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河北中考 - 河北省中考 - 正文

2015年河北中考作文怎么写容易得高分

来源:燕赵晚报 2015-6-22 9:47:23

半命题作文

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

与高考一样,中考第一天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语文作文题目了。2015年河北中考作文要求考生以《这次,我没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是继去年《这样的衣着》后,又一次出现半命题的作文题目。对于这样的作文题目,很多考生都表示很熟悉,感到有话可说。对于这样的半命题作文,怎么写容易得高分,昨日记者也采访了两位省会一线语文老师。

感觉作文题目不算难

“我觉得这个作文题目挺简单的,我写的是《这次,我没有放弃》,说的是我坚持体育锻炼,最后在中考体育中拿了满分的事儿。”考生小张说,他一看到这个题目就想起了自己为了中考体育天天锻炼的事,“大冬天那么冷天那么黑,我都坚持每天早晨起来跑步,那段时间真有几次都想要放弃了,但是有父母的鼓励,还有几个同学的陪伴,让我最终坚持了下来,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我这次作文的主要内容。”小张说,从考场一出来,他就跟几个同学聊了作文的话题,“大家都感觉这次作文题目不算难,很容易举出例子来写。”

想得高分应从小事抒发感人情节

23中的袁瑞霞老师表示,半命题作文开放了学生的思维,也引导学生注意细心观察生活。“我觉得如果写叙事抒情类的文章,就要有平时在生活中积累的点点滴滴,如父母的照顾,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帮助等等都可以去挖崛,在横线上可以填写流泪、说谎、放弃、气馁、后悔等,通过写生活中的小事抒发感人肺腑的真情,这样的文章才容易得高分。”

袁瑞霞表示,这次的作文题目虽然范围开阔,但想要写好还是需要考生在补题和立意方面多下功夫。“考生补的题目一定要选择最能突出自己的体验,如果题目填得不好,过于空洞、宽泛,则容易中心不明确。在立意方面,考生要注意写出个性化的情感体验,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或者有特殊意义的事情进行叙写。”

41中语文骨干教师、年级主任申续彩也表示,这次作文在选材上看似不难,可以选取亲情、友情、成长历程中的许多人和事,但是要想写出个性鲜明,新颖不俗的文章也要费一番功夫。考生应紧贴生活实际,打开思路,联想生活中有助成长的经历,又要避开大多数人选材的热点,也只有生活中那些独有的生活琐事,点点滴滴,在形成品格中起到很大作用的人或事才值得一写,也才能脱颖而出。

短短5个字也要注意审题

针对这样的半命题作文,申续彩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审题。申续彩说,这次作文在选材上看似简单,但在审题上还是有很多陷阱的。“别看作文题目只有5个字,但它划定了写作的人称必须是‘我’,就只能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其次,它限定了选材范围,只能是‘这次’,所以如果写几次就会偏离方向。然后,‘没有’一词起到了否定作用,这就会使后面横线上所填之词的意思反过来。”申续彩表示,在这个半命题作文的后面如果填上“流泪”“放弃”等,就成为能显示出正能量的主题,而不考虑“没有”的否定之意,就会造成主题缺乏积极意义的错误,如填“坚强”“自信”等。

申续彩还认为,题目中的“没有”其实暗含了一个“有”,写作重点应放在怎样由“有”变为“没有”,写出其中的感情波动,情节起伏有波澜应该是上乘之作。袁瑞霞也表示,无论学生补充什么题目,如何立意、选材都必须围绕“这次”和“我”,也就要求学生必须写自己的事情,不能不符合实际胡编乱造,从作文的要求来看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平时多注意对生活细节的总结

申续彩说,回顾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目,无一不是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写真事,抒真情。“中考作文要想得高分,肯定不能是材料或故事的简单堆砌,要在人和事中提炼出感动人心的情,这些考查的就是考生的情感细腻和思想深度。初中三年的学习,不但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智成熟的历练:待人接物的方式,表情达意的手段,分析问题的深度,处理事情的能力,看待人生的态度,都要在一篇作文中体现,考生今后要善于对自己的初中生活有一个清醒而又深刻的总结,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记下一些让自己记忆深刻的成长故事或亲情故事,这都是很好的作文题材。”

申续彩说,学生对自身成长故事的挖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家长和老师要在日常生活、教学中多搭设平台,让这种倾诉变得自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刊印学生的作品,家长可以鼓励学生开博客,帮助学生投稿,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用成功的喜悦来提高写作的热情。”

除此之外,申续彩认为,考生也可以充分利用日记、周记、手抄报等形式,及时将生活中的点滴感动积累下来,形成素材的宝库。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