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计经费约1000万元。目前已搭建了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多方式、高效率的学习途径,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护理模拟实验及研究中心项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及研究环境,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院承担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教学任务,开办了护理学专业硕士课程,并于200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已经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集博士生、硕士生教育为一体的具有国际高水准的高层次护理教育体系。
本科专业:护理学。
注:护理学专业只录取明确填报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该专业在学校投档线上生源不足时,可适当降分择优录取,降分幅度以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级招办批准的分数为准。
学院网址:http://nursing.whu.edu.cn
联系电话:027- 68758747
电子邮箱:hopenursing@163.com
医学部本科专业有:临床医学(八年)、临床医学(七年)、临床医学(五年)、医学检验(五年)、口腔医学(八年)、口腔医学(七年)、口腔医学(五年)、预防医学(五年)、全球健康学(四年)、药学(四年)、生物制药(四年)、护理学(四年)。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七年/五年)
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七年制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方式。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达到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水平的临床医师。
八年制医学教育以“八年一贯,本博融通”为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的人才(医学博士)。
毕业生可在医学院校和医疗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在各级各类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医学检验专业(五年)
医学检验是在实验室内对人体的送检材料进行检测分析的科学。培养具有现代医学检验学理论基础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的高级检验医学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临床免疫学与检验、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内科学、血液学、实验诊断基础、实验室管理等。
毕业生可在各级医院的检验科室、研究室从事临床检验和实验室工作,也可在各级防疫站、生物制剂研究所、高校实验室等医疗卫生研究机构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研究工作。
预防医学专业(五年)
培养思想品德高尚、团队合作能力较强,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基础、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从群体的角度探索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如社会、心理、行为、环境等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预防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促进人类健康、延长人群寿命的一门科学。预防医学生必须高瞻远瞩,面向医学未来,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从事基本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 掌握文献检索、实验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 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分析疾病的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的措施与计划的能力;
4. 具有对人群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以及食品、物品(包括毒品)等进行卫生检验、检测的能力;
5. 掌握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6. 熟悉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具有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能力,熟悉健康宣教工作。
主干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职业与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及儿少与妇幼卫生学等。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卫生化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临床诊断学、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社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就业可以在各级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监督局、环境卫生监测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安全生产监督局、海关(检疫)等部门等地工作。此外也可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从事卫生防疫、传染病与职业病的控制和防治、人群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监督、社区保健等工作;对卫生统计感兴趣的同学还可在信息咨询公司从事数据分析、信息挖掘的相关工作。
全球健康学(四年)
本专业与美国杜克大学、夏威夷大学以及匹兹堡大学合作,培养高度国际化、深厚人文底蕴、系统掌握全球健康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能力,满足国家卫生外交和国际卫生合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立足武汉大学高水平多学科综合优势,通过与美国著名高校合作共同授课、学生互换计划,以及中国卫生外援项目“实战”训练,采用国内/国外双导师培养模式,使学生熟悉国际卫生事务,系统掌握全球有关国家或地区居民健康与疾病特征,促进跨国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联合行动,提高全球健康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促进人类健康。
生源要求:文理兼收。
主干学科:全球健康学、预防医学。
主干(核心)课程:人体结构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临床医学概论,社会人类学、卫生经济学、国际法学、全球健康保健体系、全球疾病分布与健康特征、全球健康外交事务、健康心理行为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GIS空间数据分析、环境职业与健康、环境毒物与危险评价、营养食物与健康等。
特色课程:全球健康外交实务、全球健康保健体系、国际法学、全球疾病分布与健康特征、现代国际关系、社会人类学、种族文化与健康。
就业去向:毕业后可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红十字会、全球健康基金会等各类国际卫生组织中担任驻外机构卫生专员,国际卫生援助项目以及中国卫生外援项目官员。此外,也可在相关涉外健康管理的政府部门,海关检验检疫部门,以及相关教学、科研机构就业。
口腔医学专业(八年/七年/五年)
口腔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五年制教育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高尚职业道德,完成口腔医学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口腔临床医疗和保健工作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具有创新、创造、创业精神,是从事口腔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级人才。
七年制教育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较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解决口腔临床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发展潜力较大、综合素质较高达到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八年制教育贯彻“八年一贯,本博融通”的原则,实行强调基础,注重临床,提高素质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及人文思想、较强临床独立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交流能力,富有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发展潜力大、综合素质高的达到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体系依次为:通识课程(包括行为社会科学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基础医学课程(包括生物医学课程、预防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和临床能力、口腔基础医学课程、口腔临床医学课程和临床技能、专业学位培养。
毕业生可在各级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从事口腔疾病的预防和临床医疗工作,也可在高校或口腔医学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药学专业(四年)
药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思想素质和宽广的多学科知识面,掌握化学药物合成、天然药物提取与分离、生物工程制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与开发、药物制剂、药品质量控制、药效与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掌握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既能在科研院所从事药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又能到医药企业、医药经营和管理部门、药品检验和卫生医疗机构等单位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品生产和经营管理、药品质量控制等工作的复合型药学人才。
课程设置:本专业主要开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细胞生物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等以及相关的实验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通过考试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留学深造,也可在科研院所、药物研究与开发机构、医药生产和贸易企业、大中型医院、药品监督管理和检验部门、医药情报部门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药物研制开发、药品生产和经营管理、药品质量控制、安全合理用药指导等工作。
生物制药专业(四年)
生物制药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思想素质和药学、生物学及化学等多学科专业理论基础,受到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训练,了解生物药学研究领域前沿,掌握现代生物药物设计与开发关键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既能在科研院所从事药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又能到医药企业、医药经营和管理部门、药品检验和卫生医疗机构等单位从事创新药物研发、药品生产和经营管理、药品质量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课程设置:本专业主要开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仪器分析、基因工程、药理学、药剂学、生物技术制药、生物药物分离与检测技术、生物制药工艺学等以及相关的实验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通过考试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留学深造,也可在科研院所、药物研究与开发机构、医药生产和贸易企业、大中型医院、药品监督管理和检验部门、医药情报部门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药物研制开发、药品生产和经营管理、药品质量控制等工作。
护理学专业(四年)
采取国际合作、中美联合培养的国际化培养模式,培养人文素质高、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国际型高级护理人才。毕业生将具备以下能力:流利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全球性的护理学科前瞻性思维;参与世界护理专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国际护士资格(CGFNS)考试的能力。
课程设置:借鉴美国一流大学护理学院的护理教育理念,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优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目前在国内尚属第一家,也是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新的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是直接面对服务对象开展教学,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面对病人,从呆板的课堂环境中走到真实的病人环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美籍教师授课、英文原版教材和学术期刊为主的双语学习环境;国际流行的PBL(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优良的临床实习基地和场所。在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学院为学生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图书信息中心、资料室和模拟实验室。
就业前景:本专业开办以来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高,且大部分高薪受聘于各省三级甲等医院及医学院校,从事临床、管理、教育及科研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目前护理已成为境外就业的热门专业,本院良好的国际合作背景可为学生提供海外实习和就业的机会。毕业生还可通过免试或考试继续攻读本院及国内外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注:1.色盲、色弱者不宜报考本专业。
2.本专业在只录取明确填报有护理学专业的考生。按照招生章程规定,对降分录取及征集志愿录取的护理学专业学生进校后不得转专业。
3.为一年级新生设立“新生奖学金”,名额5—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