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很大程度要靠自己钻研
人物: 裘浩昊 2005年理科考生,553分(当年满分710分)
毕业于: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工作轨迹:2009年毕业,软件销售→信息技术公司
电子信息类专业:带有“电子”、“信息”等字眼的专业,往往让人觉得很前沿、很有发展前景,虽然就业面比较广,但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
当初我的高考分数只比一本线高出了3分,所以志愿也是胡乱填的,最后稀里糊涂地被郑州大学录取了,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虽然不知道是学什么的,但名字看上去还是蛮好的,所以就去读了。
大学专业课中比较重要的课程有: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光纤通信、DSP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C语言、C++、汇编语言、单片机原理等等。因为我高中时物理学得不错,所以这些专业课学起来还比较轻松。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当时在我们学校属于比较新兴的专业,所以很多方面还不太完善。专业对数学、物理水平要求比较高,理论性较强,学习压力较大。从课程设置来看,大一、大二学的课程,跟物理专业的学生没什么差别,大三才开始学习相对专业的内容,比如单片机、汇编等硬件方面的知识。
总的来说,大学本科的知识还是太基础了一点,主要还得靠自己钻研。比如我们寝室有个同学,因为很喜欢“单片机”这个方向,就去科技市场买了块研发板,自己开发些小游戏,像贪吃蛇、俄罗斯方块。还有“信号处理”这个方向也一样,大学里只学了两门课程:“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所以大部分内容还是要自己学、自己钻研。
毕业一年已辗转跳槽了三次,在前两家单位做的都是软件销售,与专业相关度不高。现就职于一家信息技术公司,从事财务软件的开发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虽然每天给公司创造的利润在500元以上,但每月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有机会的话会再次跳槽,或考虑跟同学一起创业。
大学同专业的其他同学,就业情况比较相似,虽然找工作并不困难,但因为本科期间学得比较泛,即使进企业从事研发工作,技术也比较欠缺,收入相应也不高,所以不少同学选择考研。专业比较对口的两个同学,现在已经进了公司的研发团队,主要做空气质量检查的相关技术,所以感觉我们这个专业,主要还是靠自己钻研。(记者 金婕 杨影 通讯员 徐寅 超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