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全国综合 - 正文

 
“高分”学子的经验之谈
来源:天津网 2010-6-30 【字体:小 大】
探寻成功学子“高分”人生

 

 高三10班高考总分:675分(语文124数学138英语140理综273)报考大学:北京大学光华

  管理学院,享受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30分优惠。

  王栋,看起来有些静,颇为沉稳、从容,仿佛做什么事情都胸有成竹。

  “我很难想象,如果中学六年,我都是孤军奋战地在学习,会有多困难。所以,学习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事。”尽管每次考试,王栋的成绩都是数一数二,这次高考他也稳定发挥,如愿取得了一个极漂亮的分数,但王栋却说,即便成绩再好,仍然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我其实挺踏实的”

  在同学眼中,王栋在耀华中学的历次考试中,都是“最强大”的,而且发挥稳定。这也使得他获得了北京大学今年首次实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被推荐的学生,并顺利通过了北大的面试。

  “我其实挺踏实的,而且比较认真。”谈起自己的特点,王栋想了想,这样告诉记者。“我并不觉得我很聪明,尤其是在耀华这样高手云集的学校。比如,我和其他同学一起去上竞赛的课,好多同学都是老师一点就透,可我就不一样,我往往需要领悟很多遍才能明白,而且有时候看书也得看几遍才能明白。”

  王栋获得“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推荐,在同学们看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王栋自己说,他获得推荐可能也是沾了稳定、踏实的光。

  “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

  尽管每次成绩在耀华总是排在年级前三名,但王栋却觉得,自己之所以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得益于多问老师和同学。

  “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再强,也不可能什么都是最强的。如果一直是我自己学,我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我觉得,我学习的秘笈就是多沟通,多问老师,多向身边的同学请教,学习身边同学的优点。”王栋说,中学阶段虽然是学习为主,但除了学知识,还要学做人、做事,多和身边的同学沟通、学习,就可以不断地让自己成长。

  “高中三年,是一个人从孩子到成年人的成长期,是性格的塑造和完善期。我觉得,如果只为了高考而念书,有些浪费时间,还是要过得充实一点。”王栋说,在高中三年,他参加了学校的研究性课题,和同学一起研究“汽车底盘的奥秘”,每次大考过后,到操场踢一场畅快淋漓的足球,则让他顿感充满活力。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高考填报志愿,王栋选择了拔尖考生云集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王栋称。

  王栋希望自己在进入大学后更多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弥补中学念了太多书,没有过多地接触社会的遗憾。

  李玮

  爱好古典文学的理科生

  毕业学校:天津一中

  高三12班高考成绩:680分(语文130数学135英语143理综272)报考学校:清华大学电子

  信息工程

  很安静,不张扬,也许是因为喜欢古典文学的缘故,李玮身上有一种同龄人少有的温婉古典气质:初中通读《资治通鉴》,高中爱上唐诗宋词,兴致所至,常常自己赋诗填词,很是怡然自得。爸妈问她,考上理想的大学想要什么礼物,她说要一架古筝,“我一直梦想着,能边抚琴边在心中默诵诗词歌赋,那种感觉一定非常美妙!”

  新鲜理科生爱古典文学

  父亲是电力工程师,母亲是一名医生,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了李玮淡定沉稳的性格。

  在理科班中,像李玮这样酷爱古典文学确实有些与众不同。她告诉记者,在初中时就通读过《资治通鉴》,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强烈兴趣。书读得多,当然写得一手好文章,她的文章几乎每次都被当成范文在班里传阅。她说:“高三时刻意找了一些高考范文读,结合自己以前积累的文学素材,加上自己的思考,就能看出来一篇作文好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高中以来,她的成绩稳定在班级前五名,各门功课都很均衡。但她并非“书呆子”,班级活动中也常常有她活跃的身影。高三毕业班会上,她和同学合写的抒情散文,文采洋溢,让不少师生为之动容。

  感悟学习就像是画竹子

  李玮总能从古诗句中,体会到学习的真谛。“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她向记者娓娓道来个中心得:“学习与画竹一样,心中必须先有对知识的宏观把握。尤其是高中,知识体系庞杂,各个学科互有交叉,如果没有一个总体的认知,那么学的东西越多,越会觉得头脑中各个知识点散乱,像散落的珠子,找不到将它们穿在一起的线。”她总结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每一本书的目录为总的枝干,再将每一章节的从属知识点当作花叶,这样就有了清晰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地加强复习。

  孙宗禹

  叛逆“90后”最听老师话

  毕业中学:耀华中学实验五年3班高考总分:677分(语文125数学137英语138理综277)报考大学: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

  曾经几个小时连续打游戏,高三时像戒毒一样戒掉游戏,安稳备考;曾经成绩掉到年级百名之后,冲刺时端正心态坚持不懈,捡漏复习。孙宗禹说自己淘气得很,“如果说经验,我的经验就是充分地信任老师。”

  他是多才多艺的“淘气”孩子

  由于母亲是中学老师,所以孙宗禹从小的家教就非常严格。

  “小的时候,我学儿童画学了三年,硬笔书法学了三年,游泳练了九年,练到后来教练都没法教我了。我还在体育学院练了三年乒乓球┇┇”谈起小时候学过的这些“才艺”,小孙自我解嘲地说,对于小孩子来讲,学这些东西其实谈不上兴趣,都是父母对他的要求。

  “小时候总觉得学这些东西没用。现在想想,还是有用的。比如我练过硬笔书法,所以字写得还可以,这在答语文卷的时候有一定的优势。我也练过体育,高三备考的时候,学累了,我就锻炼15分钟,调剂一下。”小孙说,即便是复习最紧张的时候,他也坚持每天锻炼半个小时。“看,我的肌肉┇┇”小孙颇为骄傲地亮出胳膊,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肱二头肌。

