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试卷形式结构变化巨大
(林晓萍 中学高级教师)
从试题结构来看,语文试卷的形式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由Ⅰ卷和Ⅱ卷两部分组成,即客观和主观题两部分。今年则按考察内容分为“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写作”四个部分,分值按板块分配。试题类型明确增加了古文断句题和论述题。
从考试能力要求看,增加了探究能力的测试;从考试内容看,“语言文字运用”中“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不再作为考试内容,字音考察“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字形考察“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
现代文阅读由以往的统一要求改为分别明确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考察项为八点,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考察项为十点。
原来独立的“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考察放入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且只考察“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
写作要求能写实用类(包括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将基础等级中的“感情真挚,思想健康”的要求提前至第三条。
[复习建议]
1.复习字音、字形不要盲目扩大范围,要重视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高、生命力旺盛的字词,重视常用却容易读错或混淆的字词。
2.在阅读训练中重视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重视研究题目的命题指向。
3.扩大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章的选择范围,以往这一块多选自然科学类文章,今年不一定仍局限于此。
4.背诵的内容基本与课本要求相符,但有的诗文背诵有一定难度,要及早准备。
5.重视《外国小说赏析》、《〈论语〉选读》和《语言文字运用》等课本中知识点的梳理。
6.重视开放题、探究题的训练。
7.作文训练要重视真情实感的抒发,切忌矫揉造作、无中生有。
[自选模块]
自选模块的要求较高,它要求深入测试学生“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的能力,题目的开放性也很大。比如在样卷中,有一题是“选择你所熟悉的中国古代诗歌作品,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作品中所蕴之情”,这对学生的诗词积累、理解、赏析和语言表达的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