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国际投资学、银行经营管理、投资银行学、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分析等。
毕业生主要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跨国公司、企业财务部门等从事金融财务管理工作以及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金融教学和研究工作。
物流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研究工商企业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新兴交叉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物流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和能力,接受物流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工商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能力,并突出现代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学习和技能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高级物流管理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物流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运筹学、财务管理、物流与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经济学、生产与动作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采购与供应管理等。
毕业生可在工商企业、物流企业、政府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物流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含数理经济试验班、数理金融试验班)
本试验班是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经济学、金融理论发展的趋势,最早在国内建立的与国际接轨的试验班。试验班专业课程按世界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的要求设置,特别注重在现代经济学、金融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和英语方面的教学和训练,采用国际上最新版本的权威性原文教材。
本试验班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经济人才。学生进校后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限,采用统一的经济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要,分别进入两个试验班继续专业课学习。
数理经济试验班
本试验班是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经济学发展的趋势,最早在国内建立的与国际接轨的试验班。试验班专业课程按世界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的要求设置,特别注重在现代经济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和英语方面的教学和训练,采用国际上最新版本的权威性原文教材。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坚实的经济学、数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独立从事现代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实际经济分析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达到规定条件者可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理学学士双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初级计量经济学、初级金融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金融理论、中级计量经济学、动态优化、市场和均衡理论、生产和消费理论、国际贸易、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等。
毕业生可在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政府决策部门、国际或国内经济研究部门从事经济科学研究、教学及经济管理工作。
数理金融试验班
本试验班是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金融理论发展的要求,最先在国内建立的直接与国际接轨的试验班。专业课程按世界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要求设置,特别注重在现代经济学、金融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和英语等方面的教学和训练,主要专业课程采用国际上最新版本的权威性原文教材。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坚实的经济学、数学、金融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独立从事金融的科研、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达到规定条件者可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理学学士双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有:初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初级计量经济学、初级金融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金融理论、中级计量经济学、动态优化、市场和均衡理论、生产和消费理论、国际贸易、高级宏观经济学、金融工程理论、国际金融理论、金融与经济增长、金融的计量经济学研究等。
毕业生可在高校、科研单位、政府决策部门、金融部门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部门工作。
经济学类(含财政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金融学专业(中法金融班)、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试验班)、保险学专业)
本学科大类包含财政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保险学专业,并在金融学专业设有中法金融试验班。本学科类有本科、硕士、博士多个层次,拥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类从国内外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结合经济理论前沿,着重研究国内外经济问题。
本学科类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经济和管理人才。学生进校后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用统一的经济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要,分别进入四个专业(财政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保险学专业)继续专业课学习。
前两年共开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数理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等课程。
财政学专业
本专业分为财政学、国家税收两个学习方向。财政学包括财政理论、财政制度、财政政策、国家预算、国有资产管理、国债;国家税收包括税收理论、税收制度、税收管理、国际税收。本专业培养政治素质好,具有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较宽广的财政税收专业知识,并掌握财政税收业务技能、熟悉财政税收制度和政策、外语基础好、工作能力强、适应面宽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税收学、(含中国税制)、政府预算学等。
毕业生可在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财政、税务、国有资产管理以及公共管理部门,财税研究部门和大型企业(含外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着重研究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与发展规律,系统讲授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国际经贸的发展现状、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经济的政策法规。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数学和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投资、地区国别经济、国际商务等。
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外经贸公司、金融部门、证券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中国企业涉外机构等单位工作。
金融学专业
本专业是研究货币、信贷、银行、保险和投资理论与实务的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外语水平高、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符合“三个面向”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公司金融、保险学、国际投资学、银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金融工程学、投资银行学、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分析等。
毕业生主要在政府部门、银行业、证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上市公司、贸易部门及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从事金融管理和操作、金融教学和研究工作。
金融学专业(中法金融试验班)
本班是为适应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从2005年起在本校新办的、与法国鲁昂高商合作的、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学专业国际化教学试点项目。本班专业课程按世界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的要求设置,特别注重在现代经济学、高等数学、计算机、金融学和法语方面的教学和训练,部分采用国际上最新版本的权威性原文教材。本班学生采取前三年在武汉大学学习、最后一年到法国鲁昂高商学习的模式,颁发武汉大学本科文凭。学生通过有关考试和管理环节,可直接赴鲁昂高商攻读硕士学位。本班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坚实的金融学、数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较高的法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金融数量化分析技能娴熟,能够在中西方两个平台上自由发展的高级金融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公司金融、保险学、国际投资学、银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金融工程学、投资银行学、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分析、初级法语、中级法语、高级法语、法语听说、法语写作、商务法语等。
