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综合利用率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油耗 工业用水重复率
比发达国家低10%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比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分别高2.5倍、4.9倍、8.7倍和43% 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 不足60%,远低于发达国家5%-85%的水平;
注:全球卫星数据显示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对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的贡献率占到50%。
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对空气质量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要求,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国淘汰落后产能重点行业将从“十一五”期间的12个增加到19个,部分行业的淘汰力度有大幅增加,包括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800万吨、炼钢4800万吨、焦炭2533万吨、平板玻璃1843.5万重量箱等;环保部与各地方和电力、石油领域央企签订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对年度减排目标未完成或者重点减排项目未落实的地方和企业,实行问责和一票否决;同时提高车用燃油品质与机动车排放标准,到2015年,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黄标车是高污染排放车辆的简称,因其贴的是黄色环保标志,因此称为黄标车。)
材料二: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新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污染物控制项目实现与国际标准“低轨”相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实施为我国依法综合防治大气污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表一和表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6分)从经济学角度,指出材料一、二中解决此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 (4分)
(2)结合表一、表二和材料一、二,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正确性。(12分)
(3)结合材料一、二,从依法治国角度,谈谈应怎样综合防治大气污染,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10分)
39.(60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材料一)及经济效益分析表(材料二),回答(1)~(3)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单位:元
无沼气的温室 有沼气的温室 增收或节约
蔬菜产值 5800 8000 2200
燃煤用电 140 0 140
有机肥料投入 350 0 350
化肥投入 360 100 260
农药投入 300 100 200
饲料投入 7500 6000 1500
(1)在冬季,将多余的沼气引到日光温室燃烧,除直接产生热量,提高温室温度以外,还增加了温室中的CO2的浓度。CO2浓度的增加,有利于蔬菜产量的提高,试分析其原因。(4分)
(2)该生产模式有哪些好处?(12分)
(3)有人提出进一步改进该模式,将沼气池、猪圈建在温室里。请结合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阐述这样改进的好处。(4分)
材料三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表
时 间 公元前6—
公元前1世纪 公元1—400年 401—1000年 1001—1500年
在世界科技中所占比例 50% 62% 71% 58%
——李约瑟《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4)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什么特点?(2分)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有哪些?(4分)
材料四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此时的英国虽有不少发明,但依然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如电灯发明后,电灯的推广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使新兴工业部门发展缓慢。
——《世界近代史》
材料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每年增幅度达4%,失业率从6%降到4%,通胀率不断下降,如1999年的通胀率只有1.9%,为34年来最低,这种经济现象被称为“新经济”。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根据材料五概括“新经济”有哪些特点(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现“新经济”的主要原因?(2分)
(6)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应如何加强科技建设?(4分)
材料六 201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党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必须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7)结合材料六,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分析说明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的理由。(10分)
(8)联系材料六,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说明应怎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A 2.C 3.A 4.C 5.C 6.D 7.B 8.D 9.B 10.B
11.C 12.C 13.A 14.B 15.D 16.C 17.D 18.A
19.B 20.A 21.D 22.B 23.B 24.C. 25.B. 26. D.
27. A. 28.A.29. D. 30. C. 31. C.32. A.33.D. 34. C.35. C.
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共160分)
36.(36分)
(1)(10分)
相同点:都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分)
不同点:B地气候具有较强的海洋性。(2分)年降水量更大(2分),季节分配较均匀(2分),气温年较差较小(2分)。
(2)(10分)
岛弧以东海域等深线分布密集(2分),岛弧以西海域等深线分布稀疏(2分);岛弧以东海域位于太平洋板块(1分)与亚欧板块(1分)的消亡边界形成海沟(2分);岛弧以西海域处于板块内部(2分)。
(3)(8分)
铁路运输(2分)。纬度高,冰期长,不利于海运和内河航运的发展(2分)。
国土辽阔(2分),该国重工业发达,铁路运输适宜大宗笨重货物的长距离运输(2分)。
(4)(8分)
使日本企业接近原料地、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廉价地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分);促进日本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2分);使中国企业科技水平(2分)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2分)。
37.(32分)(1)(4分)
答:共同之处:①注重精神满足(或忽视物质追求)(2分);②重视道德修养(2分)。
(2)(10分)
答:特点:家族观念突出,主张个人幸福服从家族发展(2分)。
原因:①小农经济的影响(2分);②宗法观念的制约(2分);③儒家思想
的熏陶(2分)。
积极影响:有助于培养人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2分)
(3)(14分)
答:中国:重视个人的自由等,追求国家的富强独立。(1分)
原因:①政治:民族危机严重(2分);②经济:小农经济逐步瓦解,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③思想: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更多的人要求个性解放(2分)。
西方:强调物质需要的满足。(1分)
原因:①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2分);②经济: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的巨大发展(2分);③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或享乐思想的流行)(2分)。
(4)(4分)
答:同:都追求物质享受(2分)
异:①西方更注重个人社会价值的追求(1分);
②当代中国呼唤传统质朴幸福观的回归(1分)。
38.(32分)
(1)问题:表一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1分) 能源短缺现象严重,部分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1分)表二反映了我国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浪费现象严重,(1分)粗放型发展模式不利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1分)表二注反映了我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1分)居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1分)
措施: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1分) ②深化污染减排。(1分)
③抓好机动车污染防治。(1分) ④提高环境准入门槛。(1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国务院针对我国当前大气污染日益严重,(1分)人民群众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客观存在而同意发布的。(1分)②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2分)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1分)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分)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2分)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1分)和人民群众对空气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1分)
(3)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分)综合防治大气污染,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防治。(1分)②立法机关要加强立法工作,(1分)进一步建立健全综合防治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体系。(1分)③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1分)加大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1分)④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1分)加大对大气污染特别严重的惩罚力度(1分)⑤加强大气环境科学宣传和教育引导,增强公众大气环保意识,大力倡导和践行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2分)
39.(60分)
(1)CO2是温室气体,具有保温作用(2分);CO2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2分)。
(2)减少柴草的使用,利用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减少煤炭使用,减少大气污染;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减少土壤污染;有机质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收入;节省燃料开支,降低生活费用等。(每点2分,答对其中6点给12分)
(3)该地冬季温度较低,将沼气池、猪圈建在温室,利于沼气池产气量(2分),提高生猪生长速度(2分)。
(4)(6分)
答:特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2分)
原因:①政治制度相对先进,社会相对稳定;②生产力水平较高,经济发展繁荣;③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④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⑸劳动人民的创造性。(还可答“教育的发展”,只要答出其中2点即可答4分)
(5)(10分)
答:变化:由积极发明并采用新技术到抵制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2分)。
特点: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通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降低;外贸总量增加(任答三点得6分)(6分)
原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2分)
(6)(4分)
答: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教育,提升国民素质;政府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4分)。任意2点4分,其其它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7)①这是由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决定的。(2分)②单纯的市场调节,不可能解决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发挥政府主导,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予以解决。(2分)③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3分)④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能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3分)
(8)①坚持从实际出发。当前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和风险,决定了必须巩固和发展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分)②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思想麻痹、投入减弱、工作松懈。(2分)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规律办事。巩固和发展农业,必须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3分)④善于抓重点,抓主要矛盾。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必须坚持科教兴农,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3分)
(考生若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量变与质变、承认矛盾等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