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未来的你牵手
2016成都七中国际部新生选拔季特别报道
上周我们进行了新生选拔季的第一次特别报道,对三位已经在海外就读的国际部优秀学子进行了采访。文中对于海外生活,对于求学感受的描述让我们体会到了海外求学的的个中滋味。本周让我们将时光向前推移,为大家介绍四位应届毕业生。她们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收获海外顶级艺术名校录取、设计专业、热爱艺术、独立、善于思考。但她们的成长经历又有着许多的不同。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这四位同学是如何获得海外顶级名校青睐的。
学生资料:
施同学—帕森斯设计学院(全美专业排名第一)、普瑞特艺术学院(全美专业排名第五)、加州艺术学院(全美排名第八)共计获得36000美元奖学金
田同学—帕森斯设计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全美专业排名前10)共计获得29000美元奖学金
杨同学—普瑞特艺术学院、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全美专业排名第七)、芝加哥艺术学院,共计获得21000美元奖学金
郑同学—普瑞特艺术学院、加州艺术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等六所美国专业排名TOP10名校,共计获得69000美元奖学金

自儿时延续至今的梦想
艺术,是一个饱含多种含义的词语。对于施同学和田同学来说,这个词更多的意味着梦想。对于施同学来说,梦想来源于家庭浓厚的艺术氛围及父母从事相关行业的耳濡目染;而对于田同学来说,自小为芭比娃娃缝制衣服的经历也让她对于服装设计充满了向往。除了梦想之外,身边人的支持与理解也为她们的梦想增添了动力。施同学的父母很支持她学习服装设计,经常为她购买相关的书籍。而田同学除了父母以外,还受到同学的影响,养成了剪报和广泛阅读的习惯,并从师专业人士开始自己的设计与创作之路。小时的梦想、身边人的鼓励,无一不成为推动她们前行的动力。
为了梦想两位同学自己也付出了许多的努力。田同学谈到申请过程至今仍觉得很感慨:“申请帕森斯设计学院是非常难的,除了语言成绩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文书中说明申请学校的理由,为什么从事艺术,并且还要准备专业的作品集。这一切都很有难度,但多亏有学校老师和家人的支持,我们还是顺利完成并且如愿获得了录取。”而施同学谈到作品集时也是充满了自豪感,“学校组织我们参与的三星堆观摩让我产生了灵感。面具的造型被我融合进了衣服的设计当中,这对于我的艺术创作和学校申请都非常有帮助。”

动静间开辟艺术新天地
用动静结合来形容杨同学和郑同学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杨同学创办滑板社、又是微信公众平台签约设计师,看起来活泼爱动的她私下也有着蜀绣的习惯。“创办轮滑社的经历让我成长了不少,从最开始因为危险性被婉拒,到后面细心准备解决学校的顾虑最终顺利成立,我明白了坚持与沟通的重要性,也感谢老师们能够给我们这样一个自由的环境。”而蜀绣,对于杨同学来说是一个沉淀的过程。“我觉得绣一幅作品是很表面的事情,重要的是它背后的传统文化。绣完一幅作品的成就感,以及过程中带来的无穷创意,让我很享受这动静间的结合。”
而看起来文文静静的郑同学却也是一个热心公益并且喜欢数学的温暖小天使。“受妈妈的影响,我经常看到听到一些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与遭遇。对于我来说,给予他人帮助所带来的快乐是无穷的。到了七中国际部,我也参加了学校的公益组织,经常组织对外的帮扶活动,我觉得就是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做点事情吧。”内心温暖的郑同学最喜欢的科目居然是数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收到了国际部老师的影响。“我一直数学就比较好,特别是进入高中后,数学杨老师上课非常好玩,他肢体语言丰富,还自编了函数操,让我们轻松的学会了难懂的知识。在批改作业时,老师会画一些小画给你,然后写上几句话。记得有一次,他在布置作业时加了一句话:请输入验证码才能提取今天的作业。还有一次,我觉得作业挺多,在本子上画了一只愤怒的小鸟,结果他画一只可爱的小猪给我!”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里,老师也是兴趣的源头。
编者语:在一些人看来,艺术生就是成绩不好的同义词。但在孩子们的身上,我看到的是梦想,是喜欢,是无惧他人言的坚持与信仰。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了名校,得到了来自海外名校的肯定。看着她们收到offer那一刻开心愉悦的样子,我不禁在想,是否有时候我们对于孩子的要求太过功利了?每个孩子都有选择自己成长轨迹的权利,作为家庭,作为学校,我们应该为他们的梦想创造条件,而不是片面盲目的去否定,去压抑她们。很多时候,包容一下,你会发现孩子们的能量远超过你的想象。
注:文字改编于华西都市报及成都日报对于我校毕业生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