  小孙还告诉记者,小的时候,他读了许多的课外书,比如《三国演义》、《史记》,他都读过N遍,当然现代名著也读了不少。

  他最大经验就是听老师的话

  有个性的孙宗禹,认为自己是典型的“90后”,有些叛逆。“其实,青春期就是小孩的‘更年期’。我们这一代孩子成长中遇到的烦恼、诱惑,我都遇到过。”小孙说,自己的高中生活一点都不枯燥,因为耀华有很多课外活动。“玩在耀华,我觉得说得很对。在学校,我们自己组织联赛,我们去拓展训练,我们把桌子摆成乌龟状,分成六个小组上课,方便讨论。这些都充满了乐趣。”

  “我之前也打游戏,周末会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地打。但我从不玩网游,那真是青少年的杀手。”小孙毫不避讳自己爱玩的天性,但他也告诉记者,高三的时候,他像戒毒一样戒掉了游戏,开始安安稳稳地学习,准备高考。

  “我觉得,如果有人希望像我这样成绩冒尖,一个最宝贵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自己主意别太正了。还有就是不松懈。”小孙坦诚地说,去年冬天,他的成绩掉到了年级100名之后,而且参加自主招生时,北大只给了他5分。面对接连的“沉重”打击,小孙安慰自己,“人家许三多都不抛弃不放弃,我也要坚持,不松懈。”从三月份开始,他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小本,开始了扫雷式的捡漏复习,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刘笑语

  分数对我不是很重要

  毕业中学:耀华中学高三2班高考总分:672分(文科)   (语文120数学143英语144文综265)报考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干练的娃娃头,简洁明朗;浅浅的笑容,坦然淡定;身材高而瘦,但并不弱不禁风,而是透着一股坚韧┇┇这是个很有主意的女孩———这就是刘笑语给人的第一印象。

  果然,开始谈话后,她的语言干脆凝练,没有过多感性的修辞或煽情的表情,更多的是有条不紊的理性陈述。

  关于家庭“父母对我很放手”

  谈到自己的名字,笑语说,这里面包含了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希望我快快乐乐地成长,生活里都是欢声笑语。”

  笑语之所以选择学文科,纯粹是出于兴趣,或者这“兴趣”中有受家庭氛围熏陶的因素。笑语的父亲是学中文出身的,母亲在大学是学法律的,“一家子都学文”。

  谈及自己的成长,笑语说,从小父母就不怎么管她,对她的教育很“放手”,这也养成了她几乎所有的大事都自己做主的习惯。“父母特别尊重我的选择。我们三个一起商量事情,他们会提建议,但最后拿主意的还是我。”笑语明白,其实父母对她并非“不管”,而是非常“尊重”。就拿高考选择学校来说,父母帮她收集了几乎所有他们可以找到的信息,并和她一起分析选择学校和专业,并给她提供自己的建议。“虽然最终的选择要我自己做,但他们的建议对我非常有帮助。”笑语认为,家里的这种氛围,让她的性格更加独立。

  关于爱好“我是班里一辩手”

  笑语非常喜欢逻辑性很强的东西,比如辩论。“我是文科中比较偏理的,写作不是我的强项,但我喜欢文史综合的逻辑性,总能从中发现学习的乐趣。”笑语告诉记者,高二时学校组织辩论赛,她是班里的一辩手。

  “我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才艺。作为文科生,我身边的许多同学都有着非常广的知识面,有的还多才多艺。相比之下,我的生活是比较单调的。”笑语淡淡地一笑说,尽管单调,但她自己却觉得挺有乐趣。

  这次志愿填报,笑语选择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她喜欢“学术味浓”的领域,她希望将来可以做一些理论研究。

  关于学习“分数不是很重要”

  这次在耀华,刘笑语毫无意外地考了让人艳羡的高分。在此之前,高三的十次大考中,八次她都拔得头筹。但她却淡淡地说,“分数,对我来讲其实不是很重要。”

  “我觉得我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取得高分,这样的想法是在我进入文科班之后越来越清晰的。”笑语说,进入高三后,海量的作业和频繁的考试让人疲于应付。“如果只把眼睛放在‘分’上,就会让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没有培养自己能力的意识。虽然这样可能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能力和思维,但我觉得这样的结果不会让你在学习上变得特别强大。”跳脱出了“分”的禁锢,笑语复习时更加注重体系的建立,总结自己的专题。“比如政治时事,我在复习的时候,总结了十几个自己的专题,比如世博会、低碳经济。老师出考题时,有很多我已经思考过一遍了,知识运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分省高考动态全国综合   北京高考   天津高考   上海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山东高考   江西高考   安徽高考   广东高考   广西高考
海南高考   黑龙江高考   辽宁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河南高考   河北高考   湖南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重庆高考
云南高考   贵州高考   新疆高考   西藏高考   陕西高考   内蒙古高考   甘肃高考   宁夏高考   青海高考   港澳高考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古巴留学
成绩查询
福建高考
录取分数线
高考状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高考作文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招生章程
高考试题答案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政策
新生报到
录取查询
高考模拟题辅导高考语文习题   高考数学习题   高考英语习题   高考政治习题   高考历史习题   高考地理习题   高考物理习题   高考化学习题   高考生物习题   高考综合习题
高校访谈
招生专业
高职单招
福建省质检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复读
高招诈骗
港澳台联招
高中新课程
高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