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史实,你认为苏联解体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有何警示?(6分)
4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打败轴.。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材料二 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但美国选择了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之后的1948到1950年,美国给16个欧洲国家1 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九成是赠予,一成是贷款。
材料三 2001年9月11日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令人恐惧的一天,乔治.w.布什也在情感上亲身经历了这个新生的可怕事件.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可以采取行动.2001年9月20日布什首次向世界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要么跟我们在—起,要么跟恐怖分子在一起。”
(1)材料一中“世界不得不重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当时美国“戏剧性”的选择主要表现为哪两大政策?这两大政策间关系如何?(8分)
(3)乔治.w.布什的观点实际上体现出一种单边主义的外交理念。现实表明这种观点只是一
种妄想,为什么?(6分)
[选做部分]
请考生在地理(第42题的A、B、C),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先涂好做答的题号。
42.地理部分
A.【旅游地理] (10分)
“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
速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
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取的重要举措。
读下图,问答下列问题。
(1)读上图,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
理特征。(5分)
(2)说出构成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以及井冈山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中
应避免的环境问题。(5分)
B.【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
C.【环境保护】(10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氮氧化物污染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结合你所学知识,列举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几种措施?(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35小题,共140分)
地理部分(1---11题): 1---5 DBBCD 6---10 ADCDC 11 A
政治部分(12---23题):12---16 BBCAA 17---21 CDCBA 22---23 DD
历史部分(24---35题):24---28 DCCBD 29---33 BCABD 34---35 AA
二.综合题:(共160分)
36.(23分)
⑴以山地平原为主;温带季风气候;多中小河流;针阔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黑土(黑钙土、沼泽土)(5分)
⑵甲(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海拔相对较高;甲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温度低,甲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其影响更明显(4分)
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地处平原,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国家政策支持(商品粮基地建设)。(自然条件任答四条,社会经济条件任答两条)(8分)
⑷热量不足;多旱涝;冻害;土壤盐碱化(多沼泽地)(任意答三点6分)
37.(23分)
(1)A(2分) 汽车生产成本高于食品生产(2分)
(2)存在问题:企业数量多,但规模较小,(2分)规模效益小,生产成本高。(2分)措施:进行兼并,并扩大生产规模(2分); 加强协作(2分)
(3)特点:沿长江均衡布局(2分)
区位条件:①长江流域经济发达,资金雄厚;②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大;③劳动力数量丰富、素质较高;④原有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⑤水陆交通便利;⑥中心城市,具有辐射作用。(任答4点,每点1分,共4分)
(4)该地区支柱产业是汽车工业;汽车工业就业人口多(2分)
(5)加剧城市交通的压力;加大了环境的污染;加剧石油资源的供需矛盾;修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占地多(任答3点,每点1分,共3分)
38.(1)我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分),并且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说明2012年以来我国真正实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分)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要快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速,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统筹城乡发展成效显著。(2分)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通过改革实现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2分)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2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2分);
(3)政府:①政府应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科学民主决策,制定增加居民收入的正确的方针政策;(3分)②认真履行经济、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大力发展生产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调整收入分配,增加居民收入;(3分)③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把握民情,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分)④完善有关行政性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3分)
39.(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国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3分)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正是因为不断分析、破解城镇化过程中的新问题,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城镇化的进程得以加速。(3分)
③辩证的否定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立足实践,不断创新。中国不断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进行改革创新,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4分)
(若运用规律的知识回答可酌情给分)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城市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3分)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文化消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3分)
③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赋予时代内涵,有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分)
④“和而不同”、共生共存,体现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绍兴城市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有利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和吸收,推动了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城市的和谐。(3分)
(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 ①尊重城镇化的基本规律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城镇的个性特色。(2分)
(对第一点若回答重视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注重城镇化质量和效益,可酌情给1分)
40.(32分)
(1)不赞同(2分)。因为计划经济在战争年代及战后经济恢复中曾发挥过重大作用,它加速了苏联工业化的实现; 资本主义制度也并非尽善尽美,人类文明应是多元的(6分)。
(2)正确(2分)。因为;a 苏联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短期内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b 苏联解体的原因主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严重,经济发展缓慢,各种社会矛盾积累,苏共脱离人民,国家政治生活缺乏民主等。c苏联解体也只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失败,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制度和贫富差别,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公正,因此,它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具有优越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就是有力证明(8分)。
(3) 错误在于夸大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所谓“新自由主义思潮”,认为它“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事实是,经过长期改革开放,中共及中国人民已经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8分)。(4)警示:a 要加强党的党风廉政及执政能力建设,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和原则,切实做到执政为民; b 立足国情,大力推动现代化建设,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c 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公正。(6分) (其他符合题意且言之成理者,也可给)
41.(20分)
(1)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6分)。
(2)政策:“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关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摸运用(8分)
(3)忘想的原因:由于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对付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当今世界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6分)。
42.(10分)
A.(1)低山(山地)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以红壤为主。(5分)
(2)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3分)环境污染、文物破坏。(2分)
B.(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存在缺陷,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下渗弱,排水能力不足,(排水系统老化),遭遇暴雨时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10分)
C.(1)氮氧化物含量低的城市分布在沿海,含量高的城市分布在内陆(4分)
(2)制定法律法规,加强交通管理,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鼓励使用小排量汽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6分)
点击下载:陕西长安一中2013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 文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