毕业生主要在政府部门、银行业、证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上市公司、贸易部门及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从事涉外金融管理和操作、金融教学和研究工作。
该班学生从本院新生中择优选拔,达到规定的人数即开班。
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试验班)
本试验班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特色,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学基础、掌握现代金融学理论、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模式,具备流利英语沟通能力、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外向型、复合型金融人才。本试验班通过国际化的先进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中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工具,以及分析解决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公司金融、保险学、国际投资学、银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金融工程学、投资银行学、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分析、随机过程、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时间序列分析、拓扑学等。
毕业生主要在政府部门、银行业、证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上市公司、贸易部门及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从事涉外金融管理和操作、金融教学和研究工作。
该班学生从本院新生中择优选拔,达到规定的人数即开班。
保险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研究保险经济领域中的保险商品关系和非商品性保险关系,以及相关的法律、数学问题。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保险管理、业务经营、实际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保险学原理、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利息理论、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保险会计与财务、财产保险、人寿与健康保险、再保险、风险管理、社会保险、保险法与案例分析、员工福利计划、保险投资、责任保险与信用保险等。
毕业生可在金融机构特别是保险公司(含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大型企业、政府机关、社会保障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工作。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中法工商管理班)、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会计学专业(含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会计学专业(ACCA教改试验班)、财务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本学科大类包含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含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财务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并在工商管理专业设有中法工商管理班,在会计学专业设有ACCA教改试验班。本学科门类有本科、硕士、博士多个层次,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类立足中国经济,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结合经济、管理理论的前沿,着重研究企业管理及其经营行为与经营策略,培养具有国际经营管理意识和能力的企业综合管理和企业职能管理的专门人才。
本学科类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工商管理人才。学生进校后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用统一的管理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要,分别进入七个专业继续专业课学习。
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等课程。
工商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并以涉外企业的经营管理为重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具有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数学、法律知识,以及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企业经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创业管理、项目管理、公司治理、管理研究方法、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等。
毕业生可在公司企业集团(包括三资企业、跨国公司、外贸公司等)、国家机关、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外向型管理、经营管理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
工商管理专业(中法工商管理班)
本班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管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2005年起在本校开办的、与法国鲁昂高商合作的、与国际接轨的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教学试点项目。本班专业课程按世界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的要求设置,部分课程采用国际上最新版本的权威性原文教材。学生前三年在武汉大学学习、最后一年到法国鲁昂高商学习的模式。学生通过有关考试和管理环节,可直接赴鲁昂高商攻读硕士学位。
本班培养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国际,具有管理、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创新能力,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有较高的法语水平、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心理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国际化、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创业管理、项目管理、公司治理、管理研究方法、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初级法语、中级法语、高级法语、法语写作、商务法语等。
毕业生可在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跨国公司、外贸公司等)、国家机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等从事实际管理工作以及从事工商管理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本试验班学生从本院新生中择优选拔,达到规定的人数即开班。
市场营销专业
本专业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活动和营销管理过程的基本规律,以及营销原理在企业经营实践和其它非赢利组织管理中的应用问题。培养具有现代营销意识、强烈竞争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现代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实际工作或理论研究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调研、新产品营销、分销管理、销售管理、广告管理、服务管理、网络营销、组织营销。
毕业生可在各类企业(中外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商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和政府有关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营销管理与咨询、广告管理、市场研究和电子商务等管理工作,也适合在国内外教育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本专业研究工商企业、政府等社会组织成员的识别、选拔、使用、培养、激励的基本理论和管理实务。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灵活运用组织行为与人事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能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等。
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政府人事与法规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部门工作。
电子商务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信息技术方法与手段,具有使用信息技术开展现代商务活动能力,能在企、事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电子商务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商法、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网络程序设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毕业生可在税务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电子税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税收管理、会计、审计、仓储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中网上信息交换与业务交流、网络营销、电子订单处理、网上采购、网页制作等工作。
会计学专业(含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
