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马在诉说自己“为什么瞎了眼睛”前,为什么要讲述琴女春琴、俄狄浦斯、马文才等三个故事?(6分)
18.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把自己弄“瞎”了。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7分)
19.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以“我”与马的重逢为线索,主要描写了两个场面:一是久别重逢时的情景,一是重逢后马的自述。
B.小说以马开口向人倾诉这一荒诞手法写“我”和马重逢,写人与马的情感交流,蕴含着深刻哲理,给人以启示。
C.小说通过写马对主人“一往情深”而主人却因女人被摔而打马、骂马,谴责了那些背信弃义不顾友情的人。
D.小说巧设悬念,反复渲染“我”“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E.马是装瞎的,可文章结尾说“不,我瞎了……”,这里写出了马因一件小事败坏了自己之后的沉痛懊悔。
六、语言综合运用(15分)
20.从以下四种图形中任选一种作为自我形象的代表,写一段介绍你自己的说明性文字。
要求:(1)运用打比方和作比较的方法;(2)形象突出,个性鲜明;(3)不少于200字。
七、作文(50分)
21.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节选自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阅读上面材料,以“梦想与出彩”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联系当今社会现实。(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内涵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3)文体鲜明,书写清楚。(4)不少于700字
12.A (③指余靖有才艺,④写其廉洁,⑥是余靖在求助于王仝)
13.(1)如果习以为常了,对所进的忠言不加重视珍惜,恐怕会封住天下人的嘴。
(关键点:若、省略成分、重惜、钳……口等)
(2)契丹国用大军压境,派来使者说,(大军)是为大宋讨贼,请朝廷不要与西夏讲和。
(关键点:以、“为”的主语、之、和)
(3)余靖暗中使人告诉王仝,要(他)躲开,王仝以家贫无钱外出为理由回绝。
(关键点:阴、讽、省略、介词结构后置等)
14.(1)首句截取了山行途中的一景。句中并没有出现“山”字,只写了与山景相关的“板桥与泉声”,写活了泉水,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写出山间的幽静。(2分)次句是写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运用了渲染手法,午间阳光温暖地照耀着,山农家的鸡咯咯地叫,像是在欢迎来客,使深山中的农舍洋溢着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2分)
(2)三四两句是写人,共同表现山农感情的淳朴和性格的爽朗。(1分)作者绘声绘色,由物及人,传神地表现了山农爽直的性格和淳朴的感情,深化了对山农形象的刻画。(2分)也表现出作者行步幽境时的心旷神怡之情,给人以一种美的艺术享受。(1分)
15、(1)还顾望旧乡 同心而离居
(2)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
(3)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4)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颠沛必于是
16.①外部形象: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的双目。(2分)
②内在品格:力大无穷,任劳任怨:有尊严,有傲骨,坚持自我。(2分)
17.意在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3分)为其自叙经历预设伏笔,并隐含着“以马喻人”的写作意图。(3分)
18.(7分)(1)答“值得”的理由:①突出了命运对它的不公,维护了自己的尊严;②这样一种悲剧性的结局对主题(怀才不遇)的表达显得更深沉有力;③即使不在战场上驰骋,也可以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活出自己的尊严,这同样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2)答“不值得”的理由:①它可以继续为军官服务,用出色的表现证明自己没“瞎”;②它可以跑到别的部队,继续驰骋疆场;③没必要后半生“装瞎”,它可以睁大眼睛堂堂正正地驾辕出力,体现自身价值。(说明:要有观点,有分析。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有理就可给分。)
19.(4分)C、E (C、理解上偏离了主题。小说是马通过自己被打骂一事说明自己看错了人,而不是为了谴责什么样的人,且背信弃义的说法也无文本依据。E、“因一件……懊悔”错。自己为主人出生入死,而主人却为“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骂自己“瞎马”,是对自己投错了主人、是“睁眼瞎”的沉痛的悔恨。)(全答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
20.评分要点:所选图形必须与介绍的自我形象相吻合,形象突出,个性鲜明。
评分细则:(1)不是说明性文段的9分以下;(2)没有运用打比方手法的扣2分;(3)没有运用作比较手法的扣2分。(15分,酌情给分)
点击下载: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