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如图23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
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关于该状态,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A.A对B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B所受摩擦力与水平拉力F的合力
D.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小于A对B的摩擦力
5. 小丽设计了如图24所示的简易电子距离测量仪,R是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每厘米长的
电阻为0.5 Ω,电路各部分均接触良好。物体M只能在导轨上做直线运动,并带动与之相连的
金属滑片P移动,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M移动的距离。
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中点,此时电压
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1.5 V和0.2 A。由此可知
A. 电阻丝的总电阻为7.5 Ω
B. 当电压表示数为2 V时,物体M向左移动了5 cm
C. 当电压表示数为1 V时,物体M向左移动了5 m
D. 若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某端点,可测量的最大距离30 cm
二、 综合题(共10分。第7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
得分)
6.(4分)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定值电阻Rx:阻值在49~52 Ω之间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见图25(甲)
C.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见图25(乙)
D.定值电阻R0:阻值20 Ω
E.电压表V:测量范围0~3 V
F.电源E:电源电压恒为4.5 V
G.单刀双掷开关(双向开关)S及导线若干
为了较精确地测出待测电阻Rx的电阻,小明设计了
图26所示的电路。
(1) 在小明设计的电 路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器材前面的序号字母)。
(2) 小明在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步骤及记录的数据是:
Ⅰ.将开关S掷向1, 由 (填“a至b”或
“b至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读出
V表的示数为2.5 V;
Ⅱ.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 不变,将开关S
掷向2, 读出V表的示数为1.5 V。
根据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Rx= Ω。
7.(6分)图27所示为小刚设计的滑轮组装置。其中滑块A置于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水平面上,动滑轮重G=10 N, 重物B的重力GB可改变。右下表是小刚在某次使用该装置时记录的一些数据。若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跨过滑轮的绳或竖直或水平,A距水平面上的定滑轮、B距水平面均足够远。求:
(1)在4~6 s内,水平绳对A的拉力做的功。
(2)在2~4 s内,重力GB做功的功率。
(3)在0~2 s和2~4 s两段时间内, 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成都市二〇一二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A 卷(共90 分)
第I 卷(选择题,共28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8分)
1. C 2. B 3. B 4. A 5. D 6. C 7. C 8. D 9. B 10. C 11. D 12. A 13. A 14.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5.运动状态 相互 16.220 并
17.比热容 做功 18.52. 2.4
19.甲 1.5 20.变大 5.15×10 7
21.变大 变小 22.保温 2.1×10 3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6分)
23.(共4分)答案如图。评分意见:(1)支点标正确得1分,力臂画正确得1分(力臂明显不垂直F1的不得这1分)。
(2)法线画正确得1分,折射光线正确得1分。
24.(6分) 解:(1)G=mg=60kg×10N/kg=600N (3分)
(2) P= = =1.2×104Pa (3分)
评分意见:每式的3分中公式、带数据、结果各占1分。
25.(6分)解:(1)P1= = =10 W (3分)
(2)I= = =0.4 A (3分)
评分意见:每式的3分中公式、带数据、结果各占1分。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4分)
26.(6分)(1)C (2分) (2)缩小(2分) 靠近(2分)
27.(8分)(1) 断开(2分) (2)②右(2分) 1.5 (2分) ③B (2分)
B 卷(共20 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A C[来源:学科网] AB BD
二、综合题(10分)
6.(4分)(1)C(或乙、或50 Ω) (1分) (2)b至a(1分) 50(2分)
7.(6分)解:(1) 在4~6 s内,GB=27 N,A和B均做匀速运动, A向左滑行的距离s3=4 m
A受水平绳的拉力F3=(GB + G)/2=18.5 N (1分)
W F3= F3 s3=74 J (1分)
(2)在2~4 s内,重力GB=50 N,A向左滑行的距离s2=2 m
B下降的距离h2= s2/2=1 m
WGB=GBh2=50 J (1分)
功率P= WGB /t2= 25 W (1分)
(3)在0~2 s内, A和B均静止,GB=20 N,水平绳的拉力F1=(GB + G)/2=15 N
A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静摩擦力作用,由力的平衡条件得f1= F1=15 N (1分)
在4~6 s内,由力的平衡条件得f3= F3=18.5 N
由题意,A在2~6 s内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所以A在2~4 s内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f2= f3=18.5 N (1分)
点击下载:四川-成都市2012年中考物理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