本专业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会计国际化发展趋势出发,开设会计理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网络会计、注册会计师业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具备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会计规则和审计准则,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外语,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会计和审计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学等。
毕业生可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公司、金融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和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审计和相关经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
会计学专业(ACCA教改试验班)
ACCA教改试验班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含审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非营利组织中从事与国际化业务相关的会计、审计和财务实务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ACCA教改试验班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ACCA考试和执业资格认证、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计和审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训练,培养分析、解决会计和审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本试验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国际会计、审计惯例和取得ACCA执业资格认证相关的知识。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师与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税务(中国)、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与认证业务等。
毕业生可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公司、金融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和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审计和相关经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试验班从本院新生中择优选拔,达到规定的人数即开班。
财务管理专业
本专业研究投资、融资、资产管理、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等问题。培养具备财务管理以及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外语,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原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资产评估、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等。
毕业生可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经济管理和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以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设有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文化等研究方向。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备商务、公关、服务等业务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行社管理、旅游文化、旅游市场营销实务等。
毕业生可在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宾馆饭店、涉外部门、旅游景区、旅游客运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服务、经营、管理、文秘、规划以及其他业务工作。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工程管理专业、物业管理专业)
本学科大类包含工程管理、物业管理专业,有本科、硕士(包括工程硕士)、博士多个层次,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从国内外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前沿领域出发,着重研究项目管理和物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具有国内、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和物业管理知识背景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类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项目管理和物业管理人才。学生进校后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取统一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求,分别进入工程管理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继续专业课学习
工程管理专业
该专业是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理论融合而成的具有交叉性学科特点的综合性学科。它因应着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需要,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技术、土木工程、法律和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将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统计学、房地产开发与市场营销、工程估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投融资管理、会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国际工程承包与管理、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设计等。
毕业生可在各级项目管理部门、房地产企业、资产评估机构、金融机构、政策部门从事项目决策、项目管理、资产评估、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工程监理等工作,以及在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物业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应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研究现代社会条件下物业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包括物业管理理论和物业管理实务两个方面。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法律、计算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熟悉经济建设和物业管理的有关理论、方针、政策和法规,能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由人员、物质、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不动产系统进行设计、维护、改善和创新活动,具有分析和解决物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国内及国外物业管理知识背景的高级复合型物业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资产管理学、项目管理、市场营销与房地产开发、房屋建筑学、电工学、管理信息系统、资产估价理论、金融工程、公共环境设计与安全管理、财产保险、公共环境设计与安全管理等。
毕业生可在各级房地产管理部门、物业管理公司、大型企业、项目管理部门、政府部门的物业管理公司从事物业管理、项目管理、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环境设计等工作,以及在大专院校及建筑及环境设计类研究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本专业得到英国房屋特许协会(CIH:Charted institute of Housing)的支持与合作,符合条件的优秀毕业生还可进入英国的大学继续深造。
学院网址:http://em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5800、68756177、68756521、68752896、68753006、68752884
电子信箱:bs@whu.edu.cn
法学院
武汉大学的法学教育源于1926年成立的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武汉大学成立时,法学院就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曾由武汉大学校长、著名法学家王世杰、周鲠生先生兼任或专任院长;1979年恢复法律系后,著名法学家韩德培教授、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知名民商法专家马俊驹教授、知名国际法专家余劲松教授、曾令良教授先后出任负责人、系主任和院长。现任院长是知名国际法专家肖永平教授。
法学院现有研究生2000余人,本科生1000余人。拥有1个法学本科专业(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 1个博士后流动站(全国首批)及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全国首批);1个国家“985工程”二期创新基地;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法研究所和环境法研究所);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国际法学、环境法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及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湖北省重点学科(刑法学、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首批教育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此外,还设有武汉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法律诊所、法学图书馆(含联合国资料保存图书馆)、《法学评论》编辑部、《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编辑部、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和继续教育与高级培训中心等近10个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01人,包括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人,教授51人、副教授35人。其中2人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入选“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3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1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5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奖,1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1人获“人民教师”奖章,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在历届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评选中,均有多名教师入选。
