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途不哭,逆势而动
张爱玲曾说:“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是的,人生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越过荆棘,光荣便在眼前。正如次森与克里克,在经历低潮时永不放弃,最终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我相信,穷途不哭,逆势而动,我辈也是蓬蒿人!
人好比是鞋匠手中的锥,于穷途末路之中越走越尖,而它的观念范围也将日渐广博。因而,穷途不是灾难,对于某些人而言,它将是成功的催化剂。
我们应当正视穷途,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像飞机一般迎风而起,逆势而动,就像深受苦难痛击的史铁生一般,从不轻言放弃自己,在《病隙碎笔》中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坐着轮椅在清平湾讲半明半昧的故事。残疾与弱者不是他的名片,坚强与胜利才是他的标签。无独有偶,当代最具标签性质的人文歌者周云蓬,9岁便失明的他曾感到生命的乏味,但最终他站起来了,写作,唱歌,表演,一把吉他走遍天下,成为社会中眼明心明的歌者,为时代注解。正视穷途,天生我材必有用!对困难中的自己有饱满的信心,无力者该变有力,悲观者该当前行!
但是,要想在穷途之中逆势而动须有正确的方法,一是清醒的认知,二是勇气。军艺歌手萨顶顶曾一鸣惊人,但很快陷入了平静,无论她怎么努力,雕琢歌技,注重舞台动作、观众喜好,都难以实现突破。后来,她病倒了,但她却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清醒的认识,病后的她到了西藏追寻大自然的声音,一首《万物生》惊艳归来,获得格莱美的提名。清醒的她蛰伏四年,这其中也需要一种勇气。这种勇气就像是张爱玲当年受到易卜生《娜拉》里知识分子的影响时果断出走一般,我们可以肯定没有那一次出走,便没有成功的张爱玲。清醒的认知与勇气同样重要,有了它们,逆境之中的人们可以走向比远方更远的地方。
穷途不哭,逆势而动,我辈不是蓬蒿人,终有一日将扶摇直上九万里,乔布斯曾说:“或得或失,悲欢浮沉,在死亡面前终将逝去,唯有价值才是永恒。”我们在国难中取得突破是一种无尽财富,是人生永恒的价值。
因而,穷途不哭,逆势而动,每个人都可以是大师,每个人都可以是大师,每个人都可以风华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