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眉山二诊文综试题及答案
点击下载:四川省眉山市2012届高三4月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文综
四川省眉山市2012届高三4月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1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2、每小题答案选出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1~2题
1.图中MN一线东西两侧的城市密度差异显著,
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历史 D.交通
2.下面两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
航空)特点对比图,符合图中省区西部地区最
主要运输方式特点的组合是
A.甲 ① B.乙 ④ C.丙 ② D.丁 ③
读某地质剖面图(③为石灰岩) (图2),完成3~4题
3.对于图中各岩石的分类,说法错误的是
A.②属于沉积岩
B.③属于沉积岩
C.④属于变质岩
D.⑤属于岩浆岩
4.图中岩石按照形成的顺序,由老到新的排列最
可能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②④⑤ D.⑤①②③④
读某城市某时刻天气系统图(图3),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地气压最低
B.②地风速最大
C.③气温最高
D.①风向为西南风
6.关于②③两地间锋面剖面图的绘制,正确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图4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4完成7~9题
7.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依次是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草原→荒漠
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
8.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按成因分类属于风海流
B.表层至1000米深度水温垂直变化梯度较同纬度大陆东岸大
C.是形成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最主要原因
D.流向向北,属于寒流
9.在X地降水最多的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眉山昼逐渐变长 B.乌鲁木齐昼夜温差达一年中最大
C.洞庭湖水经常补给长江 D.当地正忙于小麦收割
图5为极地为中心的投影图,图中圆圈为赤道,ACB为晨昏线,其中AC是昏线,C点的纬度为66034′,据此回答10~11题
10.此时太阳直射点最可能在
A.23026′N,1800 B.23026′N, 00
C.23026′S,1800 D.23026′S, 00
11.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A.6月22日8点 B.12月22日8点
C.6月22日20点 D.12月22日20点
12.右图是孔子学院的标识,采用昂首高飞的和平鸽与地球两种图案的组合,构成一个变体的“汉”字,图案包括了
A.“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C.“全球、汉语、和平、崛起”的深刻寓意
D.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特点
13.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朝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 B.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
C.白银成为一种主要的流通货币 D.“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
14.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所谓“复古开新”是指
①先秦民本观念复兴 ②工商皆本思想提出 ③君主专制受到批判 ④经世致用思潮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16.1877年丁宝桢在成都组建四川机器局,1902年陈宛溪在三台县创办神农缫丝厂,商人欧杨显荣在自贡投资设计制造了第一部蒸汽汲卤机,这些材料反映了
A.四川近代工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B.四川近代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C.四川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程度发展 D.标志着四川近代工业的诞生
17.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后半期,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满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以下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甲午战争失败是这一时期中国屈辱的表现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③开展洋务运动是满清帝国自我反省的表现 ④“百日维新”是满清帝国重新组织的一次努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20世纪末,歌曲《走进新时代》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中所歌颂的两位伟人思想理论的相同点有
①其核心都是实事求是 ②都是在对过去“左”倾错误思想的批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③都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④在实践中都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9. 1979年10月,邓小平曾说:“对于我们党来说,更加需要听取来自各个方面包括民主党派的不同意见,需要接受各个方面的批评和监督,以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克服缺点、减少错误。”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时期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 ③我国的多党合作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④这可以调动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辟群策群力、共建国家的新局面
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向黎巴嫩派驻维和部队 ②参加朝核六方会谈
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A.①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21.“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22.中国证券报2010年5月8日报道:为救助陷入债务危机困境的希腊,欧元区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携手提供为期三年总计1100亿欧元的救助,其中欧元区出资800亿欧元,IMF提供300亿欧元。这说明
①希腊是欧共体国家 ②IMF的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③凸显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 ④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2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 实 推 论
A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B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爆发 苏联工人成为西方工人羡慕的对象
C 1945年,联合国正式成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形成
D 上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经济区域化导致全球化进程中断
24.人民网四川财经频道从“2012年四川省暨成都市民营企业家迎春联谊会”上获悉:初步统计,2011年四川省民营经济GDP占全省总量的58%,财税贡献近50%,其中,个体私营经济的贡献率最大。这表明:
①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②四川省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逐步提高
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④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央行于2012年2月18日晚间宣布,从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去年12月下调存准率来的第二次。据初步测算,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可以释放4000亿元左右的资金。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有利于:
①适度增加贷款,刺激经济增长 ②增加存款收益,降低企业负担
③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④抑制通胀预期,平衡资金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家庭理财成了热门话题。家庭理财的形式很多,储蓄、股票、债券和保险等。假如你是一个投资者,投资理财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在物价涨幅等于或高于存款利率情况下将资金存入的银行
②追求收益的最大化将主要资金投入流通性较强的股票市场
③考虑家庭收入和预期消费情况