法学院致力于将武汉大学法学专业建设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接轨、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相融合的,为培养高品位、高素质、高水平的治国之才提供良好平台的优势特色专业。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武汉大学法学院已成为中国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重点基地之一。
为全面落实跨学科、国际化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学院从2002年开始开设“中法法学本科试验班”,2006年又开设了“中德法学本科试验班”。学院每年选派学生近百人次赴欧美著名高校法学院交流访问,学生中超过三成有出国交流访问经历。
设置的本科专业有: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
法学既是一门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的传统学科,又是一门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应用性学科,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国家制度、公民权利到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生活等领域。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法学研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法律专门知识及方法的,熟悉国家主要法律法规及主要国际条约与惯例,具有从事法律实务及相关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法律专门人才。
该要专业课程:法理学、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史、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与资源法等。
毕业生可在政法部门和其他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审判、检察、律师、法律顾问、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其它相关工作以及法律教育和研究工作。
中法法学本科试验班
该试验班旨在培养能运用法语从事涉外法律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除需精通法语、懂英语外,必须系统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和国际法理论,具有较广泛的涉外法律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该实验班学生从法学院当年新生中选拔产生。学生前两年在国内学习,成绩合格且通过法国组织的法语水平考试者,学校选送到法国巴黎十一大、里尔大学、克莱蒙大学等法学院学习一年。学生在法国学习期间,法方免收学费。生活费、出国旅费及手续办理等费用由学生自理。武汉大学承认其在法国所学课程及学分。合格毕业生可获得武汉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和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法理学、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史、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与资源法、法国法概论、欧洲联盟法、法国民法、法国刑法、法国宪法与行政法、法国诉讼法、基础法语、法语视听说、法语口语、专业法语等。
毕业生可从事外交、对外经济贸易、涉外立法、涉外审判、涉外法律公证事务,或在海关、国际机构和组织中任职。
中德法学本科试验班
该试验班旨在培养能运用德语从事涉外法律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除需精通德语、懂英语外,必须系统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和国际法理论,具有较广泛的涉外法律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该实验班学生从法学院当年新生中选拔产生。学生前两年在国内学习,成绩合格且通过德国组织的德语水平考试者,学校选送到德国马尔堡大学、萨尔大学等法学院学习。学生在德国学习期间,德方免收学费。生活费、出国旅费及手续办理等费用由学生自理。武汉大学承认其在德国所学课程及学分。合格毕业生可获得武汉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和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法理学、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史、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与资源法、德国法概论、欧洲联盟法、德国民法、德国刑法、德国宪法与行政法、德国诉讼法、基础德语、德语视听说、德语口语、专业德语等。
毕业生可从事外交、对外经济贸易、涉外立法、涉外审判、涉外法律公证事务,或在海关、国际机构和组织中任职。
学院网址:http://fxy.whu.edu.cn(学院主页)
http://hilaw.whu.edu.cn(本科生工作信息网)
联系电话:027-68752932,027-68753769
传 真:027-68753624
电子信箱:fxybk@whu.edu.cn
文学院
文学院是武汉大学的传统优势院系之一,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文学院下辖中文系、汉语言文化系、大学语文部、古籍整理研究所等单位,现有专任教师71人,其中教授36人,博士生导师 33人,副教授24人。文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及3个本科专业,迄今为社会输送了各层次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他们在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外事机构及新闻传媒、文化出版等部门和单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科专业:人文科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
人文科学试验班
人文科学试验班始于1993年,系全国首创。本专业适应现代科学向交叉融合发展以及社会对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富于“三创”精神和进取意识,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计算机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好的高级专门人才。试验班打通文史哲界限,实行整合性的人文科学课程体系,致力于“精读原著,注重基础;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史论结合,中外贯通;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主要专业课程有:人文科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献学、古今中外人文科学经典著作导读等。
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政机关、外事机构、新闻出版及大型事业、企业单位工作。50%毕业生可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是武汉大学创建最早的专业之一,历史辉煌,积淀厚重。其口径宽,适应面广,培养层次全,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旨在培养具有较广博的专业知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厚实的中国语言素养和文学修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写作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阅读和解析古今文化典籍,并能运用外语、电脑、网络等技能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写作、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前文学、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西方文论、比较文学、现代语言学、中国古代语言学名著导读、《诗骚导读》、《中国现代文学名篇导读》等。
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新闻媒体、文化部门从事编辑出版、新闻业务及管理工作;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秘书和管理工作;在企业从事公关、文秘和广告策划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对外汉语专业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汉语基础牢,外语水平高,对中外文学和文化具有较全面了解,懂得教育教学理论并掌握教学技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普通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音及其教学、现代汉语词汇及其教学、现代汉语语法及其教学、汉语语用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基础英语、英语口语与听力、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教育学、心理学等。
毕业后可在国内从事留学生教育或其他汉语教学工作,也可赴国外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或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等事业单位和中外企业从事与汉语言文字相关的工作或中外文化交流工作。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学院网址:http://chinese.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2341、68754310
电子邮箱:765247381@qq.com
历 史 学 院
历史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历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8年入选国家级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历史学专业是教育部“质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