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海盐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者为评定主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定方法,关注个体差异,突出发展过程,将评定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评定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评定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及其发展,从而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评定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发展潜能,树立自信,健康成长
2.多元性原则。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也要挖掘学生的潜能,突出个性的发展,全面落实各项评价内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3.公平有效原则。保证评定质量,做到公平有效,加强对评定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完善评价办法,增强评定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评定工作水平。
三、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职责:⑴根据本方案,制定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⑵确定学校评定工作小组成员;⑶对校内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在评价过程中接受投诉与举报,并对评价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2.成立教师评定小组。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班级教师评定小组,由3位任科教师组成为宜。教师评定小组职责:根据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对班级学生综合表现进行评定。
3.成立学生评定小组。组长原则上由班长担任,同时按班级男女比例,选择各个层次成绩的学生代表、班(团、队)干部组成班级5人民主评议小组。5名小组成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由选举产生,须经全班师生公认一致通过,公示一天后,无异议,才能成为班级民主评议小组成员,履行职责对各项采分点进行打分。小组除5人外,再增设一名替补成员。当组内成员涉及到为自己打分时,采用回避制度,由替补成员补充组成5人小组对组内成员进行打分。学生评定小组职责:对学生评定小组内成员的综合表现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定。
四、评定的具体内容
1.维度及要素
检测维度内容分为六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其要素为二十个方面。
2.九年级上学期测评点
班级 |
|
姓名 |
|
学期 |
/ 学期 |
维度 |
要素 |
检测点 |
评 分 |
分值 |
自评1 |
自评2 |
学生
组评1 |
学生
组评2 |
教师
组评 |
家长评 |
道德
品质
25分 |
爱国守法 |
遵守校纪校规及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有法律意识。 |
3 |
|
|
|
|
|
|
举止文明 |
尊敬国家标志,遵守社会公德。 |
3 |
|
|
|
|
|
|
诚实守信 |
独立作业,诚信考试,主动承认承担错误。 |
4 |
|
|
|
|
|
|
关心集体 |
珍惜集体荣誉、积极参加班级、学校教育活动和学生自主管理工作。 |
5 |
|
|
|
|
|
|
保护环境 |
环保意识强,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
5 |
|
|
|
|
|
|
责任与安全 |
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集体活动自觉排队。安全防患意识强。 |
5 |
|
|
|
|
|
|
公民
素养
20分 |
尊敬长辈 |
尊重家长,体贴父母,尊敬老师,听从正确教导。 |
5 |
|
|
|
|
|
|
自尊自律 |
重视人格尊严,遵守课堂纪律,坐姿端正,文明休息。 |
5 |
|
|
|
|
|
|
热心劳动 |
勤做家务,积极参加清卫工作。 |
5 |
|
|
|
|
|
|
礼貌待人 |
对他人有礼貌,不说脏话、粗话,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
5 |
|
|
|
|
|
|
学习
能力
20分 |
学习态度 |
积极上进,学习刻苦,听讲认真,发言积极,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
8 |
|
|
|
|
|
|
学习方法 |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思考,善于在学习中总结与反思。 |
6 |
|
|
|
|
|
|
学习效果 |
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效果明显或学习进步明显。 |
6 |
|
|
|
|
|
|
交流与合作
10分 |
团队精神 |
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努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
5 |
|
|
|
|
|
|
人际关系 |
同学、师生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帮助,正确交友,善于保护自己,不在外留宿。 |
5 |
|
|
|
|
|
|
运动与健康
10分 |
体质与健康 |
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健身能力和运动技巧。积极参加广播操、眼保健操、体育课、课外活动。 |
5 |
|
|
|
|
|
|
健康生活
方式 |
坚持锻炼身体,合理饮食,不浪费粮食。不进娱乐场所、网吧、游戏机房,不带手机到校。无不良嗜好,讲究个人卫生。 |
5 |
|
|
|
|
|
|
审美与表现
15分 |
审美情趣 |
仪容仪表整洁大方,按学校规定穿着打扮。感受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发现美、欣赏美、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
5 |
|
|
|
|
|
|
艺术活动
与表现 |
积极参加音乐、美术等文艺活动,用各种方式创造美表现美,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水平。 |
5 |
|
|
|
|
|
|
兴趣与特长 |
兴趣广泛,特长突出,有一技之长。 |
5 |
|
|
|
|
|
|
合计 |
评定分合计 |
|
100 |
|
|
|
|
|
|
权重分合计 |
|
/ |
|
|
|
|
|
|
总评分 |
|
等 第 |
|
|
|
|
|
|
|
|
|
|
|
|
|
3.九年级下学期测评点(毕业生总评)
班级 |
|
姓名 |
|
学期 |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前五学期评定结果 |
总评分 |
等第 |
总评分 |
等第 |
总评分 |
等第 |
总评分 |
等第 |
总评分 |
等第 |
|
|
|
|
|
|
|
|
|
|
维度 |
要素 |
检测点 |
评 分 |
分值 |
自评 |
学生组评 |
教师组评 |
道德
品质
25分 |
爱国守法 |
遵守校纪校规及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有法律意识。 |
3 |
|
|
|
举止文明 |
尊敬国家标志,遵守社会公德。 |
3 |
|
|
|
诚实守信 |
独立作业,诚信考试,主动承认承担错误。 |
4 |
|
|
|
关心集体 |
珍惜集体荣誉、积极参加班级、学校教育活动和学生自主管理工作。 |
5 |
|
|
|
保护环境 |
环保意识强,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
5 |
|
|
|
责任与安全 |
