埋下伏笔(1分),同时与故事结局悲壮之美相照应(1分)。
18.本文的主旨是:爱,是信心,是希望,是活着的全部理由和支柱。没有爱的活着,是比死更难受的折磨。一个为爱所生的女子因爱死去,这种死是对真挚爱情的捍卫。
对于桑的死,作者安排的似乎有点突兀,牵强。初读,让人感觉作者也许没了法子结束故事,只好如此的搪塞,草率。细想,不这样,又该如何呢?只有桑死,才是美丽的,故事也才是完整的。在选择怎样死时,作者匠心独运,巧妙处理,“大夫说她想死,于是就死了。”“一个人悲伤到极致,一个人想死到极致,就会死去。”作者给桑选择的这个死法,与全文是那么的合拍,缓慢,抒情,一个为爱所生的女子,是应该因爱而死的。也必定会因爱死去。(主旨2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2分)。
19.(1)李先生在福建泉州圆寂了,而作为学生的我再也无法与老师再续师生之缘,表达对老师去世的遗憾之情,(2)老师虽然去世了,但他对弟子的教导永远记在学生心中,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怀念之情。(每点2分)
20.(1)对于仪表很讲究,突出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2)突出他一时代的服装,表出着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3)表示他的性格特性:认真。(答出1点给2分,2点给4分,3点给5分)
21.这句话说的是世俗之眼看到的是李叔同是一位旷世的通才和奇才,他是翩翩的佳公子,是爱国的志士,是多才的艺人,是严肃的教育者。近佛之心看到的是弘一法师的博大、慈悲、圆满的人生境界。李叔同能达到这种人生高度,源于认真做事,认真做人的态度。他认真做事,深感祖国惨痛的现实,有感于日本的明治维新文化,认真学习传播西洋文化,最终成为爱国的志士多才的艺人。他认真做人,更以实际的佛教修行践行着众生平等,悲天悯人的佛教信仰,最终达到一个博大圆满的人生境界。(理解3分,分析3分)
22.①真不好意思,这个周末是中秋节,我要回家。(得体1分,理由1分)
②中秋节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2分)
③我们会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赏赏月。(2分)
23. 稳健持久的直线(2分);上升达到高峰(或超过精品品牌),然后陡然下降(2分);逐渐达到高峰直至与精品品牌相当,然后逐渐下降(或趋于衰落)(2分)。
24.【写作导引】
成功是每个人所向往的,然而,它不是路边的石头,随处可拣,也不是田里的小草,随意可得。想获得成功,一定会经历一段漫长曲折的人生道路,并做出新的选择。材料由4个自然段构成,第一段关键性的句子“许多人声名远播的成就并非来自于所学专业,而是专业之外的作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在就业竞争压力变大、人才剧增的现代社会。材料二、三、四段列举了几个事例证明很多人的成功并不是来自于当初从事的专业、“主业”,不是最初的梦想,而是所谓的“副业”。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因为机缘巧合,与个人固有的潜质也有很大关系。不论是“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也不论是半路出家还是出于无奈,如果缺乏相应的天生资质,必备的人生积淀,也会与机缘擦身而过。人生因“副业”而精彩的现象启示我们,成功道路有多条,一条路走不通时,不妨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换一条路径,换一种思维,说不定会柳暗花明。
立意参考:①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②换一种思维,华丽转身;③执著与变通;④偶然的成功中孕育必然;⑤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