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4日讯(记者 刘北洋 罗鹏)今天,南京市4.59万初三毕业生迎来中考。经过上午、下午三门的考试,为期两天的考试已经过半。下午,记者联系了南京市几位中学老师,倾听他们对语文、物理及化学三门试卷的分析。
语文:平稳、平和、平易、平视
作为南京市语文学科的带头人,南京钟英中学滕之先老师认为,今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充分关爱每一位学生,表现出“平稳、平和、平易、平实”的特点。
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不少学生都反映语文考试题目不难,甚至还有点“温柔”。对此,滕老师认为,学生的感觉是对的,试卷沿用了多年来的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的结构,每一板块的样式也与往年基本相同。所以,整份试卷会给学生一种熟悉感。
此外,这份试卷的选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既富有时代气息,又体现南京元素。如出现在试卷中的“汉字听写大会”和“青奥志愿者”招募活动等,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而现代文阅读所选散文《雪人》,描写人们创造雪人、破坏雪人的过程,和学生的生活很接近,所引发的关于“美”和“珍惜”的思考,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滕之先说:“语文考试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引导学生多读书,多关注身边的生活,这样无论试卷出什么样的题目,学生都不会考出差成绩。”
今年南京中考语文考试中的作文题“只是因为”,有三个选项可选,因为那条路、因为那本书、因为那个人。对于这样一道半命题作文,南京市科利华中学王跃平老师认为,题目本身充满了人文关怀精神,在拓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之外,还给了多种选择的可能,“学生表达的角度、可写的内容、可写的文体都非常的自由,所以说偏题的可能性是不大的。绝大多数的学生应该都没有问题。”
什么样的文章能够出彩?王跃平认为,这主要还是看孩子的语言表达功力,内在的积淀和平时的写作水平,应该说各种各样出彩的文章都会有的。