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集体活动自觉排队。安全防患意识强。 |
5 |
|
|
|
公民
素养
20分 |
尊敬长辈 |
尊重家长,体贴父母,尊敬老师,听从正确教导。 |
5 |
|
|
|
自尊自律 |
重视人格尊严,遵守课堂纪律,坐姿端正,文明休息。 |
5 |
|
|
|
热心劳动 |
勤做家务,积极参加清卫工作。 |
5 |
|
|
|
礼貌待人 |
对他人有礼貌,不说脏话、粗话,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
5 |
|
|
|
学习
能力
20分 |
学习态度 |
积极上进,学习刻苦,听讲认真,发言积极,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
8 |
|
|
|
学习方法 |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思考,善于在学习中总结与反思。 |
6 |
|
|
|
学习效果 |
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效果明显或学习进步明显。 |
6 |
|
|
|
交流与合作
10分 |
团队精神 |
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努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
5 |
|
|
|
人际关系 |
同学、师生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帮助,正确交友,善于保护自己,不在外留宿。 |
5 |
|
|
|
运动与健康
10分 |
体质与健康 |
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健身能力和运动技巧。积极参加广播操、眼保健操、体育课、课外活动。 |
5 |
|
|
|
健康生活
方式 |
坚持锻炼身体,合理饮食,不浪费粮食。不进娱乐场所、网吧、游戏机房,不带手机到校。无不良嗜好,讲究个人卫生。 |
5 |
|
|
|
审美与表现
15分 |
审美情趣 |
仪容仪表整洁大方,按学校规定穿着打扮。感受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发现美、欣赏美、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
5 |
|
|
|
艺术活动
与表现 |
积极参加音乐、美术等文艺活动,用各种方式创造美表现美,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水平。 |
5 |
|
|
|
兴趣与特长 |
兴趣广泛,特长突出,有一技之长。 |
5 |
|
|
|
合
计 |
评定分合计 |
|
100 |
|
|
|
权重分合计 |
|
/ |
|
|
|
总评分 |
|
等 第 |
|
初 中 阶 段 综 合 评 定 |
初中总评分 |
|
初中总等第 |
|
|
|
|
|
|
|
|
|
|
|
|
|
|
|
|
|
五、评定的范围
全体在校毕业学生
六、评定方法与等第
1.评定的总分值
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总分值为100分,共设定6个维度的20个要素,合计为100分。
2.学校设定评定权重
前五个学期:
学生自我评定权重为15%、学生评定小组评定权重为30%、教师评定小组评定权重为45%、家长评定权重为10%。四项评定权重之和:100%
第六个学期:
学生自我评定权重为20%、学生评定小组评定权重为30%、教师评定小组评定权重为50%。三项评定之和为:100%
初中阶段综合评定,初中总评分为六个学期的总评分的平均值。
3.班级各等第名额的设定:
把全班学生的最后权重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班级名额的分配分别给学生评上等级。各班A等比例确定为25%,B等的比例为60%,C等的比例为10-15%,D等的设定原则上控制在0-5%(违反国家法律和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
4.学校审定。学校成立由学校教学、德育分管领导、团委(学生会)学生干部等组成的最终审定小组,对全校学生进行审定。对有违规等不良行为的,学校掌握而班主任(任科老师、学生)没有掌握的学生,学校审定小组要予以等级调整。
七、评价操作实施细则
1.组织全体师生学习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明确评定的内容、要素、方法、程序以及评定的意义、目的,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定工作。
2. 学校在开学初向社会公示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通过召开家长委员会、告家长书以及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向家长广泛宣传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目的是让家长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认识。学校培养人才不单是看学业成绩,还要看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和表现。
3.家长对子女评定的依据是孩子平时在家、在社会的表现,客观公正地对自己的子女进行评定。初一、二家长参与评价,初三不参与。如家长对评定结果有异议,允许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诉。
4.评定过程中以诚信为前提,严格执行学生自评、家长评、学生组评、教师组评四个环节。学生自评时,指导学生根据不同发展目标评分标准认可自我;学生组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客观公正地评定;教师组评定过程中,要关注细节,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成长发展过程;家长评定过程中,学生本人和老师向家长展示其在校内外的全面的学习活动资料。
5.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相结合原则。前五个学期以过程为主,第六个学期以终端评价为主。前五个学期,学生自评和学生组评两项内容,每学期期中、期末各评定一次(两者平均值作为权重的依据),教师组评和家长评两项只在期末进行评定,各项评定均以分数呈现。第六个学期,从学生自评、学生组评和教师组评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定,各项评定均以分数呈现。初中阶段综合评定之初中总评分,为六个学期总评分的平均值;初中总等第按初中总评分从高到低按比例进行评定。班主任审核学生评价结果,对评价中误差较大的情况申请复评;最后一周学校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检查各年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并将评定结果张榜公示(反馈学生本人)。
6. 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充分发挥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功能,把真实全面的材料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各年级组要指导学生了解“成长记录袋”对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根据学生年龄,生理认知特点,确定“成长记录目录”,让学生自我积累、自我反思,通过各项体验实践活动,将自己满意的成绩、优秀的心得体验文章及获奖情况等进行小结及汇总,定期上交班主任装入学生记录袋。任科教师平时也应积极积累学生各方面优秀材料后,定期交于班主任。成长记录袋材料包括个性发展、特长证书、各类竞赛获奖(校级、县级、市省级以上各类获奖)、学校认为给予特别嘉奖的证书、每学期总评表、毕业生总评表等。
八、评定过程及结果的使用:
1.学生个人、家长及教师了解学生综合发展情况。
2.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
3.作为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依据之一。
4.作为上一级学校招生和教师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之一。
九、本方案从2011年下半年实施。
海盐县教育局普教科
二○一一年十一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