④在考虑投资风险的条件下投资方式应多样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7.2011年,某省财政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达545.9亿元,增长18.45%。该省不断加大的民生财政投入,着力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用社会保障撑起民生“保护伞”。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从分配方式上说,社会保障支出属于按劳分配
B.从国民收入的最终用途上讲,社会保障支出属于公共消费
C.从财政的作用讲,它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从劳动者的权利讲,它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和实现社会稳定
28.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一个家庭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这是中国商务部会同中国4家行业协会共同委托制作、在美国等西方主流媒体上播放的广告片的镜头。广告片呈现了“中国制造”无处不在的身影,传达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主题和理念。该广告片的推出:
①展示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的事实
②有利于宣传中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③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和认知度
④说明打造中国产品形象,政府是关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客观规律
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
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
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30.《管子•权修 第三》: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下列名言与该谚语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为东魏檄蜀文》)
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④“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1.今年春节期间,新闻战线集中开展了大规模、大范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一大批新闻工作者深入大江南北、沿海边疆,体察国情民情、反映火热生活,推出了一大批来自一线、感人至深的报道,新闻报道更为清新务实。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
A.新闻报道引导和决定社会发展变化 B.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唯一途径
C.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实践主体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存的如实反映
32.2012年2月,某县县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突出地域特色,深入挖掘竹编文化、东坡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蚕丛农桑文化等文化内涵,加快推进精品旅游大环线建设。文化引领促旅游,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假如你是人大代表,应该:
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应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②通过行使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以及表决相关决定,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③就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
④积极提交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提案,认真行使决定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3.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这次修改比以往历次修改的内容多,不仅包括提高减除费用标准,而且还包括优化工薪所得税率结构、调整生产经营所得税率级距,以及延长纳税时间。材料表明,我国:
①公民的民主权利逐渐扩大 ②立法工作坚持与时俱进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④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4.自去年8月下旬以来,公安部指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打击“地沟油”犯罪专项行动。9月13日,成功破获眉山市某公司制售“地沟油”案,抓获该公司涉案人员12人。 “地沟油”犯罪一日不绝,公安机关决不收兵,坚决铲除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这一毒瘤,使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得到人民的认同。我国政府的权威体现在:
①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②依法行政,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增强专项整治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
④加强立法,树立审时度势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5.我国可以管辖的300万平方公里海域,有52%与邻国有争议。近段时间以来,南海区域内的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和区域外的美国、日本等大国不断进行地缘政治博弈。为此,我国建立了全海域定期巡航维权制度,以显示我国对争议海域管辖的能力与决心。这说明:
①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最重要的因素
②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③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160分)
36.读图6,完成下列各问题(36分)
(1)比较图中A、B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10分)
(2)描述图中岛弧东西两侧等深线分布特点的明显差异并分析其原因。(10分)
(3)指出C地所在国家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解释其形成原因。(8分)
(4)近年来,日本政府鼓励部分企业外迁。试分别说明日本企业迁往中国大陆对中国和日本企业的积极意义。(8分)
37.(32分)幸福是什么?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根据下列表格回答关于幸福观的问题。
中 国 西 方
古代 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做最高幸福,他提出“知识即美德”。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
近代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不少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和自身的自由平等当做终身幸福的奋斗目标。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
当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同时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比如,“房子小小的、钱少少的、人好好的”就是一位普通老大娘对幸福的体会。 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依然相信为自身谋取各种物质利益是幸福的保证,同时有些人把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当做个人幸福的体现。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西方幸福观的共同之处?(4分)
(2)与同时期的西方相比,中国古代幸福观有何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8分),这种幸福观有何积极影响?(2分)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西方幸福观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分析导致近代中西方幸福观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12分)
(4)根据材料比较当代中西方社会幸福观的异同点。(4分)
38.(32分)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阅读材料(图表),回答问题。
表一: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
主要资源 耕地 淡水 森林 煤炭 原油 天然气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40% 25% 17% 50% 12.5% 5%
注:2011年上半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4.8%;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中,我国将有9种严重短缺(依赖进口),10种短缺。
表二: 我国资源利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