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招生考试网 >> 艺术体育联考 >> 运动训练 >> 文章正文
 
2009年聊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整理自:聊城大学 2009-3-13 16:26:59

聊城大学是一所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教育学、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坐落在具有“江北水城”美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学校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学校始建于1974年,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聊城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31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体育场馆总面积近13万平方米,体育训练器材齐全。学校现有73个本科专业,45个硕士点,现有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在校生25000余人。学校拥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山东省光通信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个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10个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7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优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年底就业率均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促进教学,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近五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项目65项、省部级项目193项;有72项分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夏衍电影文学”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和交流协作关系。

  聊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是2007年经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开设,招收全日制本科生,专业设在聊城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8人。学院现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三个本科专业,分别招收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两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2年《人民网》对全国144所体育院系进行了排名,聊城大学体育学院进入全国十二强,列华东区第三,山东省第一。

一、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具备竞技运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技能,能从事运动训练、竞赛组织、体育教学、体育科研、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运动训练学、主修项目理论与实践、人体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育统计学、教育学。

就业方向:中小学、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职业运动学校、基层运动队、社区、体育俱乐部、体育管理、工会等部门。

专业性质:非师范

修业年限:全日制4年本科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学费标准:执行山东省物价局核准的收费标准

学历证书: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颁发由教育部监制的“聊城大学毕业证书”。符合国家和学校学位授予标准者,授予学士学位。

硕士点情况:具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二、招生计划:拟招80人

三、招生项目

  田径(100米、400米、3000米<女>、5000米<男>、跳远、铅球、标枪、跳高)、篮球、足球、赛艇、皮划艇、射击(移动靶气步枪)、举重、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

  具备田径二级运动员证书的其它项目运动员,可参加上述田径所列相近项目的测试;具备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运动训练专业招生项目范围内项目不限。

四、报名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具备第三条所列项目之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报考运动训练专业的考生须已参加其户口所在地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高考报名,凡没有报名的考生,将不能办理录取手续;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22周岁;具备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运动训练专业招生项目之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优秀运动员,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

五、报名

1. 报名时间:2009年3月16日—3月30日,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周六、周日不办公。

2.报名地点:聊城大学招生就业处(东校区)

3. 报名时所需提供材料:

①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②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原件(所报项目须与运动技术等级证书的项目一致,考生的等级证书原件须经审核后返还);

③运动成绩证明材料(比赛或运动会的秩序册、成绩册、成绩证书)的原件;

④《山东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信息确认单》;

⑤高中(中专)毕业证书,应届毕业生持学校证明;

⑥县级以上医院体格检查表(含肝功能、血常规化验单);

  考生可到聊城大学招生信息网下载《聊城大学2009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考生报名表》、《聊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考生体检表》。表格填写需注意以下事项:表格的结构、内容不得改变;考生体检表须用B5纸张双面打印;手工填写须使用兰黑或碳素墨水。

  考生要为以上提供的证明材料承担法律责任。

  考生须按规定时间办理报名手续,提交上述报名材料后,领取《报名信息卡》,学校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核。

六、考试

1.报到

  考生持身份证、《报名信息卡》于5月5日到聊城大学招生就业处办理报到手续,现场图像采集,缴纳报名考试费。资格审查合格者领取《聊城大学2009年运动训练专业考试准考证》。

2.考试:5月6日—8日体育考试,5月9日—10日文化考试。

文化考试安排如下:

时间           上午      下午
 
           9:00—10:30  14:00—15:30
 
5月9日(周六)      语文       数学
 
5月10日(周日)       政治             英语
 
七、录取

  按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及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有关规定,根据聊城大学教学要求和招生计划划定文化考试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分项目依据考生的体育专项成绩,综合评价,择优录取,6月15日前完成录取工作。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录取后由我校签发录取通知书,被录取的学生持录取通知书、准考证及本人档案等按规定时间到学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新生入学后,我校将按照有关规定内进行资格审查,不符合录取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

八、联系方式

学校全称:聊城大学

校    址:聊城市湖南路1号(东校区)     聊城市文化路34号(西校区)

邮政编码:252000

联系电话:0635—8239405(招生办公室)

招生信息网:http://zsjyc.lcu.edu.cn

E-mail:

 
(“聊城大学招生办公室”是代表学校负责全日制本专科招生录取的唯一机构,不委托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从事招生工作,考生和家长因轻信其他人员的许诺而造成的一切后果,我校概不承担责任。)

附件:
运动训练专业考生体检表

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考生报名表
运动训练专业考生体检表

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考生报名表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强
    ·200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隆重发布
    ·2009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江西蓝天学院榜首
    ·2003~2009东北地区大学前25名
    ·2003~2009华北地区大学前40名
    ·2003~2009华东地区大学前50名
    ·2003~2009西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西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年中南地区大学前40名
    ·教育部2009年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
    ·2003~2009年广西区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甘肃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贵州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河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河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8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山西省大学排行前5名
    ·2003~2009浙江省大学前7名
    ·2003~2008湖南省大学前6名
    ·2003~2009吉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江苏省大学前13名
    ·2003~2009江西省大学前5名
    ·2003~2009辽宁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内蒙古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山东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陕西省大学前10名
    ·2003~2009上海市大学前10名
    ·2003~2009四川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天津市大学前6名
    ·2003~2009新疆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云南省大学前4名
    ·2003~2009重庆市大学前5名
    ·2009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20强
    ·2009年中国一般大学排行榜前30强
    ·2009年中国重点大学排行榜
    ·2009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榜单对比
    ·本科专业目录
    ·2009年有资格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名单
    ·008年度同意撤销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
    ·008年度需评估的高等学校医学类专科专业名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医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