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文综理综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陕西长安一中4月模拟考试文综试题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3-4-13 15:44:17


22.随迁子女异地高考,不只是单纯的教育问题,涉及城市管理、社会保障、户籍制度、资源配置、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诸多复杂问题。各地政府制定具体政策时应攻难克艰、统筹考虑、因地制宜,兼顾各方利益,力求多方共赢。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②勇于改革创新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③着眼于事物整体才能实现最优目标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我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说:“莫言小说的主人公把整个所处时代的角色和性格非常好地体现出来,也展现了他们当年生存的状态。”莫言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种人,但我了解农民。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①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再现
 ②文学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
 ③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中国古代首创年号纪年的帝王是
 A.黄帝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
25.下列按照同一标准排列错误的一项应是
 A.甲午,戊戌,庚予,辛丑,辛亥      B.贞观,崇祯,顺治,宣统
 C.景德,靖康,中华民国      D.唐太宗,宋太祖,清高宗
26.中国正式采用公元纪年开始于
 A.鸦片战争时      B.戊戌变法时   C.辛亥革命时     D.新中国建立时


27.人们对中国古代君主的称呼或以年号相称,或以庙号,谥号相称,按上述习惯以下对古代君主的称呼归类完全一致的是
 A.周文王 秦始皇     B.汉文帝 汉光武帝 
 C.清太祖 道光帝     D.清圣祖,咸丰帝,
28.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论,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学说  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
   ③体现了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④规定了总统制政体  ⑤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A.①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29.人们盛赞法国大革命时颁布的《人权宣言》是:“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新制度的出生证书”,主要因为该宣言
 A.确定了法国的共和政体      B.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C.鼓舞了人民参加革命      D.开创了三权分立的法制体系
30.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据此他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提出的制宪原则被采纳,这项原则应是
 A.联邦制原则      B.民主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天赋人权原则
31.中国近代最早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是:
  A.商人 地主 官僚     B.大商人 高利贷者
 C.洋务派官僚        D.官僚 手工工场主
32.我国近代早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从社会历史发展角度客观上体现出: 
 A.沿海地理位置优越     B.外商企业、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持沿海企业     D.民族工业只能在沿海出现。
33.中共最早提出工业化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中共八大
    C.中共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
 人类文明史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被启迪,解放的历史。据此回答22~23题:
34.中国近现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发生在:  (1) 19世纪中期(2) 19世纪来(3)辛亥革命后(4)七十年代末以后
 A.(2)(3)(4)      B.(1)(2)(3)
 C.(1)(3)(4)    D.(1)(2)(3)(4)
35.欧洲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发生在;
 A.15~18世纪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II卷(非选择题,必做135分,选做25分,共160分)
二、综合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必做部分]
36.(23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表中为乙地区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5分)

 (2)甲地与乙地纬度仅相差2°,但气温差异却很大,试分析甲地冬季气温低的原因。(4分)


 (3)简要说明图示地区东部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8分)

 (4)指出乙地周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6分)

37.(23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汽车工业和食品工业的成本与规模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某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分布图.

 

 

 

 


 (l)材料一的图中,哪一条曲线最有可能表示汽车工业,请分析你的判断理由。(4分)


 (2)我国汽车企业有100多家,但总产量不及某跨国公司一家的年产量,结合材料一指出我国汽车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该采取的措施。(8分)

 (3)美国某汽车企业在我国的分布有什么特点?(2分)其选址时主要考虑了哪些有利的区住条件?(4分)
 (4)下表为甲汽车制造厂所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汽车业之间的关系,请简要说明。(2分)

 

 

 (5)我国汽车消费量猛增,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3分)
38.(26分)材料一2 012年前三季度我国CDP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收入分配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社会要求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呼声强烈,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收八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将于201 3年3月。两会”后公布,目前正处在征求意见和建议阶段.方案列出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以及重点任务和改革路径,其中,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是未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作为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务院有关部门将从201 3年开始陆续推出工资支付条例、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国有企业工资总额改革办法等多项条例.
 (1)描述和分析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6分)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经济意义。(8分)


 (3)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将在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应如何实现党提出的这一目标?(12分)

 

 


39.(26分)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把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材料一  中国正在经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民向市民转移过程,城镇化进程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相继遇到、无法回避的问题,如农民市民化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城镇化土地问题等正在逐步破解,中国正在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户籍制度和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等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材料二  文化是城市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所在,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非常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城市历史文化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抓住机遇,不断繁荣城市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素质.他们还根据绍兴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沉淀所表现出的文化独特性和丰富性,不断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和而不同”、共生共存,提高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城镇快速发展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绍兴市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12分)

 (3)推进城镇化,要注重城镇化质量,避免“快而不优”,“大跃进”式的推进,切忌“贪大求洋”、“千城一面”,粗放发展。试就此对我国城镇建设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40.(32分)下文均引自《真理的追求》2000年第七期刊登的《一位美国学者对苏联解体的分析》一文:
 材料一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西方的主流观点认为:1,计划经济是走不通的,早在80年代,苏联的计划经济就崩溃了,所以苏联别无选择,只有实行市场化和私有化.2,这是苏联人民的选择.在社会主义国家,一旦给人民真正的民主和自由,人民就会废除社会主义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二  苏联迄今是进行社会主义试验时间最长的国家,曾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苏共内部,我这里指的是大约10万人左右的占据着党政机关重要领导岗位的。精英集团”,正是这个“精荚集团”想实行资本主义,以便他们享有更大的权利,拥有更多的财富……,我认为,在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广大人民确实在生活上得到了许多好处,但在政治上是比较被动的,缺乏政治权利.当“精英集团”要搞资本主义时,广大人民群众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来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苏联解体了,这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已经失败,也不证明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优越.相反,要把一个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工业化社会,最优越的制度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这已为十月革命后的历史所证明,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不仅在于它更有利于社会发展了而且在于这个制度有利于实现最大范围和最高程度的社会公正。
 材料三  同苏联的改革相比,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到目前为止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成功的模式……,如果说在前进中有什麽危险的话,我感到危险主要来自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扩展,这一思潮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按照新自由主义的观点,中国的继续发展必须打破政府对资本和商品流通的有效控制,把企业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要知道,美国的自由主义模式不会给中国带来什麽好处.据我研究;凡是过去实行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国家,一旦采纳新自由主义模式,实行完全市场化和私有化,最多只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
 (1)你是否赞成材料一的观点?为什麽?(8分)

 (2)材料二的论述是否正确?结合有关史实请予以说明(10分)

 (3)材料三中对中国的论述有何错误,理由何在?(8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